曾經在那個軟片的年代,不論去那,身上老是背著相機,甚至還帶兩台,一黑一彩,尤其是等待著沖洗的結果,只希望36張之中,能夠有5~10張令自己感動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科技走的太快,即拍即看就是少了一點FU,SO 就不想拍了
kai1861 wrote:曾經在那個軟片的年代...(恕刪) *對原子筆沒FU,可用鋼筆;對鋼筆沒FU,可用毛筆;對毛筆沒FU,可以削竹片用刀刻字*對西裝沒FU,可以穿長袍馬褂*對計算機、電腦沒FU,可以用算盤...這些都是個人自由、純屬私事,沒甚麼道理或是非好說,隨在人甲意、高興就好...嗯~哪天要是對抽水馬桶沒FU,坐在上面就是拉不出屎來,少了拉屎魂...可以挖茅坑
其實攝影屬於藝術的一環而藝術是反映內心的一種方式隨著時間的累積我自己透過攝影的興趣後發現自己其實最重視的是攝影當下和Model互動下形成的情緒反應而那個Model可能是朋友、或是家人所以後來就漸漸改由小DC拍照了隨性的拍當然大單眼也是會在重要場合用到但是休閒時刻,會比較愛拿iPhone之類的小相機來拍照因為我覺得自己比較重視當下的情緒氣氛小DC所造成的干擾比較小一些個人意見,純粹分享kai1861 wrote:曾經在那個軟片的年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