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 閃燈的用法

我的外閃是 Canon 430EX,隨著使用的頻率越高也發現越多自己不甚了解的地方,想在這邊請教大家...

(1) TTL 模式:在網路上看了一些 TTL 的介紹,大概知道其原理,好處是我們不用管他讓騎自己決定光量,但是它到底怎麼決定該補多少光呢?

(2) 延續(1):最近剛好有機會在戶外拍攝人像,在逆光需要對 model 人臉補光時(正對著打),這時候若是完全不增減閃燈補償時,距離若近通常都是補光過多,這時候我只能邊拍邊修正,可能會減 1/3 或 2/3 級,但若是遇到大太陽時,LCD 螢幕根本看不清楚照片呀!這時候該怎辦?(這也是為什麼希望了解問題(1) )

(3) 擺頭角度:除了希望特殊角度反射光線營造效果時我們會擺頭使用跳燈,但若是在體育館、禮堂內拍攝演講者,我們會看到拍攝者多將閃燈往上擺頭 45 度甚至到達 90 垂直往上,實際上我也做過實驗拍出來的照片亮度是會有差的,我想大家應該都是用 TTL 模式在拍,那麼這個微微擺頭的角度是否只是為了不讓光線直打造成死硬,所以選擇擺頭讓光線的邊緣去掃到被攝者,進而反射進入鏡頭來決定閃燈該出多少力呢?

(4) 延續(3):那問題又來了,TTL 的精神就是視反射回鏡頭內感測器亮度多寡來決定補光程度,不夠亮的話多補一點,夠亮的話少補一點。我們假設 GN 直足夠的情況下,理論上要是閃燈擺頭用邊緣的光線掃過被攝者,理論上閃燈應該會多補光,那麼出來的照片曝光值應該會接近才對呀!可是實際上使用閃燈擺頭去拍,的確光線比較不死硬 (但是隨著現場位置不同光源不同的情況下,常常會出現稍微過曝或不足的問題,這點困擾我許久→感覺起來若是不去加減閃燈補償,通常都是曝光不足的多)

以上疑問想請教大家,感謝!
2007-05-28 20: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TTL 閃燈 用法
jasonlin1976 wrote:
(2) 延續(1):最近剛好有機會在戶外拍攝人像,在逆光需要對 model 人臉補光時(正對著打),這時候若是完全不增減閃燈補償時,距離若近通常都是補光過多,這時候我只能邊拍邊修正,可能會減 1/3 或 2/3 級,但若是遇到大太陽時,LCD 螢幕根本看不清楚照片呀!這時候該怎辦?(這也是為什麼希望了解問題(1) )


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閃光燈的曝光和現場光的曝光是疊加的, 也就是說, 最後照片上顯示的結果是閃光燈和現場光共同造成的. 另一個重要的觀念是: TTL flash 測光和可見光的測光是互為獨立的. 如果你有了這兩個概念, 問題 (2) 就很簡單了.

戶外拍攝, 相機的測光表會盡量把整個場景還原為中間亮度 (mid-tone, 以 0 到 255 的 histogram 而言就是 128 左右). 所以很有可能妳的被攝物 (模特兒) 在不開閃光燈之下已經得到蠻多的曝光, 到底多少和模特兒逆光與否以及測光模式有關. 此時如果你打開閃光燈, 把閃光燈曝光補償設為 0, 實際上你等於是告訴相機: "我想要用閃光燈把 被攝主體 照亮為中間亮度". 很明顯的, 這樣一定造成 over-exposure, 因為你必須把閃光燈的光和現場光疊加起來.

解決之道是: 閃光燈曝光補償設為負值. 要負多少? 這得看你的現場光曝光多少而定. 一般而言, -1.7ev 到 -1.0 ev 都可以當起始的嘗試值. 關鍵是, 你的閃光燈是用來補現場光不足的部分.
jasonlin1976 wrote:
我的外閃是 Cano...(恕刪)


1. TTL會自動計算主題適當曝光亮. 不需要設定補光量.
2. 使用閃燈補主題光, 如果你要+/-主題曝光量, 要在機身上改"閃光+/-EV". 你說的白天補光過曝, 很可能是閃燈模式下, 相機為矩陣測光. 可以試著改重點曝光, 並善用AE-lock得到正確的曝光. 如果強光下無法在LCD判定正確曝光, 可以多利用histogram. 記得, 寧可曝光不足, 也不要過曝. 不足可以事後調整, 過曝就沒救了.
3. 閃燈擺頭除了可以減少直射光線, 還可以利用天花板或是墻壁反光, 讓光線柔和. 因為有TTL, 閃燈角度不會影響正確曝光量, 閃光燈會等到足夠曝光後才關閉.
4. 大場地或是現場光線覆雜的環境, 有可能造成TTL誤判...


謝謝您的仔細回答,相機的測光原理部分我是了解的,先不說相機各種測光模式,一般來說,相機的測光表會嘗試將被攝物還原到 18% 的中間灰(middle gray)色調,換句話說拍白紙會偏暗(希望還原到中間灰),拍黑色會較亮,所以會有拍白增加曝光補償,拍黑減少曝光補償的經驗值出來。

另外我也了解一張照片的曝光值是由現場光曝光值(光圈+快門+ISO)加上閃燈的光量,所以我很好奇的一點是,如果相機是以 18% 的中間灰當基準,那 TTL 又是如何去運作? (印象中之前好像聽人說過這或多或少是一些商業機密,從來也沒有正式的文件說明過其詳細運作原理)

其實 TTL 怎麼運作我也不是真的很在意,重點是,要增要減閃燈補償,難道真的只能憑經驗加減?像我上週末去拍小朋友,逆光的補光我大約是減 1/3 到 1,出來的結果差強人意,加上戶外光線實在太強,看 LCD 實在不準,看色階圖也看不到人臉部分,另外與 model 的距離也時常會有改變,這點實在是很困擾,不知道喜歡人像攝影的各位都是怎麼克服這問題?
如果真的要每次都抓很準, 就用測光表了.
每台相機調性不一樣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搭不同鏡頭又會出現不同調校。
今天我說得是我相機的調校,但是跟你的相機又不一樣了。

所以說基本上還是經驗法則。
基本上Canon TTL要發揮功力還是得在M模式下。(NIKON就非必要了)
如此環境光的曝光跟TTL的曝光才能完全由攝影師掌控而非主控權在相機手裡。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lakaiy2006 wrote:
如果真的要每次都抓很...(恕刪)

這也太狠了....拍照還要帶測光表出門.....哈(不過真的是一個方式沒錯)

回應樓主的問題:
1.以TTL補光來說,會是依所要拍攝的主體去補光,也就是對焦的那一個點區塊(會加入距離資訊計算)
主體的顏色會有影響,白衣服因為反光大,所以補光量會被減低,深色衣服的,則會被加強補光量來提高衣服的顯色

2.這個當然是以測光表來測光最好,可以得到較精準的測光值

3.擺頭角度,應該是看你跟拍攝主體的位置距離去調整的,越近就閃燈越接近90度跳燈,越遠的,就越接近於原來的0度.
擺頭的角度,應該是以對準主題與自己中間的那個反射點去調整,用邊緣光去補光,容易引起畫面補光不平均,也會引起閃燈對於補光值的錯誤判斷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Topman99 wrote:
這也太狠了....拍照還要帶測光表出門.....哈


也就是對焦的那一個點區塊(會加入距離資訊計算)

我發現我的 430EX 有一個現象,就是當閃燈是調整到直打角度時,調整鏡頭焦距時,閃燈螢幕也會跟著顯示,但是只要一轉頭或擺頭,會聽到一個馬達的聲音,然後不管怎麼調整鏡頭焦距,螢幕都顯示〝--〞了


越近就閃燈越接近90度跳燈,越遠的,就越接近於原來的0度.
擺頭的角度,應該是以對準主題與自己中間的那個反射點去調整,用邊緣光去補光,容易引起畫面補光不平均,也會引起閃燈對於補光值的錯誤判斷

所以這樣說起來,擺頭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跳燈(從某個地方反射)?那麼在體育館或禮堂那種天花板超高沒地方反射的,都還是直打囉?(因為不直打的話,大概都會變成用邊緣的閃光去掃了)

看到蠻多人都這樣拍,這是一種經驗下的個人習慣?會這樣問是因為剛開始好像懂,但是看越多發現又越不懂,到最後都亂掉了,或是乾脆就上柔光罩了?

謝謝大家釋疑
怪醫的這篇真的寫的不錯,你可以參考看看 http://blog.xuite.net/pocketpcian/1?st=c&w=625967&p=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