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erp wrote:在夜曝時都會先用最大...(恕刪) 我提供的這個方法,不必計算機只要記住光圈值的級數變化(A-1.),以及會扳手指頭就行!B.相機測光 的部分您用自己的方法(其實相同)就好----------------------------------長曝測光的簡易換算方法:A.基本常識:1.光圈: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etc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PS:這個光圈值的級數變化表不必強記,只要記得相鄰的兩個差 1.4倍(往右)or 0.7倍(往左),中間隔一個的則恰好是兩倍(往右)or 1/2 倍(往左),數值的小誤差為自古以來的習慣性用法。2.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etc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3.快門: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4, 1/32, 1/16, 1/8, 1/4, 1/2,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etc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B.相機測光:1.相機先設定為光圈先決模式並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2.請用相機的最高 ISO3.用這種方法先測光測得初始快門值C.換算:1.用B.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ISO、快門為初始值2.使用者想要使用的光圈及 ISO 值定好3.先比較『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及『使用者想要用的光圈』,應加減幾格?4.再比較『相機測光時使用的 ISO』及『使用者想要用的 ISO』,應加減各幾格?5.換算『相機測光測得的快門』及『使用者需要調整的快門』,讓 3. 4. 5. 三者的格數加減到最後變成 0 即可,這個步驟可以用扳手指頭的方式求得。6.視現場情況及自己需要作快門值(秒數)的補償。舉例:相機先用 ISO 3200 及 F2.0 測光,測得快門為 4秒......測光初始值實際拍照時的,想要設定成 光圈 F8.0,ISO 100,根據 A.1.光圈 2.0→2.8→4.0→5.6→8.0右移四個箭號 = 右移 4格 = -4,根據 A.2.ISO 3200→1600→800→400→200→100右移五個箭號 = 左移 5格 = -5,根據 A.3. 及 C.5.快門必須右移 9格 +9 才能抵銷光圈(-4)及 ISO(-5)的總格數加減值,原始快門從 4秒右移九個箭號 = 右移 9格 = +9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則變成應調整為 2048秒 or 34分8秒,自己再酌量加減快門秒數(等同於曝光補償)即可。
roachc wrote:我提供的這個方法,不...(恕刪) 看到4樓文章就想起上個月看到的運用在底片機的技巧"陽光16法則"及"曝光口訣"...陽光16法則(也稱陽光16定律)是攝影術中不藉助電測光表來估計照相機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長短的法則。陽光16的基本法則如下:在室外陽光下,如果光圈是 f/16,則快門速度應是所用膠片的國際感光度指數的倒數。例如,在室外陽光下,如用光圈是 f/16,而所用膠片的感光度為EI100,則快門應為 1/100秒。口訣中的「16」,並不是光圈非f/16不可,如選用f/11,則快門速度當提高一倍成為 1/200秒,以此類推。其次,要根據天氣狀況作調整,如並非陽光普照,而是多雲,用EI100膠片,如果快門速度仍舊取 1/100秒,則光圈應從1/16開大一倍到1/11;依此類推。曝光口訣艷陽十六陰天八多雲十一日暮四陰雲壓頂五點六雨天落雪同日暮室內球場二秒足客廳戲台快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