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快門秒數與光圈大小影響之明亮度

我爬了些文得到了這個小結論

1.快門秒數越久吸收的光越多 越明亮

2.光圈越大吸收的光越多 越明亮

3.ISO越大 越明亮 ((缺點是顆粒變大))

4.閃光燈

想請問大大們,第四種暫且不談,以前三種方式都能使相片變的明亮

那麼要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哪種較佳的變明亮方式比較好呢?

意思就是 在某種情況下 使用哪一種方式 會使相片看起來比較好!
因為既然三種都是變明亮的方法
應該會有其中一種或是多種變明亮的方式,較為佳!

((不知道會不會難理解。。。))
2013-02-19 22:09 發佈
樓主也有提到, 拍攝一張照片基本就是靠光圈, 快門, 感光度

沒有說只靠一樣就能令照片提高畫質之類, 晚上拍照慢快門低iso縮光圈可以拍得很美

但主題如果要拍會移動的東西, 要凝結主題又畫面明亮, 快門就要加快, 這時iso拉高跟光圈也開大

所以最後還是要看主題性
1.快門秒數越久吸收的光越多 越明亮.....當秒數太長而超過安全快門時會被手震影響,除非上腳架..

2.光圈越大吸收的光越多 越明亮...光圈全開畫面不銳利,kit鏡最利值通常在f7~f11間

3.ISO越大 越明亮 ((缺點是顆粒變大)) 你講對了,iso開越高顆粒越大,

以上,每台相機極限不一樣,每個人極限也不一樣
找出自己最適合的組合...

推二樓大大的說法!
的確是看拍攝的主題來選擇
所以 才會有 光圈先決,快門先決
光圈 除了入光量 也會影響 景深
快門則是端看你是想 凍結住畫面,或者想營造慢速快門的感覺(例如 車軌,星軌 等)
先看你想呈現出怎樣的效果
再決定用何種方式求得適當的曝光



有腳架的前提
可以將iso 降低

剩下兩個變數 光圈與快門
如果你拍的是不會動的
那麼再考慮需不需要淺景深
需要就大光圈
不需要就縮光圈


如果你拍的是會動的
那麼考慮需不需要拍得清楚
需要就快一點的快門
不需要就慢一點的快門



沒有腳架的前提
要拍會動的
如果要拍出清楚的照片

那麼考慮iso要適時拉高
拉高多少?
一來你要先有安全快門的概念
再來你能接受多少雜訊的相片品質

不過通常照片越重要時刻
拍的到往往比拍的好更優先



沒有腳架的前提
要拍不會動的

如果是白天,光線充足的環境
一樣看你要不要景深,再考慮光圈

如果是晚上,或光線不足的地方
先拉高iso
再考慮景深,調光圈



其實你只要懂得"你想拍出怎樣效果的照片"
思考一下
就有答案

到後來,上面寫的都只剩反射動作
波比旅行攝 http://bobbyns7.pixnet.net/blog
s1475622 wrote:
我爬了些文得到了這個...(恕刪)


沒有那個較好的問題

你要清楚的是:
光圈大小跟快門高底的不同結果
也就是說
光圈大一級,跟快門慢一級,有相同的曝光值,但結果常常不同
了解其不同,實務上,就可看創作的意圖來運用二者的搭配

老掉牙的建議:先弄懂基礎常識
給您一個觀念打通光圈、快門、ISO的迷思,觀念對了,就沒那些問題。

1) 光圈用來控制散景大小 (決定背景清楚或模糊)

2) 快門用來曝亮一張照片 (決定相片的亮暗調)

3) ISO用在低於安全快門時可拉高,縮短曝光時間 (原則上越低越好)

4) 閃燈用來控光,或在環境昏暗時使用

上述是基本觀念,不包含進階應用。
www.jeffchen.tw
s1475622 wrote:
我爬了些文得到了這個...(恕刪)

拍攝前基本腦袋思考:
1.被拍主角(人或物),是會動還有不會動,快門優先!
2.需不需要景深效果,光圈優先!
3.現場光線明暗如何,光圈優先或調高ISO值!

攝影要多拍多思考,累積經驗!
s1475622 wrote:
我爬了些文得到了這個...(恕刪)


光圈、快門、iso、閃光燈...

這些不過是攝影的工具,沒有哪個特別好,只有(什麼場景)怎麼用而己~
插花問一下

請教如何得知所使用的鏡頭的最佳畫質跟銳利度落在 f?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