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一支SB600
說真的不太會用.有幾個問題
1.如果拍人像(室內拍攝)
閃燈設定成TTL
用光圈先決拍攝
測光用中央重點測光
在拍攝時以MD的臉為測光基礎
其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有時亮.有時暗一點都抓不到---以上閃燈都有拍發
2. 拍攝人像時閃燈的數值怎麼調(要加GN 還是減GN)
重點測光時怎麼知道到底是否測光正確
因為到書上及版上都鮮少看到相關文章所以才提出此問題
只知道要打閃光補光或使用反光版(可是真的不知要加多少閃燈或減少閃燈)
或是不用閃燈
這問題真的困擾我很久
所以希望版上大大可以幫忙解答..小弟感激不盡
這部份中文資料蠻欠缺的, 以前冼鏡光老師好像有開放下載他寫的中文閃光攝影教學, 不過現在好像不讓人下載了.
1.如果拍人像(室內拍攝)
閃燈設定成TTL
用光圈先決拍攝
測光用中央重點測光
在拍攝時以MD的臉為測光基礎
其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有時亮.有時暗一點都抓不到---以上閃燈都有拍發
最最重要的觀念是: 閃光燈負責前景, 在你的例子裡就是攝影主題, 你的模特兒; 相機利用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得到適當的背景曝光.
所以, "在拍攝時以MD的臉為測光基礎" 是不恰當的. 攝影主題不應該用相機的測光表來測光. 原因在哪? 因為主題是由閃光燈負責照亮的. 如果你用光圈先決, 中央重點測光你的模特兒, 表示你得到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可以在未開閃光燈的情況下把模特兒照亮. 此時
閃光燈是多餘的, 只會造成 over-exposure.
拍攝人像時閃燈的數值怎麼調(要加GN 還是減GN)
重點測光時怎麼知道到底是否測光正確
既然買了先進的閃光燈, 就是要利用他的 TTL 功能. 要利用 TTL 功能, 怎麼會還要自己去 "加GN 還是減GN"? 我想你大概不知道你在說甚麼. "加GN 還是減GN" 大概只有在 GN 模式下才有意義. 而一般人使用 TTL 閃光燈是不會用到 GN 模式的.
猜測你原意指的是增加或減少閃光曝光補償 (flash exposure compensation), 他的單位是 EV (exposure value), 不是 GN.
這中間還有很多小細節, 一時之間也沒法全部講完. 不過室內把人當成攝影主題的話,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1) 相機設為光圈先決, 目的是選一個你喜歡的景深控制; (2) ISO 放在 100 或 200; 測光模式不大有影響; (3) 如果你沒有不小心設到慢速閃光 (slow sync) 的話, 此時你的快門大概會是 1/60 秒; (4) 閃光燈按成 TTL (不要用 TTL/BL), 閃光曝光補償先設為 0, 照一張看看 histogram, 如果覺得主體太亮就把閃光曝光補償減個 0.3 或是 0.7 EV, 反之就加個 0.3 或 0.7 EV. 如果你想同時曝光背景, 可以用 matrix 或是 center-weighted 測光, 閃光模式設成慢速閃光, 閃光曝光補償從 -1.0 EV 開始試. 或是乾脆用 manual exposure, 一樣用相機測光表當輔助, 自己調整光圈快門到背景大約是 under-expose 1.0 EV. 閃光曝光補償從 -1.0 EV 開始試.
而閃燈又是最複雜的系統,
只能自己多試,多玩,
我是用D50+SB800,
我在戶外拍攝人像的時候設定流程大概是這樣...
我比較喜歡用M模式,
先對背景測光,光圈決定景深,快門則會決定你吃現場光的多寡.
一般同步快門是定在1/60,
所以可以以這個數值來加減.
拍完之後檢視主體亮度來決定閃燈的EV要加還是要減.
使用Nikon閃燈系統我會建議不要用點測光,其他兩種拍起來差不多.
點測光的時候BL會自動關掉,閃燈會針對你所鎖定的曝光點去補償
而不是針對整個畫面來補償.
這可以自己實驗一下.
我在這篇有實驗過,但是不一定準確,自己玩過最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299050&last=2556982
另外推薦敗家怪醫翻譯的這篇系列文章,
很實用.
http://blog.xuite.net/pocketpcian/1?st=c&re=list&p=1&w=625967
不知道SB600有沒有Sb800的那個內建反光片,
我覺得內建反光片的效果會比加柔光罩或是直打好很多.
當然,如果有東西可以讓你打跳燈效果當然更好,
反射面積越大,效果就越好.
跳燈要發揮想像力,不是只有天花板可以用,很多東西都可以反射的.
kmlvli wrote:
感覺上你對於 TTL...(恕刪)
所以使用閃登時主要是要對背景測光是嗎?
主體再看明暗調整出力是吧...大概有一點懂了
可是
就以外拍而言好了
如果當天是大晴天..還是需要對背景測光嗎..
還是直接針對MD的臉做重點測光 閃燈是否就會直接對MD做出正確的曝光量
但當時MD的臉如果有打反光板是否還需要再補閃燈
如果不用補夠亮..為何看到外拍時大家還是用閃燈補光 而且好像大家都打閃燈
謝謝
後來覺得用閃燈補光整個人會變的太平,沒有立體感,就不太愛用了,最近都是測出環境光,用 M 模式固定光圈快門,閃燈 M 模式偏一側打跳燈,雖說閃燈用 M 模式還跳燈失敗率很高,但數位就有及時修正的優勢,試個兩張數值大概就抓到了,總比用 P A S + TTL 的不確定性要來的少,天知道相機下次會跳什麼光圈快門,閃燈會用多少出力。
若是光線混亂(如展場)的狀況,我大概就是用 S 模式 + TTL,把快門定在 1/125 ( 避免手震 ),其他就全部交給相機跟閃燈了,反正自己調也不見得會比較好,但肯定比較慢。
bow426 wrote:
所以使用閃登時主要是...(恕刪)
看天氣....如果是陰天,太陽下的烏雲就是一個良好的大型柔光罩了...
如果是大晴天,臉上可能就會有陰影或是背光,
有的人打閃光是為了消去這些陰影,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補眼神光,讓眼睛看起來有個高亮點.
另一種情況是為了要拍那種壓光的感覺,
就是明明晴天,卻能拍成很像傍晚夕陽西下的那種感覺,
補的好看起來很特別,很炫.....
這邊有討論串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207807
閃燈不只是用在人像上,
花卉,物品的拍攝上也可以讓色彩鮮豔,
同是Nikon的閃燈系統,一些經驗交流分享一下,
1.Nikon 閃燈的TTL很準,不需要加減太多的EV.
2. 跳燈最好直接打,不要上柔光罩,一來是柔光罩會吃掉部分的光線,
二來是SB-800會偵測原廠柔光罩,上了之後會當作是最廣角端,
3.手動模式很好用,只要你所在環境光線變化不大,固定光圈快門後,
不會因為測光被騙而曝光失敗.
4.慢一點的快門(低於1/6 0)可以多吃一點現場光,光線看起來會比較自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