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1/14已更新】看到一堆天空死白的照片,納悶不吐不快

感謝各位的指教!今天(1/14)已經有紀錄一些新的想法,
有追蹤此樓的大大還請往下拉,不便之處,非常不好意思!

-----------------以下是原文(僅小修行文錯誤,未有大更動)-------------------

我是一個才剛踏入攝影的新手,
雖然手上拿的是不能交換鏡頭的P310,
不過也多虧這台相機,讓我了解到自己根本不懂攝影,
所以就乖乖地看著各大大的心得分享文,從光圈和快門學起。
尤其【賀禎禎的攝影小玩意】這個部落格,
非常感謝賀大大的誨人不倦,
我也感受到大大想要讓更多人認識攝影的熱情,
也很希望能夠在學習的過程,
不只是滿足於被動接受知識,也要預備自己成為一個指導者,
讓更多人懂攝影。

以前我只知道手機有很多型號,非常熱鬧;
直到最近才知道原來相機這裡也很熱鬧。
最近就看了01上的很多相機大樓。
買了新相機嘛,難免就四處亂拍幾張,然後迫不及待想要幫忙添磚;
大家嘴巴說抱歉讓大家傷眼了,不過實際看,還真不是在故作謙虛。
新手嘛,免不了看到對焦框預設放中間,就把主體擺中間;
這倒無妨,更多的是連自己到底想拍什麼都不清楚的人。
要是我來挑,絕對不敢上傳那些構圖凌亂的照片,占用到別人的時間。

其實最最讓我納悶的地方,還是一堆天空死白的照片。
一看就知道第一課還沒學好,不懂曝光,更別提測光。
特別是很多起樓的「元老」,幾個月之後,
還是看到他們PO的照片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讓我不禁搖搖頭。
嘴裡說抱歉傷眼了,實際還是不願意去學習基礎,
真的讓我感到可惜,另外也有些其他的情緒。

想拍出好的照片,自然要一步步學,
起碼先從提高對焦成功率以及避免過曝做起。
現在相機對焦這麼聰明了,
比較棘手的部分就剩曝光和測光了,
所以很多攝影書也都著重在這塊,甚至也有測光的專書。

以我新手的角度,提供一些心得給各位「同屆」參考:

就拿天空慘白這事來說,
拍風景照的時候,通常預覽畫面時,
可以發現你對焦的位置不同,畫面的明暗程度也會有兩個情形。
一是畫面很亮,表示你對焦到天空以外的地方;
二是畫面很暗,表示你對焦到天空這個避不了的大背景。
此時就要善用調整EV值這個小技巧,可以避免掉天空死白的情況。

當初不懂EV值和測光的原理,
我就一直搞不懂在暗的地方,不是該增加EV值嗎?
怎麼文章叫我要降低EV值,該不會是文章有誤?
後來才明白,因為聰明的相機偵測到目標處在陰暗處,
所以自然會增加進光量,此時就有可能會有過曝的風險,
因此我們就要人工微調EV值,來拍出一張好的照片。
所以,面對天空這麼大又這麼亮的目標,
我們的螢幕通常顯出暗的照片,自然就會去增加EV值,
如此不是讓天空更亮,甚至亮到死白嗎?
然後又傻傻地忘記調回EV值,
對到暗處的目標,相機自然增加進光量,
這麼一來,一堆天空死白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

先提供一個前輩們流傳下的口訣,是為「白加黑減」
比如遇到白牆,就要升EV,對到了黑色的電視,就要降EV。

此外,通常新手喜歡到戶外踏青兼拍照。
我的避免過曝的處理方法,就是先把對焦框對向天空,
然後在維持天空藍的限度內,增加EV值,
這麼一來,可以避免掉很多照片死白的情況。

至於另外還有測光系統這東西,在第二課之後了,
這邊就不繼續班門弄斧。
既然買了一台上萬元的相機,建議各位「同屆」還是要從基礎學起,
先弄懂光圈、快門和ISO這三劍客的關係。
以後照片可是可以拿來當下酒菜助興啊,所以學好攝影,絕對不會吃虧。

----------------我是分隔線-----------------------

★1/14更新:

原本想就一個新手的角度分享一些心得,
想說會不會有人也有同樣的困擾,大家可以一同討論如何解決。
所以文章有錯的觀念,我早有心理準備,
因為只是臨時起興,就扯了一堆;
被砲也認了,我想起碼還能學到一些知識,這才是最可貴的地方。
不料引起大家這麼熱烈的關愛,我也始料未及。
可能我文章的行文風格過於偏激,
許多觀念未能弄清,就擅自大放厥辭,
導致被批評不謙虛和不夠格,這些錯誤都記住了。
不過感謝大家的關心,我只是因為在網路發言,
所以比較敢肆無忌憚地大談一些"心裡話",
該懂的禮節都知道,請各位暫且別再朝這方面著墨,
我比較希望了解大家對於"明暗反差強烈的處理方式"。

因為知道PSAM模式這東西的存在,真的就是這兩、三個星期的事情。
之前都只是傻傻地聽從相機的擺布,拍出了很多過曝的照片。
現在看了一些文章,翻了一些書,拿回了一些主控權,
好不容易看見了進步的曙光,我真的很想要更扎實地學好攝影。
所以底下有些人說拍照幹嘛那麼累?又不是出國比賽?
現在的我,真的無法認同。
既然花錢買了一台比之前好很多的相機,
如果還是一路AUTO到底,豈不是閒置了相機許多的潛力?
至於有群大大耳提面命的"構圖"或"攝影之眼",
我也很認同,自己最近在翻照片,也會試著去神入他人的作品,盡可能地體會別人的想法。
然而就算是神童莫札特,如果他不屑去學五線譜,
他還能留下這麼多優秀的作品,並因此成名嗎?
所以有些大大提及的眾多大師的作品,
我個人目前傾向於持遠觀的立場去欣賞,並不希望自己過度看得起自己的天分。
所以光圈、快門速、ISO、白平衡還有構圖,
這些基本的東西我還是得必須要求自己學好,
所以其他更高的境界(大師神作),我自知還距離很遠,
該要打好的基礎還是得一步步蓋好。

總之,感謝!感激!感恩!
2013-01-13 0:07 發佈
攝影的黃金金三角是iso 快門 光圈 為何大大一直強調ev呢……

天空死白無非是因為高反差跟逆光的關係 假設光圈不變的情況下

從改變快門數或是取景構圖方面下手才是重點吧……

一點淺見分享之……


napoleon5800 wrote:
先提供一個口訣,大致是「白降黑升」...(恕刪)


我知道白加黑減

至於白降黑升第一次聽到呢

是誰教的?
波比旅行攝 http://bobbyns7.pixnet.net/blog
問題就在我們新手比較喜歡趁著好天氣時,出外踏青兼打怪
根本避不了天空這個大背景,所以取景構圖上難免要面對這個明亮高反差的問題。
有些相機有改善這類情況的功能,不過有鑑於各機種不同,
所以我才思索有無根本的方式,去改善這種問題。
後來約略得出的心得,大概就是用點測光對準最亮的標的,
然後再慢慢增加EV值,使用下來很好用,
所以也就浮出水面,來個野人獻曝。

不過大大的這番指導,還是讓我不太明白。
就以固定光圈,調整快門速度來說,
還是先離不開測光的步驟吧?
是我理解錯誤嗎?
EV值改變,調整的就是光圈、快門啦……
還是在重點內沒錯……

不過測光盡量不要找黑白點,黑色反光率太難測~
白加黑減才是正確的
(要是我會找紅綠色來測,精準一點的帶灰卡或測光表)

另外,對焦跟測光是兩回事
兩個點是可以分開處理的………
(除N社外,大多數的相機測光點都在中間,沒有測光連動對焦點功能)
開始只想拍好照片;後來只想把照片拍好;現在只想好好拍照~
拍夜幕低垂的街景時,我也有類似的困擾。
等待鹽酥雞炸好的當中,
想說隨便抓一個畫面(完全沒構圖,請見諒),把五光十色的招牌捕捉成照片。
結果常常發生招牌過曝,糊得分不清店名叫什麼?
下面這張算好一點,其他還有招牌更模糊的照片,已經毫不猶豫地刪掉。



後來我就想到把焦點對準招牌,
然後增加EV值,果然收到不錯的效果



1/14新增:

同時間拍的另一張圖,車燈搶眼的情況有改善



送你幾乎整張死白和死灰,外加主題在中間的照片.........。
很多時候,那個也不見得是那麼重要啦!
要我來做短評,我可是覺得這張照片很優喲
讓人感到一股蕭瑟兼感,然後開始回憶過去的虛度

不過那可是多虧了窗台前的那推橫放的雪幫襯,
外加枯樹前的一些建築輪廓,
否則單單把樹放在正中間,恐怕就沒有那個福氣成為一張好照片了吧

至於死白的情形,這我倒不覺得有欸?
在晴空烈日,天空本就容易死白,不要學了幾堂"正常曝光"就說別人沒拍好
抓著一個小地方就批評前輩,別人謙虛說傷眼,也能批評?不能虛心學習,才是錯誤的第一步.
若是要說天空,那小弟也來發表看法:
為了讓主題正確曝光,天空死白有時是無可避免,除非你的主題是天空.
如果你只能選擇主題清楚,天空白,以及為了天空而讓主題看不清楚,你會如何選?
如果拍風景的話 下次不彷試試我的方法

請愛用M(手動模式)跟腳架快門線

假設測光我們用中央重點測光的話

首先我們要取得最大景深好把壯闊的風景拍清楚 縮光圈是必然的

請先把光圈縮到最小 類單眼應該是光圈8 單眼則可以到22甚至更小

在來 假設天空有很清澈的藍天白雲 這時把中央對焦點對準藍天

然後眼睛看這測光表(類單應該有) 調整快門數直到測光表在中間為止

然後就不要在動快門跟光圈值 直接重新構圖然後拍就好



以上這是小弟所學的曝光知識供你參考 無論什麼測光系統都是輔助我們去取得正確的快門光圈數

你還要學習反射率才知道什麼時後該對什麼顏色測光才準

不說了 要補貨了 上班中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