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所謂的"空氣感"、"立體感"、"通透感"......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不少
空氣感、立體感、通透感...(還漏掉什麼沒說到嗎?)
似乎沒有個定義,究竟這些抽象的名詞代表什麼


多數的認知似乎都是淺景深的照片
大光圈很容易拍出討喜的照片
但攝影只要有淺景深就無敵嗎?

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事情...

主體銳利,應該是必備的條件
除此之外呢?

望大大們提出看法 (世界末日就別筆戰了 )
2012-12-21 12: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空氣感 立體感
以前我也不明白
後來拍得多,看得多,用心仔細體會,某天就會明白這些在說什麼了
不光是淺景深,構圖和主體突顯也都是其中一環

如果只看得出淺景深,建議再用點心多體會一下

很奇妙的是,並不是所有條件都齊集後,就能有"空氣感"、"立體感"、"通透感"
就像最高檔食材丟下鍋去煮就能是美食嗎?

入口即化是什麼口感?
有一天我吃到某家的牛排,刀子一切下去,一入口,就明白了
要我說明也只能用"入口即化"來形容

什麼是彈牙口感?
有一天吃到某家的響貝握壽司,咬幾口,就明白了
要我說明也只能用"彈牙"來形容

什麼是妙不可言?
有一天喝到某家的果汁,吸一口,就明白了
別人問我感覺,真的只能說"妙不可言"

不自己去體會,很難用文字敘述表達
不過前提是... 不要去吃夜市牛排、爭鮮或是罐裝果汁,吃喝一輩子也不會知道

看過倚天屠龍記嗎? 太極拳要忘記所有的形,才體會出精髓
看過笑傲江湖嗎? 獨孤九劍也是要忘記所有劍招,只留劍意,才能無招勝有招
精髓和劍意並不是武功秘笈所能寫出來的,文字能表達的都是形式而已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主體銳利,應該是必備的條件」

為何不能柔焦?

「多數的認知似乎都是淺景深的照片
大光圈很容易拍出討喜的照片
但攝影只要有淺景深就無敵嗎?」

不是
不是
不是

horse456 wrote:
但攝影只要有淺景深就無敵嗎?
...(恕刪)


淺景深的表現形式確實比較容易突顯主題
但表現形式和拍攝主題只有合適與否的關係
無不無敵跟拍攝的內容比較有關

淺景深的確吸引人
但並不是所有類型攝影都適合用淺景深來表現
例如建築或是報導紀實攝影等題材比較不適合


horse456 wrote:
主體銳利,應該是必備的條件
除此之外呢?
...(恕刪)


柔焦和失焦的拍攝方式
都不是以主體銳利為必備的條件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tdesign/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日本攝影月刊會提到立體感或空氣感這種用詞. 都一定是用來形容主觀個人感受
並不是當做一個嚴謹的規範名詞去定義他

一張素質優良的影像. 細節清晰. 對比到位. 它自然能產生一般影像不容易達到的視覺感受

要說它是立體感. 空氣感. 通透感
都可以
這本來就很主觀. 自己覺得是怎樣就是怎樣

就像也有人聲稱底片在暗房手洗出來的相片才有"溫度". "溼度". ok如果是主張個人感受這沒問題
但別拿著這些個人主觀感受來質問別人"你們懂嗎?"


影像有無限可能性. 有太多層次遠在這之上的目標可以繼續精進追尋
沒有必要被這些名詞綁在這裡
騙人買全幅機的~哈哈哈哈
還有.....立體浮貼感.......這個詞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通常這種什麼「XX感」的主觀認知形容詞都選擇性忽略~

盡信書不如無書,有些東西不知道反而比較不會綁手綁腳,輕鬆點按下快門囉~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拿出照片感覺比較好討論耶
攝影本來就很主觀
許多人感覺得到馬雅末日到了,
所以全世界一大堆瘋狂的行為都出現了

今天早上,
全世界不是都活得好好的!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性感最重要...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