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時攝影心得整理(歡迎補充)


最近拍的一些縮時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3004843&p=1#39266058

縮時攝影心得想法整理


縮時攝影已經不是什麼多奇特的拍攝方式,網路上youtube也有很多別人的作品分享,簡單來說就視為是以拍照的方式在錄影就對了,問題是縮時攝影的作品質感水準高低範圍落差也很大,觀察一些不同網友的作品和整理一下我自己的學習摸索經驗,把一些我認為會影響到作品質感高低落差的因素給整理出來.



首先縮時攝影就是以攝影的方式在錄製影片,因此姑且先不討論到時間軸的問題,單就單張照片來說,其實是脫離不了一般攝影的技術指導原則,也就是說縮時攝影跟攝影一樣,像是拍攝設定.構圖.畫面趣味都是影響優劣感受的條件,因此縮時攝影要拍得好,單張照片就要拍得好,就這部份不脫離一般攝影的範疇.


其次就是跟一般單張照片相比,縮時多了一個時間軸,因此我們還得處理到時間軸的問題.


關於時間軸有幾個處理關鍵


1.一張拍攝時間


2.間隔的等待時間


3.壓製影片時每秒播放張數


這三個參數會影響到縮時最後的播放呈現方式,很難說怎樣的設定最好,其實端看拍攝主題,


一張拍攝時間會影響到物體的移動軌跡長短(特別在夜景拍攝時)


間隔的等待時間會影響到移動物體的出現頻率


壓製影片的每秒播放張數會影響到畫面的流暢度(但這同時還受到前兩項因素影響)



一般來說這些參數該怎麼設定,要看你所想要的感覺和拍攝題材,不過多數情況下,一般人會喜歡擁有比較流暢的視覺感,如果物體移動速度較快(像是車流),你的間隔時間就不宜設定太長(基本上車流拍攝間隔時間不建議超過1秒上限,甚至理想來說我覺得是0.5秒最佳),否則畫面給人的感覺會覺得沒有連貫性,好像許多張沒有前後關連的照片混雜起來.如果是雲朵移動,間隔時間就可以拉長,但是仍然不宜超過5秒.


一張的拍攝時間影響到軌跡拖曳長度,這要看你自己想要的畫面感覺.


壓製影片時每秒播放張數,一般我是設定每秒15張,但是隨著我想播放的長度以及拍攝方是會再視情況提高.



其次就是拍攝時後的機身設定,基本上一定先對好焦,然後改成手動對焦模式拍攝,並且使用M模式拍攝,為何要這樣?


如果你偶而看一些人的縮時,會發現影片亮度閃爍.白平衡亂飄,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這就是因為拍攝調件沒有設定固定,每張跟每張之間有異動造成.



不過接下來的問題來了,同一個地方拍攝,隨著時間變化,適當的曝光值有可能改變,特別是從白天拍到晚上或是晚上拍到白天這種狀況,這種問題要處理好就是比較進階的問題了,問題在於如何修改設定卻不會讓相機產生輕微的視角偏差(看很多縮時都有這問題,會在某的時間時後因為修改機身設定,結果在無意中動到機身的拍攝位置,而讓畫面突然晃一下....),以及過渡處理.


接下來是拍攝中流暢移動視角.位置.ZOOM,這些都需要某些器材輔助,還有HDR問題,這些都是比較進階的議題(關於比較進階的處理我也還在摸索,所以也啥可談的...).



撇開進階的拍攝挑戰,一般人如果拍攝比較好拍攝的題材,大致上就幾個追求指標,畫面流暢.穩定(不要閃爍).畫質好(不要雜訊.壓縮也不要太差),基本上就算是合格了.接著就所拍攝題材畫面的趣味性問題.


ps.如果可以,不是很建議靠定時拍攝器來操控b快門,我懷疑畫面亮度閃爍飄移的問題,跟B快門的timer準確度有關係.


 


2012-10-21 12: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攝影心得
erspicu wrote:
最近拍的一些縮時在h...(恕刪)


沙發耶

我也是這一年多來.漸漸地轉往縮時的路在走。
缺少了滑軌.總感覺狠單調
不知版上有哪位大大可以介紹Taiwan哪裡買得到?
我的一些"習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RbLIldlsc&list=UUEoreQeOYBpkKOIbwWYWjhw&index=1&feature=plcp


https://vimeo.com/44190546

最喜愛這位的作品↓
https://vimeo.com/33110953

他的拍攝巳經由個人→團隊了。

http://vimeo.com/28070401
越來越多相機都有內建縮時攝影的功能,不過跟錄影功能一樣,要拍出好作品的難度比拍攝靜態照片高太多了,我還是看看別人的作品就好囉!

xxx779 wrote:
沙發耶我也是這一年多...(恕刪)


這太強了
光看影片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到那麼平穩的拍攝和移動

erspicu wrote:
最近拍的一些縮時在h...(恕刪)


光線變化不大的環境拍縮時較為容易
日出日落時拍攝縮時就顯得困難,尤其碰到多雲時,雲又流動的很快
太陽光線被擋與無擋,相機就算用M模式拍攝都會閃爍
這是我目前遇到的困難,要由後制調整我不會用,也太繁雜,因為相機最小1/3EV跳動,這是一個麻煩問題

一般日出日落搭派減光鏡或漸層鏡
日出從M模式, 固定光圈,快門時間, 調整EV由-1EV(or -1.5EV) 拍到+1EV (or +1.5EV)就算一個階段,影片長度都不長,要換好幾個景
日落剛好相反, 由+EV拍到-EV ,



hob5378 wrote:
光線變化不大的環境拍縮時較為容易
日出日落時拍攝縮時就顯得困難,尤其碰到多雲時,雲又流動的很快
太陽光線被擋與無擋,相機就算用M模式拍攝都會閃爍
這是我目前遇到的困難,要由後制調整我不會用,也太繁雜,因為相機最小1/3EV跳動,這是一個麻煩問題


我倒覺得如果只是單純光現被雲遮住或是沒遮住產生的閃爍,我是可以接受,
這是正常的明暗變化,不過很多情況可能是
1.快門時間不準確,因素可能很多,底下是推測,僅供參考:
機械快門運作不精確,相機電壓不穩定,雜訊,定時拍攝器的timer精準度不夠會飄移,
觸發時差

2.測光估測剛好在某個中間門檻附近(如果不是用M模式,而是讓相機自己去測光拍攝的畫),
很容易剛好一下過門檻.一下不過門檻飄來飄去...

附帶一提查一些剛好看到一個個人BLOG介紹縮時滿深入的
http://www2.ic.tku.edu.tw/digiphoto/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list&task=tag&tag=縮時攝影
可以參考看看

erspicu wrote:
我倒覺得如果只是單純...(恕刪)



這就是我說的測光問題,相機是以+/- 1/3 EV
我也只遇過那麼一次,M模式還閃爍
這邊好像的影片 好像有用滑軌,順暢度還不錯
也許大家可以看看
全自動電動滑軌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496537033703898

erspicu wrote:
2.測光估測剛好在某個中間門檻附近(如果不是用M模式,而是讓相機自己去測光拍攝的畫),
很容易剛好一下過門檻.一下不過門檻飄來飄去...


可以試試看用全區測光, 妳提的問題是中央測光或點測光容易發生的問題,
全區測光可以平均掉瞬間的入光量變化,
但是這幾種情形我都試過:
1. 中央測光 --> 忽亮忽暗
2. 全區測光 --> +0 EV 日落前後不是過亮就是過暗
3. 全區測光 +EV 修正 --> 日落後會曝光時間過長造成 "卡彈"
(曝光時間超過釋放快門間隔, or 超出影像處理速度)

總之日夜交替縮時真的不好拍...

erspicu wrote:
最近拍的一些縮時在h...(恕刪)


拍了縮時,後續要處理成影片

各位都是用哪種軟體處理?

我用繪聲繪影,不過這軟體好像不能用ZOOM in/out
Adobe Premiere Pro CS5 ,這部分不知道各位轉檔轉出來是用哪種格式
繪聲繪影轉FHD1080P 24/25/29.9 ,附檔名m2ts
但Adobe Premiere Pro CS5 副檔名好像都是mov / mwv / mpeg4 /avi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畫質

如果我把Adobe Premiere Pro CS5做完zoom in/out 再轉出的檔案,丟回繪聲繪影編輯
不知道畫質會不會變低>_< ?

或是各位有其他軟體可以處理zoom in/out & pan的

thansk!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