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桐花節的攝影比賽.鬧出造假A獎金的事件.也引出了很多爭議性的話題.有人怪比賽規則墨守成規.趕不上數位潮流.認為數位影像後製是必然的.比賽規定不許後製是落伍的觀念.這些主張後製為主的所謂創新派.似乎乎忽略了攝影本質~"珍惜短暫的片刻 一剎那即是永恆"的精神初衷.攝影機的發明.本來就是因繪畫無法忠實的呈現影像紀錄.才發明了相機.目的就是要它彌補繪畫紀實的缺失.演變到現在.竟然本末倒置.相機竟淪為遠離離寫實製造假象的工具.....
話說回來...比賽定規則是天經地義的事.參賽得獎者遵守規則投件也是應該的.違反比賽規則就得取消資格.這都是參賽的基本常識.偷機取巧瞞天過海的行為.除了對不起自己良心外.對評審也不尊重.對參賽者也不公平.這次事件01討論沸沸揚揚.有人怪罪比賽規則太嚴苛.數位後製是必然的.說什麼底片也有後製疊片等等...
當然數位後製.拉拉曲線調整對比色差銳化.這些也都是基本需求.在規則中也有定義是許可的.所謂不能後製.那是不能改變原始圖像的元件結構.合成加料減料都已改變了原圖像的元件.所以規則還是很清楚的...
至於底片更沒爭議的空間.參賽者得獎必須交出原始底片.規則也清楚楚不得疊片加色重複曝光.連有色濾鏡想營造氣氛都不許用.正片黑白負片那更不用說了.都得一次到位的影像.再說有人主張比賽交RAW檔.那對於只能拍JPEG檔的DC使用者又不公平.等於對DC族群的歧視.又規定畫素也是不公平的規則.也使得很多真正愛攝影但不追器材的玩家也是不公平.總之數位影像若規類為攝影比賽.往後爭議還會更多.糾紛也會越來越難以釐清.只因相機在電腦加持下弄出來的照片.已經不是那些所謂資深的攝影家們的能力.所可以分辨出來是否造假.最後會走到沒人會敢辦窘境了....
數位相機就像蝙蝠族一樣.有翅膀也能飛就不是鳥類.只因為它少了鳥類的羽毛.不是嗎?
老禪師 wrote:
數位相機就像蝙蝠族一樣.有翅膀也能飛就不是鳥類.只因為它少了鳥類的羽毛.不是嗎?
蝙蝠好好的過自己的日子又招惹到誰?
有毛的就一定比較好?
各過各的日子才是自然生態...
1.去參選立委然後立法禁止數位攝影器材的製造+進口+販售....
2.籌資成立一家底片製造廠...努力生產各種規格平價(最好可以免費)優質底片...
以期再造底片輝煌年代
3.振臂一呼...召集志同道合的志士發動聖戰....代替月亮懲罰那些不用底片拍照的惡徒
(可以考慮象徵性的用紙飛機去撞各大廠牌代理商的辦公大樓
但行為過當者可能觸法...請謹慎考慮...後果須自行負責)
4.自己舉辦攝影比賽然後限定只收底片作品...(仍無法保證避免特定社團循私舞弊的評審弊端)
在長期觀察樓主對數位攝影的深惡痛絕之後...
這是我能幫樓主想到的具體有效作為

否則在這邊就算說破了嘴...又能逆轉什麼趨勢?
SAKIMORI wrote:
看了這幾個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
我驚覺我的攝影程度原來還不錯(恕刪)
+1
真的,看了入選跟得獎作品,才發現....啊..這樣可得獎?
我有參加過2,3次攝影比賽,是剛好看到,自己有蠻喜歡的照片又合乎題目的,
有拿過一次入圍獎(有獎品)其它都沒入圍,拿獎的還是用小DC拍的.
從沒去參加什麼攝影學會,因為我爸就是玩相機的,我問他就好了,那用付錢,
我爸說除非那個地方你很難再去,才可以把不滿意的風景圖修一下光線給自己放在部落格留個回憶,
不然拍一些晨昏景色,拍不好下次再去拍就是啦,有什麼好修圖,修了不心虛咩?
我有去參加過那些比賽時那敢修圖,怕被發現啊,而且自己不滿意的作品那敢去參加比賽?
沒想到原來現在大家參加比賽都修圖的? 不是規定說不能修嗎?
而且還不止修圖,居然還貼個東西上去都不被發現而拿冠軍,那是什麼評審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