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出版社google而看到這篇, 說我挑的照片不是書中的,
無法呈現書的美感~

原本只是想呈現一些概念的, 不過出版社好心提供了相關概念的內頁圖片,
(作者的拍攝圖片沒有授權, 只能拿內頁來墊了~

所以我就簡單呈現一下囉~ 這些圖和我寫的概念是搭配的~
◎廣角鏡拍攝前景不留白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1e7d28ca529a57ce00c2bca16ff02df6.jpg)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bb6cbce0b220cf1014104e99c0a38a4d.jpg)
◎奇數製造視覺張力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2a6cbd694dd2363a8f4cc17fcbd9418a.jpg)
◎小也能吸引目光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cbf1cc1050db90163e3673d86aa9ced5.jpg)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14c3fe6af0a377bc6390e87949618e0d.jpg)
但他們抓錯了一張, 所以沒有構圖中的份量, 卻抓了 "節奏",
好吧, 反正節奏也是很重要的構圖概念~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717d2e39cc8ef20b3e76abfefd3770ce.jpg)
======================================================
01向來有很多品牌器材開箱文,我也曾在這裡「開箱」過幾本書和分享過多篇有關攝影書的閱讀心得。(文末有列出)但好久沒有來分享攝影書的閱讀心得了,一來工作越來越忙,二來近日比較少出門拍照,但個人自認骨子裡還是一個很熱愛攝影,尤其是細細觀察後按下快門的感覺。

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讀到近日出版的一本攝影書「攝影不能只靠直覺」,坦白說若是要從中學會如何測光如何追焦如何重曝這類高技巧的東西,這本書談得很少。不過這些技巧要學很快,倒是如何觀察,如何把自己的詮釋放入作品中,就要不斷練習和揣摩自己的心境了。
這本書除了會提到一點比如如何看直方圖、如何疊圖和製做HDR外,更多的是理解你要拍的場景,找到其中的重點。哈,書中的一句話真的把我給唬住了:「一幅攝影作品是否能感動人心,攝影師要負起全責。光線適當嗎?意境好嗎?你選的。視角?你選的。畫面?你構圖的。相機位置?你架的。」看來我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了啊~ XD
雖然我只是快速翻閱一遍,但發現有些攝影觀點還蠻受用的,也是這篇想和大家分享的。不過由於沒有取得出版社和作者的授權,所以圖片不一定是書中出現的。
◎構圖中元素的份量

作者如是說:所謂構圖,不是相機對準拍攝主體就好了,也不是將主體偏置就行了;每次拿起相機時,你都必須先思考場景中最有份量的元素是什麼?有沒有辦法讓場景中的元素均衡呈現?畫面中要留白多少才算剛好?
我的解讀:我挑了一張或許可以說明的作品,就面積來看,下方的鏽是很大一片,若沒有右上方的一小片鏽平衡,整張照片就會視覺重心擺在下方。然而好構圖就是要我們在畫面中來回遊走,所以右上方多了一塊鏽斑,正好有向上提的感覺,畫面也不會讓人覺得空洞和往下沉了。若要問這張照片最有份量的是哪一個元素,大家會怎說呢?
◎廣角鏡拍攝前景不留白

作者如是說:前景不能留白,如果留白,整張照片的主角就會是那片空白。
我的解讀:因為廣角鏡的透視效果,常常會使得靠得較近的前景拉長,面積變大,因此若它空空一片,沒什麼點綴物,一定會顯得很單調和空洞吧!就像很多人去拍大景,前景都會有怪石頭或花或水面倒影那樣。
哈,我在作者的flickr上看到一張前景沒什麼東西且留白的照片,偷偷轉過來示範一下:(是有一點浪花啦,但不太明顯)

◎奇數製造視覺張力

作者如是說:我們的眼睛和大腦喜歡奇數物體,這正好遵守了不對稱平衡的概念。在選擇拍攝主體時,三、五片樹葉比兩片樹葉在視覺上顯得更活潑。
我的解讀:這概念我在好幾本國外的攝影書都有看到耶,但一直都沒進入我的意識,老是忘了試試這招。因為人眼會自動為元素配對,所以奇數多出來的那個,造成了視覺上的張力,讓照片更有玩味空間?嗯,這個我下次來試看看。這一點對我來說收穫最大啊!平常都沒留意。
◎小也能吸引目光

作者如是說:東西不一定要大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事實上,在和周遭景物相比的情況下,就算其中一樣東西愈小,和其他東西的對比愈強烈,就愈能主導整個畫面。
我的解讀:尤其是色彩較突出的小東西,比如上圖,那麼小的一個人物,但在一整片白中的小紅點,就是那麼搶眼,根本無法忽視!就是華人諺語中的「萬綠叢中一點紅」吧!
以上是我覺得在拍攝時可以進一步留意的小細節囉,跟各位攝影朋友分享!
(以上照片都是作者Brenda Tharp拍的,我還沒拍出那麼好看的照片~)
延伸閱讀:
◎[閱讀分享]動來動去的貓怎樣拍呢? 貓咪這樣拍就對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069862&p=1
◎攝影與無意識? 〈重讀羅蘭巴特的《明室》〉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923156&p=1
◎[閱讀分享]《荒木經惟:天才寫真術》一本天才和瘋狂創意藝術家的攝影思維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581981&p=1#19962727
◎[閱讀分享]《拍照前先學會想》讀後心得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312700&p=1#16246639
◎[閱讀分享]兩本攝影大師的傳記: Diane Arbus和 Walker Evans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159141&p=1#13613865
◎[閱讀分享和二十世紀早期大師作品分享] 攝影中的兩個概念:泛美化和表現自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115866&p=1#1288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