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2012/9/12更新一些圖片:

因為被出版社google而看到這篇, 說我挑的照片不是書中的,
無法呈現書的美感~

原本只是想呈現一些概念的, 不過出版社好心提供了相關概念的內頁圖片,
(作者的拍攝圖片沒有授權, 只能拿內頁來墊了~ )
所以我就簡單呈現一下囉~ 這些圖和我寫的概念是搭配的~

◎廣角鏡拍攝前景不留白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奇數製造視覺張力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小也能吸引目光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但他們抓錯了一張, 所以沒有構圖中的份量, 卻抓了 "節奏",
好吧, 反正節奏也是很重要的構圖概念~
[20120912美麗圖片更新]【閱讀分享】「攝影不能只靠直覺」開啟你的攝影眼+攝影腦

======================================================

01向來有很多品牌器材開箱文,我也曾在這裡「開箱」過幾本書和分享過多篇有關攝影書的閱讀心得。(文末有列出)但好久沒有來分享攝影書的閱讀心得了,一來工作越來越忙,二來近日比較少出門拍照,但個人自認骨子裡還是一個很熱愛攝影,尤其是細細觀察後按下快門的感覺。



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讀到近日出版的一本攝影書「攝影不能只靠直覺」,坦白說若是要從中學會如何測光如何追焦如何重曝這類高技巧的東西,這本書談得很少。不過這些技巧要學很快,倒是如何觀察,如何把自己的詮釋放入作品中,就要不斷練習和揣摩自己的心境了。



這本書除了會提到一點比如如何看直方圖、如何疊圖和製做HDR外,更多的是理解你要拍的場景,找到其中的重點。哈,書中的一句話真的把我給唬住了:「一幅攝影作品是否能感動人心,攝影師要負起全責。光線適當嗎?意境好嗎?你選的。視角?你選的。畫面?你構圖的。相機位置?你架的。」看來我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了啊~ XD

雖然我只是快速翻閱一遍,但發現有些攝影觀點還蠻受用的,也是這篇想和大家分享的。不過由於沒有取得出版社和作者的授權,所以圖片不一定是書中出現的。

◎構圖中元素的份量

作者如是說:所謂構圖,不是相機對準拍攝主體就好了,也不是將主體偏置就行了;每次拿起相機時,你都必須先思考場景中最有份量的元素是什麼?有沒有辦法讓場景中的元素均衡呈現?畫面中要留白多少才算剛好?
我的解讀:我挑了一張或許可以說明的作品,就面積來看,下方的鏽是很大一片,若沒有右上方的一小片鏽平衡,整張照片就會視覺重心擺在下方。然而好構圖就是要我們在畫面中來回遊走,所以右上方多了一塊鏽斑,正好有向上提的感覺,畫面也不會讓人覺得空洞和往下沉了。若要問這張照片最有份量的是哪一個元素,大家會怎說呢?

◎廣角鏡拍攝前景不留白

作者如是說:前景不能留白,如果留白,整張照片的主角就會是那片空白。
我的解讀:因為廣角鏡的透視效果,常常會使得靠得較近的前景拉長,面積變大,因此若它空空一片,沒什麼點綴物,一定會顯得很單調和空洞吧!就像很多人去拍大景,前景都會有怪石頭或花或水面倒影那樣。
哈,我在作者的flickr上看到一張前景沒什麼東西且留白的照片,偷偷轉過來示範一下:(是有一點浪花啦,但不太明顯)


◎奇數製造視覺張力

作者如是說:我們的眼睛和大腦喜歡奇數物體,這正好遵守了不對稱平衡的概念。在選擇拍攝主體時,三、五片樹葉比兩片樹葉在視覺上顯得更活潑。
我的解讀:這概念我在好幾本國外的攝影書都有看到耶,但一直都沒進入我的意識,老是忘了試試這招。因為人眼會自動為元素配對,所以奇數多出來的那個,造成了視覺上的張力,讓照片更有玩味空間?嗯,這個我下次來試看看。這一點對我來說收穫最大啊!平常都沒留意。

◎小也能吸引目光

作者如是說:東西不一定要大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事實上,在和周遭景物相比的情況下,就算其中一樣東西愈小,和其他東西的對比愈強烈,就愈能主導整個畫面。
我的解讀:尤其是色彩較突出的小東西,比如上圖,那麼小的一個人物,但在一整片白中的小紅點,就是那麼搶眼,根本無法忽視!就是華人諺語中的「萬綠叢中一點紅」吧!

以上是我覺得在拍攝時可以進一步留意的小細節囉,跟各位攝影朋友分享!

(以上照片都是作者Brenda Tharp拍的,我還沒拍出那麼好看的照片~)

延伸閱讀:
◎[閱讀分享]動來動去的貓怎樣拍呢? 貓咪這樣拍就對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069862&p=1
◎攝影與無意識? 〈重讀羅蘭巴特的《明室》〉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923156&p=1
◎[閱讀分享]《荒木經惟:天才寫真術》一本天才和瘋狂創意藝術家的攝影思維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581981&p=1#19962727
◎[閱讀分享]《拍照前先學會想》讀後心得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312700&p=1#16246639
◎[閱讀分享]兩本攝影大師的傳記: Diane Arbus和 Walker Evans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159141&p=1#13613865
◎[閱讀分享和二十世紀早期大師作品分享] 攝影中的兩個概念:泛美化和表現自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115866&p=1#12888256
2012-09-07 19:02 發佈
weechia wrote:
01向來有很多品牌器...(恕刪)


謝謝分享⊙ε⊙





直覺就是你的攝影本質


看或學來的不如感受來的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happyspirit wrote:
謝謝分享⊙ε⊙直覺就...(恕刪)


確實直覺是指引,但要如何找到個人風格,就不能只靠直覺了,
比如拍風景,大家都直覺看出這個位置拍最美,那拍出來就一模一樣說。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確實直覺是指引,但要...(恕刪)


恩....

其實我想說的是...直覺常常帶我去嘗試或演化或發覺,這讓我在未來的書中或不曾看過的書籍找到更多的共通性....

直覺不是萬能的~ 這對我來說~也許會漏了很多 "別人的角度或足跡"~

但這對我來說~ 是"個人" 有趣的進行式...






好吧 ~ 我很會唬 因為我不會表達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happyspirit wrote:
恩....其實我想說...(恕刪)


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呢!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攝影師之眼、攝影師之心 兩書也很不錯, 有興趣的人可以翻翻~
weechia wrote:
01向來有很多品牌器...(恕刪)
Jars_Of_Clay wrote:
攝影師之眼、攝影師之...(恕刪)


攝影師之眼 我有看

看不太懂 ...

有些照片我甚至無法感受到它的好

我功力真的不到

那本書我封印了 總覺得看那本書會干擾到原本我對攝影的想法

因為它嚐試混入設計配置的概念 可是攝影和設計的差異是有的

設計的要素 你可以自創 顏色可以自己配 造形自己控制 要簡潔 要堆疊 只要配置的當 都ok

但攝影的要素來自現實 現實要素的構成都非常複雜 何況還有透視 角度 立體的問題

你廣角鏡一包太多東西進來 不論你配置的多有邏輯 我都覺得沒說服力 因為太複雜 太亂

你在那邊講 我畫面這邊框了主題 視覺動線多順 旁邊三個人動作形成一股律動美

但觀者都要費力觀察 還不見得能體會 那就不如簡單 一次一個強的視覺觀點

除非你畫面的一切 都是設計過的 我有幾個人 他們動作要怎樣 畫面才合理 就像拍廣告那樣

但現實因子是如此複雜 這是難以達到的

所以小弟對攝影的想法一直都是 一切從簡 ...

不好意思 離題了 只看過攝影師之眼 提一下個人想法
感謝謝分享 慢慢享讀中!!!謝謝啦
weechia wrote:
01向來有很多品牌器...(恕刪)

Ayoomi wrote:
攝影師之眼 我有看 ...(恕刪)


確實,有時場景太雜,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這本我看過比攝影師之眼那種層級更平易近人。

不過你也可以應用這本攝影不能只靠直覺教的其它方式,
留意自己的取景喔,比如奇數這概念,
在拍花拍人都可用。
喔,書中還有提到節奏,就是同元素出現的位置和數量,
也是很好用的。

我看作者原意是要我們拍照前想一下,
要表現什麼,而各種表現,
她都有提到囉,垂直線水平線曲線,
色彩的情緒,橫拍直拍的不同感覺,
都蠻多的,一時無法講完,哈!

攝影路上,共勉之!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嗯~寫的不錯~謝謝你的分享~
確實~當我們在按下快門前~多想一想~如何的構圖與拍攝~可以讓照片加分許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