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剛接觸數位相機約一年
十年多前有用機械式相機拍過一陣子就停滯...
當時用的是Nikon FM2開始入門
就配合著機身上的數值(快門與光圈)得到正確曝光,有時買買400或800度軟片來玩玩
去年開始接觸數位相機...了解相機自動化之後多了個EV值可以控制
最近認識一位攝影朋友
他說他們直接稱呼「減光」或「增光」叫做增減EV值
這..我就疑惑了?
我告訴他我的觀念是,
控制光圈或快門跟EV值沒關係,就直接 增一格 或 減一格 (看是光圈還是快門)
直到想要的曝光值
EV值應該是用在半自動時模式(AV、TV或P)才能夠調整..
他回應我 喔..一聲就沒繼續討論了
這是我從早期相機得來的觀念..不知道是否有錯?
記得之前把玩到半自動底片機時就看到EV這東西
現在數位相機幾乎每台都有,小弟98%都是用M模式在拍
沒開過EV值來使用過....
不知道是我觀念太老舊還是有其他因素想請益一下!!
分享一張小弟拍的拙劣作品^^"
FreeHand ZERO wrote:
小弟我剛接觸數位相機...(恕刪)
首先
沒有正確的曝光
只有想不想要這樣的曝光
曝光量指示標尺在數位化的相機的現在
M模式下也會有作用
雖然你不能直接調整曝光補償
但是同樣的加減光圈 快門 ISO一樣會讓曝光量指示標尺的指針左右移動
相機依舊是有在測光
只不過不是全自動,而是會利用那個曝光量指示標尺告知你
你現在的相機設定,對於像機來說自動去拍照的話,是偏亮還是偏暗
但不代表你拍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會偏亮或偏暗
例如你本來就要拍黑色的東西~那曝光量指示標尺我個人認為是在-1EV~-2EV之間會比較好
若是本來就要拍亮的東西~那曝光量指示標尺我個人認為是在+1EV~+2EV之間會比較好
不過這也沒有一定
因為像機就是這麼笨
所以才有直接的曝光補償功能還有M模式可以讓我們自己調整亮暗
控制光圈跟快門當然跟EV值有關
EV值只不過是一種公定的亮度規格表
若你固定住光圈~把原本曝光量指示標尺為0的狀態下的快門從1/1000->1/500
則曝光量指示標尺上的亮度就為+1格整
若你固定住光圈~把原本EV表為0的狀態下的快門從1/1000->1/2000
則EV測光表上的亮度就為-1格整
我想那位攝友,是不想要跟你講解些甚麼。
另外就算你沒開過EV值
EV表也一直在運做~只要你開機相機就會運作
另外
EV值
曝光量指示標尺
曝光補償
這三者講的是不同的東西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EV值補償、曝光補償)增減光...新奇的說法...乍聽還以為是打光力道增減
它聰明,你傻瓜。
FreeHand ZERO wrote:
控制光圈或快門跟EV值沒關係,就直接 增一格 或 減一格 (看是光圈還是快門)
直到想要的曝光值
EV值應該是用在半自動時模式(AV、TV或P)才能夠調整..
我是攝影幼幼班
所以無從判斷他的說法是否完全正確
但最少目前他的說法是正確的
至於樓主的觀念我覺得是對了一半
其實其他樓都有不少人說出了重點
就連樓主自己也有提過
相機內建的側光表只是建議一個標準值(但不一定是最適合的值)
半自動或全自動模式下
調整曝光補償就是在改變EV值也就是在改變相機標準曝光值
而在M模式下,你在參考了側光表的數值後
再加上自己內心的想法進而去改變光圈或快門的數值
甚至是調整曝光量
那也就是在調整EV值
其實會有這樣的疑惑
可以簡單從相機硬體演化(單指曝光)來解釋
純手動相機-內建側光表相機-光圈先決半自動相機-全自動相機(auto或P模式)
因為使用者開始嫌程式不夠聰明,自由度不足等等,又出現
各種模式(人像,風景.....)還有隨時改變相機曝光基準值的曝光補償這個功能
有人說那就是自排車裡的手自排模式囉

而M模式不是沒有曝光補償
只是你已經全權指控想要的曝光值
你就是曝光值(EV值)的基準點
當然就不會有修正補償的問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