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ly wrote:胖胖 wrote:
看相機附的鏡頭,最大光圈值是多少.
我想這位大大問的是要測純粹那顆鏡頭or透鏡的透光程度好不好,也就是入射光和透射光的光線強度比值.
arnose wrote:whaly wrote:
這種東西在以前的鏡頭會這樣標示,名為 T 光圈。現在的鏡頭標示光圈皆為 F 光圈。表示的是鏡頭焦段與光圈開孔大小的比例值。不過光線經由這麼多的鏡片再投射到底片或 LCD 上,一定會有光線能量逸散。而 T 光圈則是標示光線從第一片鏡片到底片上的效果差別。在老式或電影鏡頭上,T 光圈和 F 光圈值是不一樣的,即使 F 開到 F5.6,可能實際進光只有 F8 也說不一定。可是現在鏡頭的材質愈做愈好,因此光線從第一片鏡片到底片上的逸散量是可以忽略的,也就是說 F 光圈值等於 T 光圈值。
不過現在有的特殊設計的鏡頭有標示 T 值,像是 Minolta 135 STF F2.8(T4.5),這支鏡頭最大光圈 F 是 2.8,但是實際進光的光圈值 T 則是 4.5。
leoku_chan wrote:arnose wrote:whaly wrote:
這種東西在以前的鏡頭會這樣標示,名為 T 光圈。現在的鏡頭標示光圈皆為 F 光圈。表示的是鏡頭焦段與光圈開孔大小的比例值。不過光線經由這麼多的鏡片再投射到底片或 LCD 上,一定會有光線能量逸散。而 T 光圈則是標示光線從第一片鏡片到底片上的效果差別。在老式或電影鏡頭上,T 光圈和 F 光圈值是不一樣的,即使 F 開到 F5.6,可能實際進光只有 F8 也說不一定。可是現在鏡頭的材質愈做愈好,因此光線從第一片鏡片到底片上的逸散量是可以忽略的,也就是說 F 光圈值等於 T 光圈值。
不過現在有的特殊設計的鏡頭有標示 T 值,像是 Minolta 135 STF F2.8(T4.5),這支鏡頭最大光圈 F 是 2.8,但是實際進光的光圈值 T 則是 4.5。
你所指的"光線能量逸散"是指鏡頭和鏡內的低色散鏡片
Zeiss 用 T* 鏡
Panasonic, Nikon 等 用 ED........
現在的數碼相機都以 F 作光圈大少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