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有不少相片明明前後遠近、上下左右成像清晰、畫質好,可整個畫面就是很亂?

外行人的簡單疑問:



為什麼有的相機明明成像很清晰,看起來畫質很好,
可是所有前後遠近、上下左右的物體都清楚,反而會讓整個畫面很亂,
抓不到主體是什麼,明明很銳利也分不清景觀、物體、人之間的界線。

而且也沒有朦朧感,單一物件表現不好,也不代表整體看起來就不會不好。

是攝影技術的問題嗎?是新手容易犯的錯,還是機器的問題?還是景深?


我知道景深範圍小,那清楚的地方只有一小區塊,其他太近、太遠的全都會變得很模糊。
但過度強調這種手法,顯得刻意,也斷絕主角和背景的互動關係。

不縮小景深範圍,那原來的問題(畫面和畫質明明都很清晰,照樣覺得很亂...)又跑出來了。

這種怪感覺說不上來,很多實拍隨拍,包括我自己用數位相機拍,都常常犯這種錯,
我很討厭卻又不知如何避免。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呢?

問題不知道出在哪裡.
(引用照片對拍照的人是種傷害,手頭還在翻照片,就暫時先不轉貼了。)



很奇怪的是,拍單一物件,或是超近拍、拍質感、紋理,這種問題幾乎不會發生
(因為東西就這麼一個,能混亂到哪裡去?
 但是需要動用近拍和特寫來拍攝的,通常本身就巧奪天工了。)。

取景越廣闊,難度越高。



大景觀的老生常談,晨昏地坪天際,天雲地海一線間,永遠是個題材。

要拍的獨特很難,但這本來就很美了,要美,不難,只是容易膩了而已。





我想要的,簡言之就是:

"單純又不貧乏,豐富而不混亂"

這種境界對我來說真的很難達到.....


不論專業技術和配備,能夠貫徹這點,多少都一定會有一點存在於世上的價值的。
2012-08-16 15:23 發佈

youcoku wrote:
可是所有前後遠近、上下左右的物體都清楚,反而會讓整個畫面很亂,
抓不到主體是什麼(恕刪)


樓主您不是已點出問題點了嗎?
RabbitEars wrote:
樓主您不是已點出問題...(恕刪)


sorry

我想問為什麼,最後把他說成"問題是什麼".....


其實我還不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取景問題、技術問題?

我直覺是景深....對景深的掌握。


但問題沒那麼簡單,也不會單單景深、取景等技術層面上,就能解決。


器材的功能,和操作的技巧影響成像的成功與否...
而美感的修鍊又影響成像的內容的可看性...

相機數位化後,能夠"拍"出照片的門檻很低了,
唯有學習如何作視覺的表現,才能拍出令人欣賞的照片 ^^
不解您的問題?
跟攝影無關不是嗎?

1. 您的房間 (a)東西都收起來 相較 (b)擺滿東西 就是比較[亂] 不是嗎?
2. 如果您要問的是[為什麼], 那應該朝心理學的方向研究 (還有視覺心理), 比較有答案
3. 如果您的問題是同一個亂景, 照片拍下來就比較亂, 現場眼睛看比較不會 ---> 那是因為人腦會自動專注於某些事務, 像個過濾器, 例如我們拍人像總會檢視照片才會發現地上有很多垃圾啦, 天空被電線亂切啦, 衣服沒拉好啦, 頭髮亂翹啦,----因為大腦都被人物的表情動作佔滿了啊
我不是專業人士

我也常常遇到這種問題呀

不用大光圈,拍起來就是很亂

大部分原因我覺得還是自己的攝影眼吧~!!

說不定換個角度就不同了

不然就後製一下~~感覺又是另一種不同了
〝安瑟亞當斯〞
沒有更多的答案可以給你了

youcoku wrote:
外行人的簡單疑問:為...(恕刪)

這問題很有趣

"單純又不貧乏,豐富而不混亂"

+1


這和視覺經驗有關

我們通常會希望[輪廓清晰]

也和寫記述文一樣

有人說的好:

"歷歷如繪又不瑣碎散漫"

"根本原因"不是技術

更非景深

而是和文學/藝術素養有關

但這有一大半也是天生的

如果拍照的人無法感受到或[看出]周圍景物的[節奏及韻律]

就只能拍一些多數人認同的美圖了

我看過不混亂的例子

strong981 wrote:
樓主的問題很有趣"單...(恕刪)




很奇怪,我朋友有學舞蹈四五年了,她對相機的概念完全不懂,拿的也是消費DC,不有名的。

不知怎麼,我和她拍的照片都不專業,
但讓我感覺還算滿意照片的比率,我媽0張,我自己不到一成,她拍了兩三成。

不知道iso,沒光圈,亂按亂試,試了四五天。


我反而思考僵化,變得如回文所言,拍越多、反越鑽牛角尖、固定形式了。

strong981 wrote:
我看過不混亂的例子


拜讀 Strong981兄 提供的連結 ----> 真的是有夠棒的......

尤其海邊人們或坐或站那張....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故事放在一起去不突兀.....真是高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