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跟阿K(KEVIN)喝茶閒聊的時候.我針對他的風格檔名說了一句.太衝了
為何?
電影風格檔:
該檔其實應該用"諾曼地電影風格檔"會更貼切容易了解些.因為他就是參照該影片調教出來的.這個風格檔真的味道不錯
但是黑澤明的"亂"或其他的"戀戀風塵" "王者之風""A計劃""朱延平的"大頭兵"....等等等難道不算電影嗎?一個風格檔真的無法代表"電影".如果一個風格檔能代表所有的"電影".那麼電影已經不是電影了
如果風格可以申請專利.那麼我第一個一定申請冷調風格跟暖調風格.色溫高於5200就是我的暖調風格.低於5200就是我的冷調風格.如此一來全世界攝影師起碼會有97%都是用我的風格.哪怕我是連曝光都不懂.我也會是大師中的大師.因為大師都用我的風格
近一年我很少看台灣論壇作品.我幾乎都跑國外(英.法).大陸(上海).沒有美澳也沒有上海以外論壇
為何很少看國內論壇? 兩個原因1.商業界入 2.千篇一律
1.再笨的廠商也不會贊助一個砲轟自己品牌機型的論壇吧!所以我們只看到優點跟中肯的缺點
2.某某風格抓下來小改一下換個名子變自己的.這不是換湯不換藥
我依序用過D3~D70~D80~D90~D700~D7000~D5000~D800這也是我的購機順序
不管哪一台都會有人問..你那CANON味道怎麼調的.你那XX風格是XXX給你的喔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相機也會有味道呢 ? 我怎麼答覆你 ?
對比.亮度.飽和度.銳利度.色溫....各人喜好不同.結果就變成我的色彩風格與明度風格
所以以技巧來說這就是我的個人喜好風格.這個技巧我我自行訂義
但是在藝術端點來說應該不能適用.因為在藝術端點中.1000人拍的照片中還能被找出來哪張是我的.那才是我的風格.因為風格是人家來看我.而不是我自吹自壘
可知道真正從事商業攝影者(我指的是1張3000起跳甚至數10萬的職業人員).為何? 網拍服飾也有人1張60也能拍的.然而他們也是職業攝影師.因為我知道.所以2年前開始我教的每個學生我都給他們10快錢請他們幫我拍張照.所以這2年來我教的數百位學生全都是職業攝影師.....
離題了歸位..對於需要製作大海報.大量印刷急件..等的專業攝影人.廠商往往會當天取件.甚至會遇上機密狀況拍完直接抽卡.所以現場必有一台電腦.每一張照片也都會有不同的"調教"
在這點我比較能接受NIKON的定位.."調控檔"除非有那麼一天.輪胎行幫忙灌氣的師傅也能依不同磅數而出現"打氣風格檔"
對比.亮度.銳利度.色溫.飽和度.色相..這些就是讓我們依環境.時間急需要來作調整幅何需求的微調過程
簡單來說風格是別人對你的統計結論.你可以為方便傳導教授而自定義為XX風格(這就是一種樣式).但再加上一個字 "檔"狀況與意義就不同了
請別再說NIKON拍不出CANON味道了.我就會說CANON拍不出NIKON了.所以2者都不是好相機.廠商設計都不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