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這個"工"跟我想的一樣.那我就有問題了
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文書工作的人為什麼不是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狠利嗎?

前幾天去訪友遇上他跟建商開會.再協商電視廣告的3D宣傳製作.來的全都是清一色業務
每個人手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跟我朋友.
而這個例外用的剛巧都是SONY不及4萬筆電+書局30元以下原子筆.當天只是吸收業務意見而已

最後還一個小發現.日前到某知名婚紗上課.我卻發現沒有1D系列.沒有D3.4系列.甚至沒D800就算了居然還有D90(攝影總監專用機.據說他私人用的是D700).概略看了一下除了D90手動其餘全部都白平衡=A
讓我轉不過來的是要依定包套組數並加費用才能指定總監拍攝.可是總監只用D90單機單鏡拍照?

我想難道不是..
1.器材好執行工作不是會更輕鬆嗎 ? 是的
如果價格不列入考量的話在市區移動.開法拉利真的比50CC噗噗快嗎 ?
一台火力全開的350D.D90跟只有3成火力的D3.1D真的沒比嗎 ?
當你由350D變成5D3時.您已經使出350D的全部火力了嗎 ?
騎不上千里馬我想你也只能讓他牽著你走.還不如騎驢子的速度....何苦?

2.有幾個出過書的大師級人物.時時鼓吹直出才是王道.常聽到婚紗都是靠後製..柔焦過頭...
但當他們開始接工作後.我卻看不到他們有哪張不後制的呢? 原來換個環境腦袋就會轉彎 ?

3.一個月以前我真的看不起業餘婚攝.現在我改觀了.我遇上一個非常認真的婚攝.拍照還帶小抄.紙上密密麻麻是各地習俗與流程.總算不會看到回頭再來的帶路雞.重播數次的落地扇.與潑水節...
他的收費也很合理.無關他的學生身分.我朋友找上他也是透過層層推薦.好幾個朋友都找她了..至於照片沒有100分得但全都在75%水平.老少皆宜.年長的能接受年輕的能欣賞.價位6000週週有得拍.工作量是他男友的數倍.而他男友是在一家有營業登記並可開立發票的專業婚禮記錄公司上班

其實我一直很納悶.一個耗資800餘萬的小婚紗.3萬元的包套.扣除喜帖.禮服.造型...單算人事.租金.水電最多也不過不到2萬的利潤(以天天有得拍來算).這還能開立發票.能刷卡.一套結婚照要整組人牽掛數天.這當中扣除了後製美工部分.因為大家都一樣要修(雖然還差了專業美工)
在網上隨便打上婚攝.就會看到一大堆工作室(好像都沒營業登記.也沒加入同業公會).也許因為都是玩了2~3年的天才大師.不像職業的要玩5~6年才學會.所以收費價格自然最少都是公定價位2倍甚至5倍.....零成本.半天時間難道只是大師2字
2012-08-06 13: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先利其器
可能會被轟.沒關西啦!
小弟年過50.頂著老花打字.在加上300多分進不了好大學所以實在沒念過什麼書.
總會被指責段落.句號.錯字..所以以前很少出聲
但有個朋友一句話點醒了我
大家都只用一個ID.言論也無須負責任.所以都一樣是不會見人(是不會不是不敢喔)
因為自由與民主所以網路有不負責任批評權.網路之上一律平等(平等權)所以不需要倫理
因此既然砲轟與毒蛇是一種無須負責與非關倫理的自由.那麼被毒被砲轟自然就是一種義務啦!
這麼一說我就能接受啦!我先天就是想分享然後被轟的.....總算對證了

龍十六 wrote:
可能會被轟.沒關西啦...(恕刪)

板主寫了許多見聞與感觸,但似乎未見其重點...
敢問您文中主旨為何?

據我所知,婚紗店用次級相機應屬成本考量;就以其成品而言,這樣器材也算夠了,添個頂級品並無大助益.

國外商攝也有顯例,比方LV廣告也只用CANON單眼,並沒動用數位機背----對技術有自信有時並無須器材撐腰...
近期文章都很
龍十六 wrote:
如果這個"工"跟我想...(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龍十六 wrote:
如果這個"工"跟我想...(恕刪)


其實我真的看不懂你想表達的是

要買好的器材 才對的起委託人
還是技術才是一切...

我覺得用什麼工具 不會是客戶在意的事情
客戶在意的是做出來的東西 品質好不好
不是你拿什麼工具做出來的..

真的不要本末倒置了

-------------------------------------------

當然也有客戶會用工具等級來當作門檻
因為某些條件下,你沒那個工具
要說服客戶你可以作的一樣的好,這件事情是有相當難度的


龍十六 wrote:
可能會被轟.沒關西啦...(恕刪)


「因為自由與民主所以網路有不負責任批評權」

倒底是誰給你這個觀念?
那,年過五十的人,對這說法,也照單全收?

小弟N年前在美國德州郊區的公路上真的在一個紅綠燈下看到一台 貨真價實的賽車(就是類似F1賽車比賽的那種車),我真的是以為眼睛看花了(美國公路等級在高在平順這種車跑也是會受傷害吧).

所以要拿法拉利當工具車應該也是有可能的啦.也許世界上某一個角落就有人正在幹這種事.
樓主的一些想法跟小弟頗相同
(當然一定會有人被打到痛處出來喊聲的)
其它文章寫的也很不錯
希望能持續看到您的心得分享~

龍十六 wrote:
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文書工作的人為什麼不是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狠利嗎?



因為開超跑不符合效益

一來營業用車可能根本驗不過

二來座位少座位小,行李箱空間更小,很多客人不能載

第三超跑舒適度有限、路感太清晰、配備陽春:RR類車款車體太大,不適合台灣路面

第四大排氣量雙稅高,油耗高,賺來的都交給加油站了

超跑耗材費用更高,一定里程就要換許多耗材

照計程車的里程開法,一個月換一次來令算正常,一年可能得換一次變速箱

無論怎麼算法拉利都不是計程車的好選擇

頂多適合汽車租賃吧

萬寶龍更是....連我以前用便宜的cross寫沒半個月一支筆芯就要兩張小朋友

用萬寶龍是想要一字千金嘛




所謂工欲善其事並不是用最貴最頂級的 而是用最適合的呀





話說現在的MAC latop已經平價多了

唯一破九萬的MBP17也早就沒了,剩下頂多是高階款的MBP-R

連一般的MBP都不到70k的價位

而MBP-R高低階款外觀完全一樣

你可以輕易的看出全部人都拿頂級MBP-R+升級成為超過九萬的機型,我只能說你是賈柏斯再世了...

不是要挑你語病,而是你文章誇大的部份太過誇張

何況最容易看到滿街跑的MBA/MBP13是三萬到四萬價位的筆電而已

根本不比SONY貴...



龍十六前輩的文章
的確反映出一些社會現象
但是
為何我們都知道
追求工具的極致化
未必跟工作質量成絕對正比
但是我們卻都在這輪迴中不斷輪迴
拍照的拿頂級器材
md頂著如同易容術般的濃妝
闊少開著超跑
貴婦拿著名牌包
.........不勝枚舉

如果硬要探其實咎
除了實用性之外
說穿了
就是制約的滿足
甚至是自信的建立

這部份沒有對錯
這也是社會價值觀可以容忍的部份
甚至變成第一印象建立的內在規則之一

如果你的成熟度夠高
當然可以跨過這個表層
進入更深層的內在心理
但是社會進程步調太快
很多時候我們還來不及了解對方內在
就被強迫以最少的資訊
做最大評量
久而久之
連我們都被制約成
用外在條件來打探對方
如果用第一印象評分變成一種習慣
那利用第一印象加分也會變成理所當然

當然很多人對拿著貴森森的行頭
來彰顯自己價值的人嗤之以鼻
但是
何不換個角度來看
這也是了解一個人切入的角度之一
更是一個可以經營的區塊

平常心看待就好
不要動氣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