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光
大多數初學攝影者都是運用太陽光來幫作品佈光,選在下午接近傍晚的時候拍攝此時的光線與地平線約為45度、光線柔合、反差較小、色調明顯
在側光下拍攝可以讓主體比較立體突出,也不會造成主體臉部出現明顯的陰影,逆光拍攝也能讓被攝物有更好的立體感。
二、閃光燈與自然光的結合
常常聽見拍照的同好都會說:還是自然光比較美、用閃光燈會太硬不舒服,如果只有自然光線並不能夠符合攝影者的需要,由其是遇到反差較大
主體與陽光曝光時間差距太大,就需要使用閃光燈補光降低反差,增加畫面的豐富層次,不管是把陽光當主燈或用閃光燈模擬成太陽光,只要能兩者合一靈活運用就能夠讓作品的變化更多,下從天氣、環境種種限制中徹底解脫。
三、蝴蝶光
蝴蝶光也叫派拉蒙光時對稱式燈法,佈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鏡頭上方,也就是在主體臉部的左前方右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照射到人物的面部,在鼻子的下方投射出陰影,似蝴蝶的形狀,讓人物臉部帶來一定的層次感,常用在拍攝女性,蝴蝶光佈光方式會把觀者的視線自然而然的吸引到臉部中心位置。
四、分割佈光(Split Lighting)
顧西思義就是把光線一分為二,讓反差變大一邊暗一邊亮,創造戲劇效果比較明顯的畫面,適合拍攝男性、藝術家、音樂家、舞蹈家,陽剛味較重要主題。
五、倫勃朗光
基本是在主體的正前方及側面各45度角的位置打光,如果燈光不帶擴散裝置(柔光罩)的話,會在主體背光那一面的顴骨上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