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在一張人像攝影照片中拍出主體與背景兩種色溫的差異??
例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id=G01&msgid=555513&posit=3
http://www.dcview.com.tw/my/showpic.asp?albumsn=62649&nickname=amgac&picsn=739932
是用金色反光板+閃燈造成主體色溫偏高??

無後製,按下快門就是這樣了
地點:小巨蛋,時間:晚上
D70s->白平衡調為鎢絲燈
SB800->無線離機閃,45x45柔光罩,鎢絲燈對應濾色片(就是買SB800有附那薄薄的讓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的那張橘色的)
如果色溫這種東西實在讓人很頭大,那可以用下面的記法
當我們把相機白平衡調到鎢絲燈時,等於是在告訴相機現場是暖色調,這時相機為了要讓拍出來的色溫是正常的,會加入冷色調「中和」(我知道這樣的觀念不算正式啦,只是好記),所以為了要讓背景變成偏冷,我們把相機白平衡調到鎢絲燈。
問題是這樣MD也會與背景在同一個WB底下,如果不校正,連MD都變成藍色小精靈,就不妙了,所以我們使用SB800裡面附的對應鎢絲燈的濾色片,把他夾在燈頭(新聞記者好像也常這樣用),然後對MD補光。
如此一來,MD吃閃燈的光,背景就背景(不曉得該怎麼講),就可以達成背景與MD色溫分離,而這只要有SB800一隻就初步可以達成了。
色溫的運用,也可以體現在MD膚色上,常常聽到人們說拍出來皮膚好黃,這時只要把色溫調低一點(我用D200,約在4000-5000K,視現場情況),再搭配適當的曝光,也可以把皮膚拍的白皙透明喔。

希臘法國遊記開始上線啦 http://www.wretch.cc/blog/achin
tsai geng wrote:
請問如何在一張人像攝...(恕刪)
以您舉的例子中,第一張明顯是有後製過,但拍攝的底質很好,才有後製的空間,也是小弟很欣賞的手法呈現!
第二張則是無後製,僅在RAW檔上略調整,因為~剛好是小弟拍攝的。
2張都是使用閃光燈,而無"金色反光板"!
小弟僅以第2張解說:
位於三芝某海邊,離機閃燈拍攝
拍攝資訊
白平衡+快門=色溫及情境營造
閃燈=主體補光
==============================
以下皆同理拍攝:
正中午藍天大太陽下拍攝
黃昏天未黑時拍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