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最終好像都要使用M mode才算是最高境界,但想知道M mode調光圈和快門決定曝光量(ISO用固定值),跟Av mode調光圈和Ev決定曝光量(ISO用固定值),是異曲同工的效果,而且很多人使用單眼都是用Av mode,只是想知道,什麼情況下,一定要用M mode呢?
timothytsai111 wrote: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恕刪)
嗯
當你按下快門的瞬間
就只有光圈快門+ISO 這三個東西被決定下來而已
要專業的話, 可以試著深入看看這三個東西對影像的影響
其它的所有 mode 都只是像機廠商方便消費者操作的介面而已
不管什麼 mode, 只要能快速操作到你要的結果就是好 mode
可以去看看 Leica M 系列的像機, 大部分M系列的像機, 啥 mode 通通沒有

就算買單眼只用auto模式拍別人也管不了你
M模式沒有比較高級,端看對各個模式熟不熟悉
我的拍法是,看現場環境光線是否固定,以及自己能用多少時間去拍
先看室內or室外,現場光源強度-->決定約略iso
想要怎樣的景深效果-->決定光圈大小
此時若使用Av mode,就決定測光點,然後拍照
不滿意就再+/- EV,或是對其他地方測光(使用曝光鎖定)
好處是拍的速度較快,
甚至也可以用auto iso,光圈決定之後就馬上拍拍拍
壞處是曝光度(也就是畫面的亮度)不見得是自己要的,曝光度會受EV值和測光位置兩個變數影響
很有可能EV調了老半天,還是得不到自己要的曝光度
-----------------------------
若是使用M mode,就調整快門,至曝光量尺約略移到中央
然後拍照,看畫面的曝光度再去增/減快門
好處是畫面曝光度完全由自己決定,多拍幾張很快可以得到滿意的曝光度
壞處是如果拍攝的內容明暗變化較快,每次拍就要重新調一次快門,要花較多時間
舉例來說,去旅遊景點玩,光線變化很大,也無法在一個點停留很久去拍照,常常是拍了就走
這時Av模式就較為適用,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拍好照片
若是在KTV唱歌,現場光源幾乎固定,
此時你用AV會發現隨著每次測光點不同,拍出來的曝光度都不一樣,要一直調EV很煩
反過來若是用M模式,幾乎同樣的設定就可以一直拍,反而快
單眼有趣之處就在於參數可以自由調整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光線都有不同的拍法
你可以兩種模式都試試看,看什麼模式比較適合當下的環境
timothytsai111 wrote: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恕刪)
當你一定要用M模式才拍的出來的時候
就是用M模式的時機~
以前我也搞不懂到底什麼時候要用A什麼時候用T什麼時候用M
於是我開始一路A到底
其實基本上A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場景
後來開始拍小孩的時候...
發現A模式 拍活動中的小孩是很困難的
快門不夠! (24L A模式預設安全快門30-40)
於是後來拍小孩都開T~
在戶外光線良好的時候拍還OK
(因為T定到250的時候光圈都還會有F4-F8之間)
但在光線差的狀況下
光圈會被拉到最大(F1.4).景深太淺
拍出來的照片脫焦機率很高~
這時候就應該用M
固定好光圈控制景深
固定好快門,凍結動作
讓ISO Auto來控制總曝光量
-------------------------------------------------
所以個人覺得一般狀況 用什麼模式都可以達到目的
但是當你想要控制某些條件的時候 M模式才有最大的彈性
我想你會問這種問題
一定是一還沒有碰到一定要M才拍的出來的狀況
等你碰到,你就會知道什麼時候要用M了
跟專不專業....無關!
就別在迷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