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單眼相機M mode的迷思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最終好像都要使用M mode才算是最高境界,但想知道M mode調光圈和快門決定曝光量(ISO用固定值),跟Av mode調光圈和Ev決定曝光量(ISO用固定值),是異曲同工的效果,而且很多人使用單眼都是用Av mode,只是想知道,什麼情況下,一定要用M mode呢?
2011-10-04 12:58 發佈

timothytsai111 wrote:
請問單眼相機感覺上很...(恕刪)


>請問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最終好像都要使用M mode才算是最高境界

錯得有夠離譜!!!
單眼不過就是一個小相機!!!
不同模式的使用時機說明書已寫得很清楚...
不都是ISO, 光圈, 快門的搭配而已嗎???

全手動算什麼,只是看起來像是在用相機~~~能把自動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駕御相機於手中那才叫厲害!
天知地知.妳知我知
timothytsai111 wrote: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恕刪)



當你按下快門的瞬間
就只有光圈快門+ISO 這三個東西被決定下來而已
要專業的話, 可以試著深入看看這三個東西對影像的影響
其它的所有 mode 都只是像機廠商方便消費者操作的介面而已
不管什麼 mode, 只要能快速操作到你要的結果就是好 mode
可以去看看 Leica M 系列的像機, 大部分M系列的像機, 啥 mode 通通沒有

timothytsai111 wrote: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恕刪)


不是一定要用M模式.

但如果我要教一個初學者了解光圈快門ISO的關係,用M模式會最好教.

等你懂了,我管你用什麼模式.開心就好了...
www.Anakin.TW
用m mode沒有比較專業
而是「需要」
假設拍人帶景的時候
有的時候第一張照片不會是我們想要的成果(有人可以一張搞定,但我是肉腳)
如果第一張照片出來曝光不準又想要改變被攝物的景深(需要同時動到光圈或快門)
這時候用M mode是比較方變的

用A mode有的時候也會需要調很多步驟
某些場景直接用A mode會低於安全快門
你又得要拉高可用iso、放大光圈、決定景深、保持安全快門
這時候用A mode不一定比較便利
m mode對我來說反而方便
但如果你A mode使用調整的得心應手
只用A mode拍又何嘗不可
拍的出好照片才是重點

ps:我猜等下會有人來砲「迷思」的用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用習慣
就算買單眼只用auto模式拍別人也管不了你
M模式沒有比較高級,端看對各個模式熟不熟悉

我的拍法是,看現場環境光線是否固定,以及自己能用多少時間去拍
先看室內or室外,現場光源強度-->決定約略iso
想要怎樣的景深效果-->決定光圈大小
此時若使用Av mode,就決定測光點,然後拍照
不滿意就再+/- EV,或是對其他地方測光(使用曝光鎖定)
好處是拍的速度較快,
甚至也可以用auto iso,光圈決定之後就馬上拍拍拍
壞處是曝光度(也就是畫面的亮度)不見得是自己要的,曝光度會受EV值和測光位置兩個變數影響
很有可能EV調了老半天,還是得不到自己要的曝光度
-----------------------------
若是使用M mode,就調整快門,至曝光量尺約略移到中央
然後拍照,看畫面的曝光度再去增/減快門
好處是畫面曝光度完全由自己決定,多拍幾張很快可以得到滿意的曝光度
壞處是如果拍攝的內容明暗變化較快,每次拍就要重新調一次快門,要花較多時間

舉例來說,去旅遊景點玩,光線變化很大,也無法在一個點停留很久去拍照,常常是拍了就走
這時Av模式就較為適用,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拍好照片
若是在KTV唱歌,現場光源幾乎固定,
此時你用AV會發現隨著每次測光點不同,拍出來的曝光度都不一樣,要一直調EV很煩
反過來若是用M模式,幾乎同樣的設定就可以一直拍,反而快

單眼有趣之處就在於參數可以自由調整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光線都有不同的拍法
你可以兩種模式都試試看,看什麼模式比較適合當下的環境
timothytsai111 wrote:
單眼相機感覺上很專業...(恕刪)


當你一定要用M模式才拍的出來的時候
就是用M模式的時機~

以前我也搞不懂到底什麼時候要用A什麼時候用T什麼時候用M

於是我開始一路A到底
其實基本上A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場景

後來開始拍小孩的時候...
發現A模式 拍活動中的小孩是很困難的
快門不夠! (24L A模式預設安全快門30-40)

於是後來拍小孩都開T~
在戶外光線良好的時候拍還OK
(因為T定到250的時候光圈都還會有F4-F8之間)
但在光線差的狀況下
光圈會被拉到最大(F1.4).景深太淺
拍出來的照片脫焦機率很高~

這時候就應該用M
固定好光圈控制景深
固定好快門,凍結動作
讓ISO Auto來控制總曝光量

-------------------------------------------------

所以個人覺得一般狀況 用什麼模式都可以達到目的
但是當你想要控制某些條件的時候 M模式才有最大的彈性

我想你會問這種問題
一定是一還沒有碰到一定要M才拍的出來的狀況
等你碰到,你就會知道什麼時候要用M了

跟專不專業....無關!
就別在迷失了~
M檔最常應用在閃燈拍攝的場合。
我們可以使用M檔鎖定光圈/快門/ISO,強迫讓背景曝光值偏暗,再利用閃燈將主體補光至正常亮度。這種方式利於拍攝夜間人像,或是白天拍照時的逆光補光。
如果使用A檔或T檔並控制曝光補償雖然也可以讓背景亮度降低,某些系統卻也會讓閃燈出力降低而無法達到所要求的效果。
在這種狀況之下,使用M檔將是最合適的拍攝方式。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跟開車一樣, 有人開自排有人開手排, 純粹自爽而已..

我是剛開始學時看網上的前輩都説用M照學的比較快, 久而久之幾年下來就都習慣用M拍了, 用A模式反而有時降到我的安全快門以下, 照片糊了連修都沒得修只好刪掉. 所以還是用M拍(尤其是戶外)比較上手.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