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原來感光元件大小差這麼多!

附上隨手整理的表格,難怪再新的小DC還是比不上老單眼~

原來感光元件大小差這麼多!
2011-09-25 0: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感光元件大小
pingzz wrote:
附上隨手整理的表格,...(恕刪)


這張表讓我最驚訝的不是感光元件,而是下面的影片格式

聽說類比第四台還在用VCD規格.....
比較下來第四台只有BD的3.7%的實力
難怪會糊到火星去
pingzz wrote:
附上隨手整理的表格,...(恕刪)



原來VCD只有30萬畫素的功力 XD.....


話說回來,你那麼吃驚,
那如果我跟你說我有比你表上面更大的sensor會如何?
PENTAX 645D
4000萬有效像素柯達感光CCD,
尺寸為44x33mm=1452mm^2,
如果定義這才是全片福,那135mm的叫什麼?
135mm規格只是其59.5%而已喔

還是叫做全片幅FF之上的巨片幅?

在奧茲的眼裡艾爾帕布的東利與布洛基只是小朋友,嘎哈哈哈哈。
楚中天 wrote:
如果定義這才是全片福,那135mm的叫什麼?
135mm規格只是其59.5%而已喔

還是叫做全片幅FF之上的巨片幅?

您的觀念錯誤喔!

1.
沒有『135mm規格』這種東西,
它的正名是「135底片」,135 是編號,不是尺寸,
它的寬度尺寸是 35mm,故「135底片」又稱「35mm底片」。
這種尺寸大小,早期用在電影片,稱 35mm 電影片,
後來又被底片相機廣泛採用,稱為 135底片(尺寸變成 36mmX24mm)
2.
另一種被稱為「中片幅底片」的,
又稱為「120底片」,120 是編號,不是尺寸,
它的標準尺寸是 6cmX6cm(60mmX60mm),
而 645 相機則是 60mmX45mm。
至於 PENTAX 645D 的感光元件尺寸為 44mmX33mm,
卻仍然稱為 645 相機(D 代表數位),
是因為沿用 645底片機的鏡頭系統之故。
3.
全片幅數位時代感光元件自成一個系統的片幅名稱,
不應該跟底片時代的片幅系統的片幅名稱來相比,

數位單眼的「全片幅」拿來跟底片時代的『中片幅』相比,
就像「張飛」『岳飛』一樣,根本是錯誤的!
4.
就好像我們說 1吋感光元件,其對角線長 16mm,
1吋在一般用途長度系統是指 25mm,
但在感光元件系統卻是指 16mm,
這個 16mm 稱為 1吋 是沿用早期光電管式螢幕的系統用的,
感光元件尺寸大小說明

不同系統的相同名詞(指片幅這個名詞)拿來相比是錯誤的。

5.
數位時代之初,
135底片 SLR 單眼相機非常普及,
各家的 135系統鏡頭群也非常完整,
於是各家在發展 DSLR 時,
幾乎不約而同的以 135底片規格 做為發展感光元件的基礎,
但因感光元件尺寸越小成本及製造技術相對低很多,
故各家各自發展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
而把標準135底片規格尺寸稱為(數位單眼相機的)全片幅

PS:以上若有錯請指正,謝謝!

roachc wrote:
您的觀念錯誤喔!1....(恕刪)
.


您的解說非常的清楚易懂,
受教了,佩服~

roachc wrote:
全片幅為數位時代感光元件自成一個系統的片幅名稱,
不應該跟底片時代的片幅系統的片幅名稱來相比


恩,畢竟底片時代底片的大小決定了所能記錄資訊的數量,愈大的
當然能記錄愈多,而數位時代就完全不同了,大小已無太大意義。
由你提供的表,可以發現,APSC數位機約全幅的43%面積,可是目前
畫素已經有1600萬的APSC,換算回全幅要3700萬畫素,目前似乎沒有
任何一台FF數位機能達到。

roachc wrote:
把數位單眼的「全片幅」拿來跟底片時代的『中片幅』相比,
就像「張飛」打『岳飛』一樣,根本是錯誤的!


645D是數位機喔,你應該GOOGLE的清楚一點才對,不過我也覺
的不用比了,畢竟中片幅上去都高解析鏡頭群,感光原件也不用CMOS
而改用CCD了。

roachc wrote:
數位時代之初,
135底片 SLR 單眼相機非常普及,
各家的 135系統鏡頭群也非常完整,
於是各家在發展 DSLR 時,
幾乎不約而同的以 135底片規格 做為發展感光元件的基礎


數位全幅機是後來才出來的,135系統算是小型相機,屬於比較大眾化的產
品,因此數位起初發展用的就是這個,可是剛出來的時候是採用APSH及APSC
規格的喔~~應該是考量到CMOS跟底片的特性不同,加上想儘量縮小體積到接
近底片的135相機,可惜即使到現在,還是無法克服斜射光及輕量化。


老實說,由你提供的表格中實在看不出你的結論是怎麼產生的 冏
pingzz wrote:
附上隨手整理的表格,...(恕刪)


Nikon 又出了新片幅規格的J1 和V1.... 可以放上去了。
pingzz wrote:
附上隨手整理的表格,...(恕刪)




大片幅的主要好處 , 除了可以儲存更多的影像訊息外 ,

還可以減輕鏡頭本身的色散及繞射的影響 ,

如果是在小片幅中做高密度的畫素 ,

成像品質還是會不如大片幅 ,

除了鏡頭解析力跟不上畫素的高密度外 ,

鏡頭的色散及繞射會很明顯看出來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