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一個問題關於iso值的影響

小弟剛入手單眼所以因為在測試時遇到的問題如下兩張照片

兩張的使用光圈先決然後差異的是iso值
2011-08-13 1:44 發佈
這ISO值相距這麼大,不管怎麼看兩張的光圈快門配置都不會相同吧?
ISO越高,黑色顆粒像素越多也越大

SilverEarth wrote:
這ISO值相距這麼大...(恕刪)


我自己搞錯了是使用光圈先決然後差異的是iso值
最主要是要問為何照片上方會黃邊產生



ynamei wrote:
ISO越高,黑色顆粒...(恕刪)


這我知道我想了解的是為何會有上方黃邊產生?
我來為您解答吧!

首先你將ISO設為500,拍一張後

接著調高ISO設為6400,再拍一張

先不管光圈快門數值多少,重點是你從ISO:500=>ISO:6400

所以快門速度會變很快,所以照片就會閃生黃邊

造成黃邊的原因是,快門速度高於1/60秒

因為台灣的電頻率為60Hz(赫芝)

只要在室內,快門速度高於1/60秒,就會拍出一條一條的線條

意思就是說你的快門速度(1/60秒),快過了電頻率(60Hz),所以可以拍出黃邊。

因此你可以發現,在ISO:500時拍出來的照片,快門速度是低於1/60秒

因為低於1/60秒,所以跟不上電頻率(60Hz),所以拍出來當然沒有黃邊囉!

有問題可以再發問!

這應該是老問題
因為你iso在6400時快門過快 日光燈的光頻大約是60HZ
請將快門降至1/60或以下
樓上兩位的日光燈是正解!

但是據我所知,
日光燈會在正弦波的波峰(正向)及波谷(負向)各閃一次,
所以交流電頻率雖是 60Hz,日光燈卻是每秒閃 120次!

報告樓主:
會造成圖中間某橫向區域較暗的原因,
固然是樓上所說的日光燈的閃光頻率,
橫向區域的最重要原因卻是 DSLR 簾幕式快門開閉方式造成的。

dreamstr wrote:
我自己搞錯了是使用光...(恕刪)

這我知道我想了解的是為何會有上方黃邊產生?


黃邊的問題上面很多人回答了....

其實樓主你只要更換家中使用的照明設備,那個黃邊的問題就解決了,把日光燈管換成螺旋型日光燈管就解決了(幾乎拍不出來明顯的黃邊)。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靠多組燈管發出的光線覆蓋彼此光線中的波峰及波谷而已。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hoyaani wrote:
把日光燈管換成螺旋型日光燈管

這個工程牽涉到燈座規格,是個大工程。

hoyaani wrote: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靠多組燈管發出的光線覆蓋彼此光線中的波峰及波谷而已。

U 型管燈泡還可以說有三根管可以勉強解釋您的理論,
螺旋型管燈泡僅有一根燈管,如何解釋?

其實標準答案是:
這種燈管通稱高頻日光燈管
高頻日光燈管採用高頻電子線路在發光,
頻率高達每秒三萬(30K)次以上,
目前 DSLR 快門追不上!
喔喔喔!原來是日光燈的關係!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說真的我還以為是相機的CCD掛了,這我一定要記起來,原來是我大驚小怪了,感謝各位的解答!感恩感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