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攝影就是將光影記錄於媒材上
一百個人的思考、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呈現
這秒鐘的當下與下一秒就是不同。

那麼使用何種媒材、何種相機來表達自己所看到的世界
是否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拍照多年來,回顧摸索攝影的過程,剛拿底片相機時曾經對拍出適當的曝光很困擾、也曾經對著前輩們所拍出的動人照片羨慕不已。 

轉眼間已經過了十多年,拍攝的媒介自底片轉為數位,相機更有著多種選擇,感光元件大自35mm全片幅的單眼相機小至1/3.5英吋的照相手機,更有許多時間就徘徊在器材與廠牌的迷思當中,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看到使用單眼的同好那種感覺,已經從心中的認同感轉為用器材去打量一個人的功力,那時候的想法現在回想,總是覺得有這麼點不好意思。

前些日子在各大書店都可以看到攝影師 范毅舜先生(小五哥),所寫的暢銷書"逐光獵影",小五哥在書中所表示,拍照時絕對不要被一拖拉庫的構圖所局限,因為拍照最重要的就是光影以及按下快門時感動的瞬間。當一張照片可以感動人,那麼用什麼樣的媒材去拍攝又有何關係呢?

我因此將這些日子以來用手機所拍攝出的影像做個整理,希望也能帶給各位一些不同的想法與思考。


下列影像都是由iPhone4拍攝,並由不同App於手機內處理輸出


1.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2.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3.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4.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5.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6.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7.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8.
攝影用手機也可玩的很認真
2011-07-04 1: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手機
我都會跟我朋友說開心拍照就好
不要把他想成有負擔的事情,就拍你喜歡的,這樣就好 !

照片能被別人喜歡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一直都這樣跟自己說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器材
拍自己最喜歡的感覺,對我來說攝影莫過於此罷了......

比起用單眼,用螢幕取景的反而可以有更多角度可以拍攝


我好像離題了
慶欸 wrote:
我都會跟我朋友說開心...(恕刪)

很同意你所說的,拍照拍的開心就好!
攝影: 是在光影交錯的瞬間,趁著情感尚未消逝 要求再要求,妥協再妥協.經過矛盾的摧殘與淬鍊,一種催化人生經歷的影像記錄.

呵呵~這就是縮圖的優點吧

如果說是用5D2拍的,也沒人會不信吧

~圖一縮之後應該不管用何機種如 5D2 or D700等..高階機種
和DC或手機照片比,其實都差不多吧
應該說只要有後製
什麼相機都拍得出好照片吧
但是手機APP的後製能力畢竟還是有限
應該是說細節上的保留程度,在網路或電腦上看縮圖,

的確就算是單眼跟手機拍的也很難分辨,

但只要放大一點,不需要放大到100%,

就可以明顯發現細節飽留程度有差。
我很認同這句話,頗有感觸:


"拍照時絕對不要被一拖拉庫的構圖所局限,因為拍照最重要的就是光影以及按下快門時感動的瞬間。當一張照片可以感動人,那麼用什麼樣的媒材去拍攝又有何關係呢"


騎車 攝影 閱讀 自助旅行 煮飯 跟小孩玩

My sight wrote:
攝影就是將光影記錄於...(恕刪)

嗯嗯 范毅舜的書我也很喜歡 IP4我也很喜歡
贊助一張

hou.ago wrote:
應該說只要有後製什麼...(恕刪)

我覺得"預視"才是重點,
拍底片時候無法立即得知影像成果,你得預視出來表現,在腦中盤算測光與景深是否OK

如果使用的媒材是相機或手機
那麼"預視"的部分在於再按快門之前,先看出照片的可能性!

若照片內容本來就不ok了,再多的後製不也都一樣
結果就會被大家拿來貼成"派大星"或"海綿寶寶"
好好的"後製"一番。

攝影: 是在光影交錯的瞬間,趁著情感尚未消逝 要求再要求,妥協再妥協.經過矛盾的摧殘與淬鍊,一種催化人生經歷的影像記錄.

aaronwang wrote:
我很認同這句話,頗有...(恕刪)


Tks!
攝影: 是在光影交錯的瞬間,趁著情感尚未消逝 要求再要求,妥協再妥協.經過矛盾的摧殘與淬鍊,一種催化人生經歷的影像記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