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ONY T5開始拍了一年多都是自動模式
好像是因為ISO可用度的問題 (這台只到400 還雜訊超多)
開始物色新相機~這時吸引我的是LX3...
但是相機好貴啊 一直買不下去
不過也從這時候開始慢慢的瞭解
那些對當時的我來說很深奧的參數
跟一些數位相機的基本
(T5還是頂著繼續用了一年...)
去年中秋...LX5剛上市...
又剛好有獎金...不小心一盒就出現在我家了...
感覺畫質爆炸性的提升...好感動~
以上題外話很多
想讓大家幫我看看的是LX5這近一年來
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照片
會不會很不耐看啊
就是那種第一眼還不錯 但不會想讓人再看
還是有哪裡可以改進的
自己看自己拍的應該不準 才來請大家看看
(應該幾乎都JPG圖吧 檔名後有RAW就是有修過)
------------5月5日中午新增-------------
好像蠻多人在意是不是後製耶
除了14有裁切 這張應該也有調其它地方
跟15是有上CPL 但還是機身的JPG圖檔
其他通通都是原汁原味的LX5 JPG圖檔
近期菲林模式都是 (舊一點的相片忘記了)
NA
對比-1
清晰+1
飽和-1
降噪不變
通通自動白平衡
我到後面在照都是RAW+JPG
RAW是買保險 色溫跑掉 還是閃燈照不好
又是重要照片的話比較好救
或是高ISO雜訊過多可以配合照片調調
但是這樣回顧自己照過照片的結果
好看的幾乎都是沒修過的...
lcying.tw wrote:
習慣了按照標準答案拍照,就算讓你拍一輩子,當然也不可能拍出啥咪「個人風格」的囉~ 不過,要有自己的特色也不是真的那麼難,主要的問題其實是出在「思考模式」上面,因為一般人習慣的思考模式,就像學數學也背公式、學物理也背公式、學化學也背公式、...,不管學什麼東西都背公式一樣,連攝影也都是很公式化的「用照片去套場景」,所以您看看市面上有多少「XXX如何拍」的書,就可以知道大家的腦袋被毒害得有多嚴重了... 但是,任何學問都是一開始就有個公式存在那邊的嗎?公式不也是被人「推導」出來的嗎?拍照不應該是這樣倒果為因的,應該是你要先「看到」一個場景,然後去思考:「我要用什麼樣子的照片來傳達這個場景給我的感受?」 在「你的心裡」先有了一張照片之後,再去想辦法實際把它拍出來,如果拍得不好,再去研究如何拍得更接近你自己想要的那個 fu ,如此一來,自然就能慢慢走出自己的路了......
NARTY wrote:
樓主想知道的應該是
看別人的作品,拍自己的,感覺自己只是像是某種複製的感覺
而想要有自己的感覺吧?
這種事情慢慢來吧~
這是一個障礙,通過就好了
以上兩位大大說的大概就是我現在的心情吧~
zero.c.l.yang
感覺你似乎拍的不是很快樂??
說不快樂倒也沒有
只是...覺得...上面兩位大大真的說到我的痛處了吧
目前不知道怎樣跨過這一層
再多拍一些看看會不會有不同的領悟...
------------5月5日晚上新增-------------
謝謝 有人用私訊分享以下的連結
新手隨意照-Canon 550D
那一年揹起相機流浪400天的日子
[分享] 用照片回憶我的攝影路程
讓我發現了
或許我現在都只在想著怎麼樣拍比較好看
沒有試著把當時的感覺放到照片裡
漂亮的照片也有當時的回憶
但缺乏了當時的"感覺 & 心情"
這應該就是我覺得不耐看的原因了~
(把感覺放進相片好像很講天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看看自己滿意的照片
感覺廣角端要拍的好挺困難的...
裝了一堆東西 卻又少了一種感覺...
人像也拍蠻多的 雖然女友同意
但是想想還是不要放太多到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