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之前都是用Av Tv在拍攝~
這幾天入手的580ex2 想說進階改到M模式+閃燈ETTL
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 關於ISO值的問題跟測光問題
小弟直接舉例 剛剛拍身旁床上的盒子的數據~
用Av F8 測出來快門是1/20 (用M 也是F8 +1/20 測光表是歸零) ISO設定是自動 都是3200
接著打開閃燈 ISO仍然是自動 但是單眼會把ISO固定在400<----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常?...都會自動固定?..不會自動低一點或者高一點?
如果這個時候 用Av下去拍 快門速度變成1/6 會有手震 <----這應該就是書上說的 要自己調整iso值來拉高快門 只是小弟想說怎麼沒有自動條呢?
相同的 打開閃燈 如果開啟M模式 用F8 1/20 iso也會被自動設在400 這樣去拍 閃光補的回來可以獲得正確曝光
但是也是一樣的 如果小弟刻意拉高快門速度 獲得的曝光不足 單眼也是不會自動調整iso
===>小弟自己這樣做實驗 覺得新手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入門?...先用M模式測光後 得到數據 然後開始閃光燈 --->拍攝 --->觀看結果看使否需要調整 iso值 或者 閃光補償 <====這樣是可以採用的方法嗎?
問題2. 剛剛的情況是 (無閃燈 F8 1/20 +ISO3200 )= (有閃燈 F8 1/20 +ISO400) 表示 ISO值之間所需要的光線閃燈捕的回來~會不會常常發生補不回來的情況? 一值要重拍調整ISO呢?...
問題有點多不好意思
麻煩各位大大了~
自然光是靠快門時間吸收
但閃燈是一次光 也就是你只要在閃燈支緩的同步快門內 收到的光都是一樣
例如 你在一個微光現場 ISO 100 光圈固定 快門不論是1/2s還是1/120s 拍攝的結果都是一片黑暗(曝光不足)
這時你使用閃燈M模式拍一張快門1/2s 還有一張1/120s 理論上來說曝光結果會是差不多相同的
(雖然1/2s時間比較久 但完全吃不到現場光 所以曝光量差不多)
那你會說我快門到底要用多少? 當然就是同步速度下的安全快門就好 除非你使用慢速同步
還有ISO 如果想的到 就手動去調 如果已經想到 還在等相機auto動作 那完全沒意義 (有想跟沒想一樣)
相機會auto跑 就是怕使用者想不到 所以相機要一個auto的range 但使用者如果希望達到某個值
當然一般是會自己動作
閃燈如果你是TTL 只要做出力補償動作 被打亮的主體都由閃燈TTL自動測光 通常要測光是測背景不是測主體
(如果你是補光或慢速同步)
2. Canon 的 Av mode 預設就是慢速閃光,此設計理念跟其他家(如 Nikon 等)就是不一樣,其他家要用慢速閃光,得進選單裡去開啟,因為是慢快閃燈,所以通常快門會很慢,就會有手震或殘影的問題發生(不過,可以吃比較多的現場光),關於此點,其實 Manul 裡也有,可以到 Cf.n 裡去設定,有三個選項(視機種而定或許會有不同),基本上預設是 Auto (快門就是自動,另一個是 1/60-1/200,第三種是固定 1/200,改成後面兩種,就不會有快門太慢的問題
3. 閃燈能補的距離有限,雖然 E-TTL 會自動幫你出力,但不表示就所有的地方都能補到光(通常只補主體為主),當你用 F8 1/20 ISO 3200 時,若改成 1/80 F8 ISO 400時,兩者 EV 差了 5 級(1/20-1/80 兩級 + ISO 3200-40 三級)
差了五級,閃燈怎麼補,後面比較遠的背景當然是吃不到光的
正常來說,用 M mode 開閃燈,測光表大致上還是要在 -1 or 0 左右,你已經到 -5 了,拍出來的當然就差很多了
基本上,此時不要用 Auto ISO,乖乖把 ISO 拉到 800 or 1600 吧
光圈你定
其他的會用安全快門計法幫你計 快門和 iso 值
安全快門又會以你的焦距來計
好像是 1/焦距(mm) 為安全快門
eg: 你用 90mm 定焦,安全快門為 1/90 秒
計好了你的安全快門
如果光源不足,就會提升你的 iso 值來補足感光
如果iso 升到最高,仍是感光不足,便會放棄安全快門了
如果光源充足,會加快快門和降低 iso
以上不是看文章看出來的,只是由一直拍照的數據來估計出來的
實際計算方式可能有更多因素
就如加了閃光,就會用控制閃光輸出強弱來補足光源
計算方式又會改變
這樣小弟有一個了解了 自己多試了幾次 就發現原來就是書上寫的那些東西~
想在請教貓大
貓大的意思小弟了解 如果開啟閃光燈後 測光發現ISO跟快門變化的幅度太大(例如五級) 這樣閃燈也補不回來 就必須自己調整ISO 或者快門速度<---應該是這樣沒錯吧

小弟還是新手 所以還是會先從 不開閃燈-->測光 (得到光圈快門組合)---->開閃燈+測光--->微調--->拍攝 這個步驟學習起~讓自己對於光圈快門ISO的搭配比較有基礎~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用M模式的前輩們 就能跳過第一階段 直接就會開閃燈+測光 然後就拍攝了?....觀景窗內的測光表只是參考用 因為都大概清楚要用多少的快門+光圈了 不用像小弟新手要這樣開開關關呢?..純粹只是問問 讓自己有個學習的目標.....
還是說 其實可以直接開閃光+測光 然後讓測光表在-2~0之間的範圍內 就大部分的場合都適合? 新手提問 笨了點多包涵

記得 不知道是說明書還是買的教學書內有說到ETTL II 在測到外面有強光EV超過13 不知道會怎樣 忘記了...> < 在努力翻中~
麻煩貓大了~
Bigdogdog wrote:
小弟還是新手 所以還是會先從 不開閃燈-->測光 (得到光圈快門組合)---->開閃燈+測光--->微調--->拍攝 這個步驟學習起~讓自己對於光圈快門ISO的搭配比較有基礎~
如果你閃燈是TTL 那你要打亮的主體 閃燈會由TTL測光 剩下就是背景
背景如果你也希望曝光正常 那就必需對背景做測光
例如你的例子 無閃燈測得 F8 1/20 +ISO3200 有閃燈測得 F8 1/20 +ISO400 ← 上有大大說了 這是預設的慢速同步
因此 有閃燈測得 F8 1/20 +ISO400 我們可以把快門變成安全快門 1/80 這是主體的測光決定了
(其實跟本就是TTL會自動 也不用什麼測光)
剩下要測背景(其實跟本不用閃燈未開時測一次 因為閃燈開了 你還是可以測背景)
因為你剛說 F8 1/20 +ISO3200 樓上有大大說了差5個EV 也就是5級快門
那為了保留背景 你只得從現在的曝光值往上加 (F8 1/80 +ISO400 + 5個EV)
理論上最後要變成 F8 1/3 ISO400 (慢速同步) 因為要相機要吃背景光
如果你用 F8 1/80 ISO400 下去拍 會獲得主體被閃燈補光 但背景卻一片黑 (差了5EV 早超過相機的range)
實際在拍 只要測背景就好了 主體讓它TTL補光 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