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己寫的旅遊攝影方針,請大家指教。

我的拍照公式如下:(全部天數-坐飛機天數)x6+3。

我大概都一天六捲三十六片裝,坐飛機的那幾天會少拍一點,不超過三捲。

dv帶一天兩捲:(全部天數-坐飛機天數)x2+3。

注意事項:

1.萬國變壓器,各大電器賣場均售,要挑選有各式插作以及支援100v~240v,注意最大負電,可以多帶一條延長線,以備多電器充電用。

2.各式電池準備兩份,例如傻瓜相機的123a電池、fm2測光電池、d50電池、dv長效電池跟一大排3號電池,避免產生遺憾,以前有慘痛經驗,回飯店要充電,出門前要點清器材。

3.隨身硬碟,挑有口碑的,當然準備有燒錄功能的更好。

4.建議坐飛機時這些東西還是帶上飛機比較好,以免行李掉了,瞬間就斷手斷腳,特別是拍過的底片與dv優先,那是一生的回憶,其他東西掉了再買就有,回憶不行。

5.耗材底片、dv帶多買一點,國外買很貴。

6.腳架要帶,只能託運,閃燈要帶,但是要有公德心,古蹟跟博物館內不要打,也不要直接打人眼、動物眼,盡量以焦段齊全為第一目標,再來是大光圈,還可以再帶一隻手搖式手電筒,不但省電池,還可以給dv補光。

7.揹包以後揹式最佳,還可另外準備一個側揹,作為機動性使用,有時後揹一天揹久了,脖子、肩膀酸痛可以噴噴薩隆巴斯。

8.行走時請同伴緊跟在自己背後,以防扒手,盡量錢財不露白,可以準備攝影背心。

9.拍人像或是物品要小心,可能會有人索取照相費,請機警一點。

10.請衡量自己的能力攜帶適重的器材,你是去玩,不是去做苦工,原則上能輕則輕。

自己寫的旅遊攝影方針,請大家指教。

Bon Voyage!!!
2006-06-08 0: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旅遊攝影方針
很不錯的旅遊拍攝計畫分享 給分啦
攝影. 錐麓古道專業專職嚮導. 太魯閣. 東海岸. 花東包車導遊. 是我在花蓮的三個工作. 寫作是興趣. 那就是第四個工作. 攝影教學. 特約攝影. 專案拍攝.
很棒,可惜我已經去玩香港回來,等待下次去的時候再來回憶一下

香港那邊有110V的電壓、插座也適合,玩得時候都只用DSLR+底片機,DV很少在用

附上幾張在飛機上的照片




比較少看到用底片機的攝友咧
能不能分享一下底片機的感想呢~ 小弟正苦於F6與D200的天人交戰中..別叫我兩台都買
剛從北海道回國,分享一下這次的經驗。

1.包包與重量

全副武裝的重量還能壓馬路二、三個小時為佳。
"一定"要背雙肩後背包,不然會死在路上。
我有想過要帶一個小單肩包輕裝上路的時候用,
不過那還是佔了一些行李空間,
而且我是跟團出去的,
連換CPL、上外閃和裝腳架都沒時間,
換包包...算了吧!~

我的背包重量約4kg多,
綁上腳架的話就將近6kg,
再把NB塞進去的話...快7kg了...

NB都沒背身上,反正回飯店才要用。
腳架的話有二天是背著的,
為了要拍函館夜景和奧入瀨溪的水流,
可能是因為綁了腳架包包的重心後移的關係,
覺得變重很多,腰痠背痛。

2.鏡頭

戶外風景區
90%
超廣角T124,白天CPL常駐,因為沒時間換。
因為女朋友沒去,所以沒什麼拍人像的需求...
T124的24mm端勉勉強強拍個帶景的人像還OK。
10%
18-55mm kit lens,
長一點是一點...雖然55mm真的不長...

街景
100%
18-55mm,很適合的焦段,如果再長一點會更好,
所以Sigma 17-70mm應該是不錯的。

室內
60%
T124拔CPL,拉高ISO連拍硬上,
沒辦法...

30%
光源不足只好上腳架,其實也只有在房間裡拍裝潢和戰利品能讓我慢條斯理的拍。

10%
50mm F1.8,大光圈是很好,但是最近對焦距離太遠,實在是很難用。
而且這個焦段在室內又太長了一些...

3.腳架
奧入瀨溪(本州島東北)有很長的步道,很漂亮的一個地方。
一下車就看到一堆先輩扛著大傢伙在拍照,
我也很努力的上腳架來拍照,但是只停留15min,
還要走完一部分的步道,我動作怎麼快還是來不及...

在函館山拍夜景的時候,人超級的多,
我把三腳架當單腳架用都不夠高...
而且風大,這樣根本不穩...
後來等到位置時努力的拍...但是卡位都卡的緊緊的,取景角度非常受限。
而且都是低iso小光圈的長曝,這根本沒辦法,一定要花時間。
(其實應該集合了...上來只停留30min,我還沒有等到位置可以拍咧!)
當然,如果時間夠的話,再去等別的位置空出來也行...

腳架一定要輕,這是肩膀告訴我的...回國後都還在痠痛...

4.記憶卡與NB
基本上,因為新鮮,什麼都拍...一天約200至300張。
第一天坐飛機的拍比較少,約100張。
7天我拍了約1600張左右,全程拍RAW轉存NB,超過9G的容量。
2G的CF約可拍300張RAW檔,所以我沒有拍到一半換記憶卡。
沒NB也沒行動相簿的話,就只能在邊拍邊刪,浪費電池也浪費時間。

5.感想
跟團,基本上和旅行攝影是完全抵觸的...

器材的取捨方面,像我沒什麼裝備可以取捨的...所以沒差,就都帶著。
如果有能力可以取捨的...
懶人輕便型:
雙肩背包,一隻超廣角變焦鏡+CPL,一隻高倍率變焦鏡18-200mm、28-300mm這類的。
有要拍人的話帶外閃,沒有的話別帶了。
腳架愈輕愈好,不穩也沒差,小心別讓它跌倒就好。

萬事俱備型:
雙肩背包,大(小)三元都帶吧... 再帶一隻使用機率最高的定焦鏡。
超廣角拍風景,標準鏡拍街景、人像,長焦鏡拍動物、特寫、人像,還有偷拍
我的選擇應該是T124+EFS 17-55mm IS+小小黑+EFS 60mm Macro(或Sigma 30mm F1.4)
外閃帶著,不嫌重的話就常駐在機身上,要用的時候翻背包也蠻麻煩的。
腳架...用碳腳吧! 還有,高度不要太低,一直彎腰也很累。

最後,北海道是個很好玩的地方...

lin8810 wrote:
比較少看到用底片機的攝友咧
能不能分享一下底片機的感想呢~ 小弟正苦於F6與D200的天人交戰中..別叫我兩台都買


像我打算是fm2+d50雙槍俠

用fm2的好處如下:

1.保險,你永遠不知道數位何時出事,帶個十來捲底片備用,至少隨身硬碟掛了,你還有底片機接手。

2.廣角端,除了大兔跟5d外,一般至少都要乘上1.5倍很吃虧,可以買一顆Sigma15-30mm,不過才一萬多台幣,二手九千,經濟實惠,aps-c機至少都要買12-24mm才有如此效果,而且貴又怕變形,當然畫質掛帥者不適用。

因為我的預算有限,我目前鏡頭配置如下:

d50+18-200vr幾乎全包

fm2+sigma24mmf2.8目的就是廣角,鏡頭二手的,很符合我使用

d50+55mmf1.2auto,也是老鏡頭y拍購淂,目的應付低光,x1.5後成自製82mmf1.2人像鏡

整體重量不超過2公斤,不至於造成負擔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
月底要去北海道,
計畫:D5D+KIT 18-70 +二手70mm~210 或 28-200
不打算用外閃看起來用上的機會不多!
備用電池我想不必。DSLR不是很省!每天回飯店充電.. 2G CF可能夠用,亂亂拍解析度不用調太高,不然OTG買好一點!上車就備份.

備用機老婆的CANON DC I-55 追加 2G記憶卡
lin8810 wrote:
比較少看到用底片機的...(恕刪)


嗯..........就是兩台都買。
我出國是帶兩台機身,一台裝400度的負片接中長焦鏡頭,一台裝100度正片接廣角鏡頭。
如果去的地方可以開車,才帶腳架,同時會多帶RVP50。

所以 F6 裝正片,D200取代負片,這樣就完美了。
earl258 wrote:
月底要去北海道,計畫...(恕刪)


良心的建議,帶一隻超廣角去,
不然會後悔...
真的...

月底去的話,應該有到富良野、美瑛,
正是花季啊~!

Andy84 wrote:
10.請衡量自己的能力攜帶適重的器材,你是去玩,不是去做苦工,原則上能輕則輕。



這句話真是強力讚同!!
重點是看去什麼地方及目的
NB+Mju2 兩台小底片機
100度跟400度各10~15捲+電池各1
打算這樣輕鬆的去歐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