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50為什麼拍不出淺景深的效果呢?還有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會變長?

昨天與朋友討論單眼的景深效果,要有淺景深不外乎三點:1:光圈有多大開多大。2:焦段有多長開多長。3:離拍攝物能多近就靠多近。可是拿了我朋友的FZ50卻發現兩個很奇怪的現象。

第一點就是,明明光圈開到2.8,焦段開在50mm,鏡頭離拍攝物大約只有20cm,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卻覺得景深很深,拿D90用35mm f1.8把光圈開到2.8在一樣的角度拍照景深則很淺,兩張照片拍出來主體的大小跟位置差不多,但是景深的效果卻差很多,想問一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

第二點就是,使用D90的時候當我使用18-105的kit鏡無論我用18或是105的焦段,最短的對焦距離都是一樣的(從鏡頭到被攝物),但是使用FZ50的時候,當我開到420mm焦段,最短拍攝距離卻變成3m以上,不是最短對焦距離都是固定的嗎?這又是什麼原理呢?

最後再問一下,為什麼一般單眼沒有12倍光學變焦的鏡頭,而FZ50卻能擁有35-420mm的12倍光學變焦呢?

FZ50為什麼拍不出淺景深的效果呢?還有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會變長?
D90 35mm f3.2(乘算後焦段52.5mm)



FZ50為什麼拍不出淺景深的效果呢?還有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會變長?
FZ50 49mm f3.2
2010-07-02 17:51 發佈
2:焦段有多長開多長
這裡指的是實體焦長 ...
Canon、Nikon 、Sigma、Tamron都有出18-200mm的鏡頭啊, Tamron 還有18-270mm的哩...
Linyonsn
個人曾經使用過FZ10, FZ20,FZ30, 獻醜一張FZ30的作品:
Linyonsn
但雖然長得像、Fz50 骨子裡畢竟不是 DSLR。
Sensor Size 跟 Lx3 相當 1/1.6" ?

因為片幅小,所以能夠用單一鏡頭 就做到 35mm ~ 420mm 且成像銳利,光圈大
DSLR 的感光元件面積大上十幾倍,若要做到同樣焦段與光圈,這鏡頭可能就得有好幾公斤重

( 現在更小的 "口袋型 Super Zoom" 的感光元件又更小得多,加上電子技術的進步,修正影像變形
簡化鏡頭設計, 所以整體體積就小到可以放口袋。 )

Fz50 不能換鏡頭 (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廣角端稍嫌不足 )
電子功能與錄影以現在 DC 的標準來看也已經過時
ISO 100 以上的畫質就遠遠落後目前的 DSLR, 到了 ISO 200 就只是勉強堪用
但操作性、方變性實在是很好

手動變焦環、潛望式變焦鏡頭 -
變焦與對焦時機體體積固定、不會伸長或旋轉,方便外接鏡頭或各式濾鏡,
整體構造堅固耐用 沒有裸露在外的脆弱組件。
...



不好意思 扯太遠了 回到樓主的主題

Fz50 要淺景深,用 300mm ~420mm 的焦段,挑選一下主體與背景的距離安排
是可以得到還算明顯的淺景深效果 (見我下頭的例子)。至少比 Lx3 這類 "大光圈廣角 DC" 有機會。

另外,我照片平常都是用 20 吋液晶銀幕搭配家裡的 Media Center 當作數位相框
機器的銀幕保護程式自動輪播我朋友的 Picasa 網路相簿 與 Flickr 的相簿

這樣的尺寸 近/中 距離觀看,淺景深的效果也會比縮圖放到網路上,或者洗成 4x6 照片顯著許多


以下是我這一年來用 Fz50 隨手 ( 最後一張是 "隨車" ) 拍的一些照片..
( 除第一、三張外,應該都是用 420mm 拍的 )













雖然跟朋友借過 *istDs, GF1, Canon 5D 等畫質好上許多的相機

但手邊有 Fz50 跟 Lx3 這兩台相機,實在很難找到理由再花錢買 DSLR。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依我的小經驗.. 用macro自動對焦. 景深就會出來了~

chohsun wrote:
要有淺景深不外乎三點:1:光圈有多大開多大。2:焦段有多長開多長。3:離拍攝物能多近就靠多近。....


對呀,沒錯

chohsun wrote:
兩張照片拍出來主體的大小跟位置差不多,但是景深的效果卻差很多....


片幅差很多

chohsun wrote:
FZ50的時候,當我開到420mm焦段,最短拍攝距離卻變成3m以上,不是最短對焦距離都是固定的嗎?


對呀,鏡頭設計的問題

chohsun wrote:
為什麼一般單眼沒有12倍光學變焦的鏡頭


除了18-200,18-270之外
騰龍好像還有28-300十倍鏡
要畫質好一點,卡農有顆重死人的L鏡28-300

高倍鏡,大多方便,畫質就普普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