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Coolpix 990

購入時間:約2000年11~12月間
這是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會買入這台有3百萬畫數的990只因為要做一些家庭生活紀錄又被朋友勸敗,說這台有手動模式的DC,畫質相當不錯所以就花了約33000買入。


Canon EOS 300D

購入時間:約2004年3月間
這台Canon EOS 300D 是我踏入數位單眼相機的始祖。
它在2003年9月上市時並未引起我的注意,基本上E990在當時已經夠用了,直到朋友把他用300D拍的照片給我看時才震撼了我,6百萬畫數與ISO純淨度(與E990相比)實在令我無法忘懷!索性把E990出掉再入手300D,當時透過關係拿到這台相機也要花39000啊(定價39900)!


Canon EOS 20D

購入時間:約2005年3月間
慢慢的對於300D的對焦/連拍速度、畫素已經無法滿足我了!於是把注意力轉向連拍速度每秒5張的 Canon EOS 20D身上。
手感、快門聲、連拍、畫素…對300D而言都是另一個等級,於是膽向惡邊生開始張羅鏡頭。數量雖然不多但也很敗家了如:50mm f1.8/f1.4、TOKINA 12-24mm、Tamron 28-75mm F2.8 A09、CANON 70-200/2.8 L 小白IS 。


Fujifilm FinePix A340

購入時間:約2005年12月間
隨著單眼機身與鏡頭重量的增加於是就興起了買隨身機的念頭,但是又不想花太多錢的前提下剛好朋友在尾牙抽中了這台 Fujifilm FinePix A340,於是花了4500入手。 它在我手上的壽命不到1年,拍攝張數少的可憐約3千多張而已,直到GRD的出現才把它賤價出掉!


Canon EOS 5D

購入時間:約2006年3月間
5D在我手上最久(約3年),在上市前我就盯了很久,只為了全幅機 也為了解除鏡頭封印就把用了才1年的20D出掉。
更是瘋狂的將副廠鏡頭全出掉,除了手上原有的50mm f1.4(50mm f1.8跟著300D出掉)以外,再進鏡皇 Canon EF 24-70mm f/2.8L、廣角鏡 Canon EF 17-40mm F4.0L 再加上原有的小白IS,大三元都快湊齊了,之後又入手135mm F2L、35mm F2、100mm F2.8、580EX與電池把手讓5D更雄壯威武!


Ricoh GR-Digita

購入時間:約2006年11月間
跟20D一樣,每次出門帶著5D+17-40+24-70+小白IS在體力上實在是不小的負擔,於是又開始找隨身機(A340已出掉),在01上看到這台相機頗受好評覺得很奇怪,售價不低、無法變焦(28mm定焦),但是在01中毒後立即入手解毒。我只能說真的很好用!


Sigma DP1

購入時間:約2008年6月間
X3的技術很吸引我,所以當DP1一上市我就買了。雖然照片成像很有立體感但是也讓我吃足苦頭,對焦速度、電子性能會讓我回想到E990的時代。沒錯!對焦速度很慢、電子性能很鳥但是照片成像很棒,實在是一台讓我又愛又恨的相機!


Canon PowerShot G10

購入時間:約2008年12月間
這台G10買的有點莫名奇妙,也莫名奇妙的把它出掉。會入手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它比GRD/DP1(入手G10時GRD/DP1還在)的焦段較靈活---可變焦。G10在我的手上並不長(不到1年)。


Olympus E-620

購入時間:約2009年4月間
2009年2月,5DII上市對我並沒有造成任何吸引力,我反倒是將C家全部出清轉投入4/3系統。 5D是我手上擁有時間最久的機器,但因年紀大了,5D加上24-70實在太沈重了,而且又有移焦問題,沒有除塵、防手震功能,所以既輕又有除塵、防手震功能而且沒有移焦問題的相機在當時E-620自然是首選。只是它在我手上的時間也很短(60天),因為被M4/3電到了!


Olympus E-500

購入時間:約2009年5月間
會入首這台二手的E-500只是純粹想嚐嚐柯達CCD的味道,它的壽命應該是最短的,不到30天就出掉了。


Panasonic Lumix G1、GH1、GF1

出清了4/3系統後毅然決然的加入M4/3系統,從2009年6月到10月之間前後入手了G1(6月)、GH1(8月)、GF1(10月)。
相關資料請參考
紅色貴婦團跟她們的武器---Part 1
紅色貴婦團跟她們的武器---Part 2
夠了吧!敗成這樣…

不夠、不夠!
再來~



Olympus Pen E-P1

購入時間:約2010年5月間
E-P1在剛上市時它的價格讓我有點無法接受,一年多後二手價格是我能接受的時候了,所以日前在網路上找了一台二手白色的E-P1單機身。個人覺得E-P1搭Pana家的鏡頭真是絕配,畫質、發色很讓我滿意!


坦白說我拍的照片很普通,不像大師級一、兩台相機就可以一路撐到底。
這幾年來在相機與器材上的花費一直跟自己的技術成反比,花了一堆錢但是拍出來的照片感覺是一直“原地踏步“。

這不是一篇勸敗文而是警世文,技術要靠器材來成長宛如龜速,最終還是要靠後面那顆腦袋不是嗎?
PS:一整篇落落長,感謝網友耐心的看完。如果也你有類似這樣的路程,歡迎來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