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r all:小弟無知!!想請教各位大大,若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還需要乘上1.5 or 1.6還原焦段嗎?例如湯姆龍的60MM F/2Di II LD[IF] MACRO 1:1,已經冠上"Di II: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而冠上稱號",既然都已經專為APS-C設計的為什麼要需要乘上焦段呢@@?能否有大大可以告訴我這個井底蛙。在此先感謝您的回應!!
三層綠豆眼 wrote:若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還需要乘上1.5 or 1.6還原焦段嗎?例如湯姆龍的60MM F/2Di II LD[IF] MACRO 1:1,已經冠上"Di II: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而冠上稱號",既然都已經專為APS-C設計的為什麼要需要乘上焦段呢@@?...(恕刪) 這只是個從底片時代留下來的命名習慣,你只要記得用在各廠牌和系統的非全幅機要各自x1.5,x1.6就好了.4/3系統的命名也是一樣.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應,小弟知道各大廠的要乘上1.5及1.6,只是想問說,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拍出來的成像應該不會被裁邊,會符合APS-C片幅,所以既然如此那18mm就是18mm,50mm就是50mm,只是和全片幅相較之下應該是存在視角的問題不是嗎0.0?
ANAKINPHOTO wrote:只是想問說,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拍出來的成像應該不會被裁邊,會符合APS-C片幅,所以既然如此那18mm就是18mm,50mm就是50mm,只是和全片幅相較之下應該是存在視角的問題不是嗎0.0? 應該是說,換算是將視角換算為135片幅的視角,當然是18mm還是18mm,50mm還是50mm,換算視角只是習慣問題,只要習慣焦段的視角也可以不去換算,專為APS-C片幅設計的鏡頭拍出來的成像應該沒有被裁邊的問題,反而是如果拿去135片幅的相機有成像圈的問題。
講簡單一點,若你的N牌相機APS-C,搭上24-70mm焦段的鏡頭,就會變成36-105mm,因為必須乘上1.5倍。但,假使你將24-70mm的鏡頭,裝在全幅機上,就還是原來的焦段,因為全幅機不用乘!這是指N牌需乘1.5倍,若是C牌則乘上1.6倍,若是其它牌,則上網查查就知道了!這樣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