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各位前輩如何拍出這樣的照片?

一直在想這樣的照片用ps後製的效果真的有辦法這麼自然嗎?
(只有主題光線充足,背景一片漆黑四周還有自然產生的暗角)
要怎樣才能拍出這樣的照片呢?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BT1XNARhAjM%3D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msgid=792127&place=1&posit=2

http://www.mobile01.com/gallerydetail.php?id=9977&img=78519&fp=8

http://www.mobile01.com/gallerydetail.php?id=9161&img=70372&fp=41

http://www.mobile01.com/gallerydetail.php?id=8999&img=69212&fp=47

借用一下以上各位大大的作品,感激不盡!
我希望有經驗的前輩們能夠不吝指教
像是需要的裝備跟像機的設定也請說明一下
2010-02-28 15: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前輩 照片
『好看』的照片都是要後製的,所以多練photoshop才是正途,不要再被"無後製"這三個字給迷惑了.

不必後製而能傳世的照片,是像"飢餓的蘇丹"這種震撼性的照片,任何後製,任何文字都是多餘.

個人認為,在每個人都有數位單眼,都知道攝影的基本技巧的時代,後製能力的高低,才是區分一個人作品功力的分水嶺。(拍出震撼性畫面的除外)



感謝尼的回覆,我也知道後製是一途,您的觀念我亦能認同,所以我也用ps,只是單純想要在攝影技術這方面能夠更精進,我希望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差別只是做不做的到最好,所以才發此文請教各位前輩囉!
casper8012 wrote:
一直在想這樣的照片用...(恕刪)


應該可以製造出類似的暗角
底片時代我一個愛拍照的朋友,
常在保護鏡周圍塗上面速立達母或白膠
這樣拍起來就有柔焦的效果了
我知道在UV敬上動手腳是可以製造出類似成像圈這樣的暗角,但這樣多少都會傷到保護鏡吧?我要的不是這樣的手法,而且這樣也拍不出只有主題是光線充足類似光影的拍攝方式,背鏡一片黑暗這樣的照片吧?
連結的圖片, 暗角都是後製加特效來的.
至於主體跟背景的明暗.
是環境光線加閃燈所造成的.
燈光掌握的方式.
像第 1 個連結, 婚禮的場景原本就是黃燈, 你只要打燈打好. 就能製作出 有反差的效果.
燈光原本就影響拍照的關鍵. 後製除了加特效以外, 所調的幾乎都是跟燈光有關.

dino1234 wrote:
『好看』的照片都是要後製的

雖然後製不能增加拍照能力, 但可以讓照片更生動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如果好看的照片都是要後製. 似乎有點果斷了. 依您所見, 那攝影比賽所照出來的照片不就令人質疑嗎?
至於"無後製"這三個字是個人誠實問題, 沒什麼好說的.

sea19 wrote:
常在保護鏡周圍塗上面速立達母或白膠


我以前都用 凡士林.
不過不會塗在保護鏡上就是了.
找個投影片或乾淨一點的透明塑膠板就搞定了.


主體跟背景的明暗.
是環境光線加閃燈所造成的.
燈光掌握的方式.
像第 1 個連結, 婚禮的場景原本就是黃燈, 你只要打燈打好. 就能製作出 有反差的效果.
燈光原本就影響拍照的關鍵. 後製除了加特效以外, 所調的幾乎都是跟燈光有關.

如果我要主題正面光線夠而背景的部分曝光不足,只有閃燈是否就要直打不跳燈加柔光罩,
測光的部分呢?像機的設定?M?S?P?EV要+或-?
如果適用PS後製的話可以請有做過的前輩解說一下嗎?
我認為,後製只是輔助...


如果沒有在拍照當下就有良好的作品,則後製的助益也不大,



一張照片能直接使用相機拍好最好,如此再稍加後製才能真正的加分,


也就是在當下就用心地構思一張照片並拍下,優良的拍照技巧與控制才是根本,


否則有些東西是難以靠後製來改善的...


我是這樣告訴我自己的
單單對我個人而言後製是必須的,我最常做的就是調整顏色及亮度
只是看到很多前輩的作品加上暗角的效果很能突顯主題,
所以我才想發此文看大家究竟是用後製作出這樣的效果還是真的再當下就拍出這樣的照片?
怎麼辦到的阿?
casper8012 wrote:
單單對我個人而言後製...(恕刪)


有些看起來顏色鮮豔的圖片,有的是直接透過相機內部可調整的模式(如風景模式、鮮艷模式)來拍,

那拍出來後,在電腦上看其實就頗鮮豔。


當然也有很多是利用photoshop做色調的調整,來達到目的,

像你所貼的其中一個人像攝影網址,他的低飽和度以及他的的色調,看起來就像是用photoshop調過的。

我想這是OK的~!


另外暗角方面,則可能是某些鏡頭的特性,如廣角鏡頭開大光圈(這種四周變暗的情形應該稱為失光比較正確),

也有可能利用額外的手法,如鏡頭周圍用黑紙圍住一圈,或故意用比原本更長一點的遮光罩等等

後製也是常見方法之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