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DSLR攝影

聲明:
1. 此篇是依之前01連署的要求再開的,詳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359887&p=1&img=0
也是只貢獻給這些人。謝謝1D愛好者

2. 感謝屌良和cytwlm2有留我部分的原始稿,讓我這入門的重新開始快很多。謝謝

3. 如果入門有錯,或者有更好的方法,請盡量提出,越多人摩擦越有進步。
我不在意友人批評,或者更正我的作法,我也相當想學習新的事物,但是請記住,對事不對人。
有指教的話請指教教學,入門方面的事情,而不是我人格怎樣,因為我人格爛不用您說,大家都知道。

7.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將所有人的意見,各位01友改良的方法,集合,融合進主題,所以這不是"我"的攝影入門教學,而是"大家"的。
我不是神,相信用很多錯誤的方法,錯誤的知識,可以改進的話我在高興不過。

8. 我中文不太行,很多還要查字典,看的懂就好,如果字面上真的很錯,會會錯意,也請更正謝謝。

9. 任何人都可以發表意見 (針對教學本身) , 但是有個前提, 至少要把您有意見的文章讀完, 讀懂, 而不是只為了發表意見而發表意見 (甚至, 為了吵架而吵架).

10. 請不要加我分,我不太想要再有一堆腦殘者說我是來賺積分的
加分又沒錢拿,分數如果可以集點換攝影機的話再說吧[好冷]

--------------------------------------------------------------------------------

新的Firmware終於出了[遊魂]
2010-02-15 16: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SLR攝影
接到很多要求寫一篇入門,
根據各位短訊的問題給我的感覺,大部分的使用者不是
1. 根本沒發現HDSLR可以拍出專業的作品(跟我之前一樣)
2. 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HDSLR的攝影功能(這是新科技,沒有課本教這個,我也是花很多時間研究最好的方法)
就是3. 不知道專業影片製作的程序(每個人開始都這樣,但是真的沒有那麼難)

此篇分為2F的器材篇和3F的製作程序篇

器材篇(排列順序從絕對必要,重要,到可有可無,價格美金):

HDLSR(絕對必要):
500D
7D
1D Mark IV
5D Mark II

以攝影的角度來說,如果您不需要1080p,晚上室外拍和慢動作...7D跟500D一點差別都沒有...(7D用戶別打我,照相功能比500D強很多)
5D2和1D4的差別說實在也不大(沒有大到差價那麼大)
1D4比5D2只有強在ISO(一點點,因為畫面大小才1080p,雜訊沒差很多)和60p(慢動作)
以一個專業的製作來說,永遠都會有正確的打光,所以ISO沒那麼重要,而慢動作則是任何一台同樣價錢的HDV都可以比60p快的多
所以(主觀來)說,5D2的CP值最高況且只有5D2是FF。


電池(絕對必要):
兩條戒律,
1. 絕對不要買附廠...
2. 至少帶比你覺得最少量,再+1顆
有充電的地方的話兩顆就夠了,5D2的充電很快,一顆用一顆充,基本上大部分的狀況下充電是追的上用電量的。
但是還是最好帶三顆,以防萬一,常常很漂亮,很完美的光線都只有五分鐘十分鐘而已

記憶卡(絕對必要):
最少買Extreme III。
最少8GB,因為4GB連HDSLR的最長拍攝時間限制的12分鐘都拍不到。


Viewfinder/Monitor(除非真的到處都找不出錢來,相當必要, 二選一即可):
5吋螢幕,那種解析度,要對焦簡直是不可能(尤其是像我一樣的眼殘者)。
LCDVF ($160)可以把螢幕放大三倍。
另外,HDSLR原本是設計貼在臉上用的,使用LV攝影的話,他的設計會讓使用者手臂相當的累不說,LV設計上也非常的不穩,導致影片晃來晃去
如果您沒有預算購買穩定器的話,使用Viewfinder貼上臉提供第三點支撐,可以穩定相當多。


如果您打算買穩定器,預算夠,又不在意重量大小的話,事實上外接HDMI Monitor會比Viewfinder好用。
我比較推薦Marshall ($250-2500)。差別在,
$250左右就只是個7吋螢幕,沒啥特別的,
$2500會有對焦輔助線和斑馬紋等等專業功能。
除此之外,Monitor還有個比Viewfinder好的地方
您拍攝的同時,導演和改劇本的可以看到您拍的感覺,沒有Monitor的話您就需要每拍完一次就從撥一次給他們看
因為專業製作中同個片段拍10-20次是很常見的,而每次之間都會由上一次的感覺做一些修改


此部份預算夠的話可以像我們一樣,攝影師使用Viewfinder,把Monitor掛在背上,
這樣攝影師一邊拍,我就可以看著攝影師的背,知道拍了什麼東西,另外也可以更精確的進行輔助移動(導演通常是跟在攝影師身後觀察)
關於輔助移動的說明請看3F製作程序篇解釋

麥克風/錄音機(重要):
內建麥克風是個笑話...加上有自動音量管理...
Canon的自動音量管理設計很差,當環境聲音突然變大的時候,MIC會降到沒聲音,
然後5-6秒後音量才會又調回來,最慘的部份,沒有辦法關掉...Orz
兩個解決方法,1. 買隻指向性麥克風,就不會收到莫名其妙的環境聲音,或者2. 買台獨立,附MIC的錄音機,編輯時再同步
最佳的方法是,買隻指向MIC接上錄音機,再接上機身,兩邊都錄音(說過攝影很貴...Orz)
電影製作也是都把聲音和影片錄製分開的。
我推薦Rode VideoMic ($150)和/或者Zoom H2($140)


動向穩定儀(長程快速移動拍攝的話必要,不然可有可無):
有看過科洛弗檔案嗎?頭暈嗎?這個就是您的解決辦法。
有了動向穩定儀不管你跑多快,怎麼晃,畫面都是穩如泰山(需要很多練習與技術)。
推薦Glidecam ($400-一萬八)

濾鏡(重要):
一個專業製作會把整部作品的快門速度控制在一樣的範圍(盡量使用同一個快門速度)
這個原因我會在3F製作程序篇慢慢解釋。
由於快門速度幾乎不能改,ISO又無法低於50,光圈也不能改(淺景深)於是好天氣的時候減光鏡和CPL就相當的重要。

N家鏡頭,有手動光圈就行(普通):
不要打我,N家的光圈控制比較適合拍攝影片,因為
C家光圈是+-1/3格,所以你拍攝中改變光圈會看到亮度+-1/3格的跳。
手動光圈就沒有這個問題。

追焦器(可有可無,但相當方便):
不管你怎麼小心,一調整焦距和對焦還是會晃到相機,追焦器可以讓你拉的很順。
不要看那兩三個齒輪輪子,他可是Play-free的齒輪箱,一點誤差都沒有,不然一個也不可能賣那個價錢。
追焦器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他可以說是攝影周邊最高科技的其中之一。
他只要有一點點Play(也就是你轉1公分對焦還只轉0.95公分,那家公司的名譽就完了)
推薦Cavision Dual Wheel for Canon ($1300)


Mattebox(可有可無,但相當方便):
這個相當於照相機的遮光照,但是他的方便程度,真的是無法解釋。
超級大片的濾鏡,可以隨便轉換角度等等。
推薦Chrosziel Mattebox ($2550)


Kobalin貨:
有看過舊文的人可能記得我提到Kobalin的事情,
我被Kobalin公司的員工發現我告訴大家這件事情,他們氣炸了,這部份我得收回。



晚點更新
----------------------------------
腳架 (定點拍攝時,使用Monitor的話必要,使用Viewfinder的話重要):

穩定器(定點/短程慢速移動拍攝時,使用Monitor的話必要,使用Viewfinder的話重要):

移動式和固定式燈具(必要):

便宜的代替物:
這部份是可以代替這些專業設備的一些東西,雖然可能有用度不到一半,但是價錢通常可是不到十分之一

----------------------------
有問題歡迎提出,我會盡量回答每個人的問題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既然這是關於HDSLR的文章,會讀此文章的只有兩種人:
1. 您很專業,知道HDSLR有多麼有用。
2. 您不希望或者沒辦法花太多錢,因為HDSLR比HDV便宜多,效果又有過而無不及。

由於專業人士不需要看這種入門,所以此文的九成讀者應該都屬於第二類人
所以此篇製作流程入門並不只是一般專業製作的標準,
我為了第二類人把此文從一個專業製作的標準,又加入如何盡量壓低成本的辦法。
低成本專業製作的代價是您會很累,真的很累,但是成本至少可以壓到1/4甚至1/10以下。

製作程序篇(排列順序從最常識到最智識):

劇本製作:
這個部分沒什麼好教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唯一可以給的意見是,不要被常規綁住
只要想的到的都可以拍,從希特勒是個好人到做個遊民手牽手101一起跳下樓都可以。
不要懷疑,當導演的腦袋都很怪。如果你的目標不是導演編劇而是個攝影,燈具的話,那這個部分可能沒有那麼重要。
可以從拍MV開始,所有的專業製作中,屬於MV最好入門,不需要劇本,聽音樂,第一個想到的就畫下來。
劇本不需要是個滿滿文字的東西,可以是圖畫,甚至用Google圖片收尋找差不多適合的突來編輯你的劇本都可以。
注意,通常劇本圖,一頁是一分鐘。

音樂音效:
如果需要你的作品被認同,挖掘,通常電影展示最有機會的。
所以你絕對不可以使用任何他人的音樂,連審理的機會都沒有。
這個算是難度比較高的地方,你可以買音樂使用許可證,但是有時候那個可能太貴了。
我會建議,自己或者找朋友使用樂器,不是做一首歌,而是在劇情重要的地方打幾個音代表劇情的進展。
記住有時候零靜是讓觀眾對你的螢幕產生注意力的最佳方式。
另外在一些重要的轉場可以錄那裏當時狀況誇張話的聲音,例如主角經過一群人時你可以播放菜市場很多人的聲音,幾秒就好。主角走出門口,很大的風切聲,像是有颱風的樣子。經過了老舊的走廊,可以播放很大的水滴聲等等。
觀眾們很習慣了,誇張點沒有關係。
至於音效的配置呢?事實上環繞沒有指向性MIC好用,環繞MIC收到太多莫名其妙的周邊聲音了。
指向性MIC就算你用長焦鏡離主角有點距離也是相當清楚。
最後,反正機生的聲音主要是用在之後同步上,環繞真的沒有比指向MIC好。

電影展:
這是讓你的能力被挖掘的地方,通常電影展只要付一比參加費就可以參加($40到300),學生通常有免費或者減價。
另外,大多數電影展你想送幾部片都可以,另外同一部片也可送到多個展覽。
注意,如果你影片裡有任何的材質不是你創作的,照片,商標,音效,影像等等,你會被標上黑名單,再也不用參加了喔。
另外如果你影片的任何部分被PO上網路,不管是不是你的主義,都會被剔除名單。
補充:很多人問說幾乎每件衣服都又商標啊,怎辦?很簡單,把衣服反過來穿,我知道聽起來很兩光,但是你仔細看好萊塢的片子,很多都這樣。

拍攝流程:
要拍的便宜在寫劇本的時候就要注意好,是不是有個地點可以分成五個角度拍,讓他看起來像是五個不同的地方?
有的話記得要注意細節,待五件不同的衣服,如果時間有差,可能要減個頭髮刮個鬍子,等等。
這是最挑戰製作人的地方。

選對地方:
不要做最帥的事情,要做你最會做的事情。
不要劇本一開始就寫要在月球還是白宮拍。
另外時間點和地點通常是要非常注意的,中午的海灘不能拍,太亮,等等。

光線影子:
光線控制除了要打量正確的主題外,另外的就是很"利"很清楚的影子要消除掉,尤其是攝影師本人的影子更是如此。
注意時間,有時候上個場景太陽在右邊,解過下個場景太陽馬上變到右邊等等,細節細節細節!
光線控制難度可以相當高也可以相當簡單,我看過兩種人
一種是到的時候到處走來走去看了一個小時,然後設定光線一次搞定
另一種是隨便放,不行,再隨便放一次,不行就不停重複到行為只。
通常使用時間都差不多,看人個性罷了。
我是那種對光線相當懶得人,再這裡告訴你我的撇部。
太亮就讓主角穿黑衣服,太暗穿白衣服,反差大個話靠衣服顏色就可以把ev條到+-4以上。
另外化妝實在臉上在上一層銀粉裝可以+1到2.5ev (看距離)
化妝也可以靠比較不反光的粉層來-ev。

快門速度:
這個是個相當抽象的概念,要有點想像力。
想像你在拍一個走路的人,如果快門是1/2000秒,那個人會被靜止住吧?
如果是2秒呢?那個人就像是鬼飄過去似的。
如果你用1/24秒攝影畫面上的人走路看起來會比較慢,比起走的反而像是滑的。
但是你用1/250秒,影片的速度感覺會很快,感覺像是那個人沒有走過去反而是七八個靜止的他很快的閃過去。
如果這樣聽不懂的話可以說一下,我在試試看解釋。
所以用越快的快門,片子的感覺會很快,反之。
所以為了不讓影片有分岔不一樣的感覺,通常同一部電影從頭到尾用的快門速度都是一樣的。
通常我習慣用1/200秒。
補充:突然想到一個很好的解釋辦法,一般的時鐘的秒針是一秒跳一次吧?有沒有看過那種一秒跳五次的?五次是不是看起來比較快?但是都是一樣的時間。就是那個感覺。

果凍效應:
5D2的CMOS掃描方式有點像是快門簾經過的掃描,快門簾事實上是不會動的。
但是CMOS是一條掃瞄線往下拉。從最頂端拉完到最底端。
所以說假如你拿著5D2攝影往右邊轉,前方有個柱子,掃描現在最上方的時候,柱子應該在最右邊,但是因為你在轉動,掃描最下方的時候柱子反而到左邊去了。所以你看到的不是直的柱子,而是個斜的柱子。
這是5D2與許多CMOS攝影機先天的缺點,使用5D2盡量不要轉向太快。
但是你想想,如果掃瞄線往下拉的速度增加到很快,那就算你轉身,掃描到最下方的時候,柱子應該還沒有到那麼左邊吧?
猜對了,如果你非得快速轉動的話,把快門拉1/200,1/250以上。會降低果凍的效果。

取鏡方式:
鏡頭內東西越少越好,越單純越好!
1. 便宜,因為這樣代表同樣的地方,狀況你可以多用幾次,有觀眾沒看到的地方
2. 這不是照片,這麼多東西在動,在跑,你還把畫面搞的那麼複雜,觀眾看的很累
3. 越少東西就要拍越近,越近代表景深越淺。
4. 大大的臉,感情浮現比起大大的沒用的無法表達的身體好太多了。
5. 東西越少特效越簡單省時。
另外,移動鏡頭和變焦(zoom)是攝影大忌。除非有些非做不可的理由,不然都不要做。
因為人類眼睛不會Zoom,所以突然Zoom眼睛會很不舒服。
而移動則是越無預警的話讓人感到越不愉快。
如果要移動鏡頭最好是個有可以讓觀眾追蹤的物體,例如你想要往右移動鏡頭,那就安排一台車子往右開,這樣觀眾眼睛就會再你鏡頭往右前自動先往右追蹤,這樣就不會不舒服。
還有焦距選擇,如果有變焦鏡可以從24-70,不要變到31這種奇怪的焦段,因為人眼部習慣。
那人眼習慣什麼?幾乎所有定焦鏡人眼都很習慣,所以就算用變焦鏡拍,也請轉到,24,35,50,85這幾個距離。
如果是APS記得要換算,不要直接轉到24以為OK,因為24*1.6=38.4,沒有這個焦段的定焦鏡。


待加,我好累先睡了
-------------------------------
對焦撇部:

輔助移動:

對話錄音:

尺寸對比:

色彩校正:

影片特色:

演員互動:

編輯大概:

切鏡時機:

不管是2F的器材篇還是3F的製作篇,如果有不懂的,希望補充的,或者希望增加的項目,請提出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yingyenlin wrote:
聲明:1. 此篇是依...(恕刪)

頭香喔!!!
這個要收藏XD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哇...真的很讚勒!!

Y大真的太厲害了

期待後面的文章囉
雖然小弟對影片完全沒興趣
但分享絕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
先給您+5分

不過 01的風氣不怎麼好
馬上一定會有人出來指出樓主的小錯誤
不然就是說"如果怎樣怎樣 會更好"
真是的 既然這麼厲害 幹嘛不自己出來分享...
沒啥好多的..

就只有加油跟支持...

對於dslr小弟知識還楚於白癡狀態...

所以就要靠您們多分享啦!!

雖然我不一定能吸收

但還是很感謝
XTR-tang wrote:
01的風氣不怎麼好
馬上一定會有人出來指出樓主的小錯誤
不然就是說"如果怎樣怎樣 會更好"

好勵害!

--
如果只有一台 500D 能不花其它錢 會更好!
...... 只是來占位置的..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加油加油,加分...........。
若還有小白闖入挑 臖就交給我們吧!版主無須浪費唇舌跟時間!
yingyenlin wrote:
聲明:1. 此篇...(恕刪)

感謝分享,您真的是大好人!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