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第一次在戶外逆光或是陽光下但主體是在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處用430EXII補光
我相機用AV. 光圈依狀況開F8~F11. ISO 100.
外閃用ETTL . 中央對焦點對焦後用FEL(閃燈鎖定)再構圖拍照.
但是都會拍到臉慘白過曝的結果. (不會每張都過曝, 但約有6成)
都要把閃燈補償-1/3 ~2/3. 甚至有的還-1才拍的準.
是否有那裡設定錯誤?
如果我一樣用AV. 先減EV. 讓相機曝光有點UNDER. 外閃曝光補償維持不變.
這樣不知道行不行?
還是就一樣去減外閃的補償?
我也有試過外閃用M模式. 比如說我距離主體2M. 我就把外閃的出力調整為2~2.5M這樣去拍
但是還是都會過曝. 都要把外閃出力在減到他顯示1~1.5M這樣(比我時際距離還要短)才會曝光比較正常.
我一直以為我跟主體距離2M. 外閃就是把出力調到2M這樣就是曝光正確?
還是我的觀念有問題?
請外閃高手指點一下.
謝謝.
stevelee1203 wrote:
我也有試過外閃用M模式. 比如說我距離主體2M. 我就把外閃的出力調整為2~2.5M這樣去拍
但是還是都會過曝. 都要把外閃出力在減到他顯示1~1.5M這樣(比我時際距離還要短)才會曝光比較正常.
我一直以為我跟主體距離2M. 外閃就是把出力調到2M這樣就是曝光正確?
還是我的觀念有問題?
的確觀念有一點小問題。
我個人認為大部分閃光燈初次使用者最大的盲點是,他們不知道閃光燈曝光和現場光曝光要相加起來才會得到最後的曝光。以你的例子而言,白天在戶外,不管你使用哪一種現場光測光模式 (matrix, center-weighted, spot) 或哪一種程式曝光 (Programmed Auto, Aperture Priority, Shutter Priority),現場光對主體不太可能沒有貢獻。對比極端情形當然除外。用白話文說,就是當你把背景曝光到大約正確的時候,前景主體不可能是全黑的,猜測可能比正常曝光所需光度少 1 到 2 EV。
這時候你再用閃光燈打下去,一定過曝。為什麼?就用你的數據來說,距離 2m,你把閃光燈出力調整到 2-2.5m。這是假設絕大部分的前景主體曝光都由閃光燈提供。這時閃光燈加上現場光曝光,結果就是過曝。也難怪你要把出力調整到 1-1.5m,因為這樣事實上就等於是進行負的閃光曝光補償。
其實你的第一個問題也和這個觀念有關。只不過第一個問題牽涉到 Flash Value Lock,我沒用過 Canon 的 FEL,況且沒有貼圖我們比較難想像你的問題在哪裡。
Clement0314 wrote:
您少講了兩個東西一個...(恕刪)
謝謝
1. 平均測光. 因為是逆光所以為了求得正確的背景曝光所以採平均測光
2. 該怎麼說. 差不多就是拍半身或胸部以上的人身照
台北/ Steve Le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