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從邏輯合理性的觀點再論影像的真實性

原文來自:從邏輯合理性的觀點再論影像的真實性



在前面一篇文章理我們提到了,一副攝影作品的『真實性』,其實並不在於其『技巧』操作,或是所指涉的的『對象』是否具體存在,而僅在於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而接下我們則要更進一步的談,什麼叫做『內在邏輯的合理性』。

從傳統語言學的觀點來看,一段話要能成為被理解的句子,必須要具備二個條件,第一,他要具有文法上的合理性,第二,他的所指之間的關係要具有合理性。

這怎麼說呢,我們可以『我』『落下』『你』三個符號來造句,依據其排列組合,至少可以產生9種排列方式,但其中只有『我落下你』、『你落下我』這二種排列方式是符合文法的,這便是所謂的文法上的合理性。但即使是這二種合乎文法的排列方式,依然無法創造出可被理解的文義,因為該符號所指稱的實體對象連結無法在現實界形成一個可被理解的關係,但如果我們把『落下』改為『愛』,那麼這二個句子就可以成為有意義的句子,這便是第二個條件所謂『所指』關係間的合理性。

雖然以上的討論是以抽象的語言系統作為基礎,但我們亦可將它沿用至『攝影系統』,將整個攝影所得的影像當作是一個『圖像語言』加以理解,我們便可知,一幅攝影作品要能成為一個『有意義』的表意系統,就必需在其內在的結構上符合『文法的合理性』、『所指對象的關係的合理性』。就第一個條件而言,由於『圖像系統』並不如『文字系統』具有嚴格的『文法規範』,所以在組合上的自由性就高出很多,但不管其組合的文法限制有無,其仍須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方可被理解,最簡單的例子便是所謂的『構圖上』的要求,讓二個象徵符號間能形成一可被辨識的關係。而在第二層次,則是其象徵的符號(影像中的個別元素實體)與被象徵的對象(其所隱喻的對象)形成一合理的連結性,方可被理解為一有意義的圖像。

以上的說法可能太抽象,但是我們可以下的幾幅作品加以說明。在圖像一中我們看到了一隻貓頭人身的動物站在海邊,身旁還插著二支釣竿,海面上則有一條鯨魚的尾巴正拍打著水面,而這幅圖畫的意義很容被容易被人理解,那是因為該所指涉的主體『貓』與『鯨魚』,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在現實上具有某種程度的連結關係,因為貓喜歡吃魚這種連結關係,使得我們可以在這幅畫中找到一個可被合理解釋的依據,那就是:貓插釣竿是要去補『鯨魚』,然而『鯨魚』本身龐大的體型又超過『貓』本身的『食量』而形成一種『諷刺』的關係,而可被理解為『貪心不足蛇吞象』的寓意,這便是可被信賴的真實性的來源,完全建立在『圖像表意系統』『內在邏輯的合理性上』,而不必全繫於『被指涉的現象』在真實世界是否真的具體存在。



圖像一

而圖像二則是一套更複雜的系統,這裡我們看到了有被擊落的飛機、軍艦、一個被馬賽克的人,一個偷拍者還有二支釣竿。而這個表意系統要能被解讀,某種程度上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社會背景,譬如對於該馬賽克人臉的熟悉性(即是阿扁),以及中、美、台之間的複雜關係,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才可理解這幅畫其實是在諷刺『阿扁』的口不擇言與製造問題的習性,而成為一幅有意義的圖像。



圖像二

然而,不管是圖像一或圖像二,在現實物理界都不具合理性,但是就其『圖像表意系統上』卻具有『內在邏輯的合理性』,而可成為被說服的對象,為閱聽者所接受,這便是前述所謂『影像系統』『真實性』的來源,非必基於『現實物理界』的合理性,而純粹建立在其內在表意系統的邏輯合理性上。

而基於以上的理解,我們可得到一個更簡單的結論,那就是,即使一幅攝影作品拍得再多漂亮,多合乎現實,或者合成地再多天衣無縫,但是如果欠缺了『內在的邏輯的合理性』的話,他一樣是無法說服別人的,而只能成為一種純粹感官上的刺激而已,而這正是今天許多攝影者的矛盾所在。




2009-08-08 14:08 發佈
樓主所講的應該是大眾傳播概論裡面的一門學問

叫做:符碼學

這個理論通用在所有媒體傳播,包含電視電影廣播報紙

最簡單的概念:

編碼--->解碼

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

編碼者(攝影創作者)沒有辦法完全預估解碼者(受眾.一般大眾)所感受到的一切.
那不是白,那是過曝XD
powerslide wrote:
...如果欠缺了『內在的邏輯的合理性』的話...只能成為一種純粹感官上的刺激而已,而這正是今天許多攝影者的矛盾所在。...(恕刪)

感謝分享. 寫得很簡潔清楚.
舉比較誇張的例子, 方便說明, 容易理解, 也有其必要.
只是實際的攝影作品可能更含蓄,
不一定會表達的那麼明顯,
是觀者要注意的地方.
也看了您的大作: 關於攝影的『後製』與『真實』.
經你三言兩語一分析, 確實不用再討論了. :)


invent0831 wrote:
編碼者(攝影創作者)沒有辦法完全預估解碼者(受眾.一般大眾)所感受到的一切.恕刪)


true!
作者已死論:要讀者出生就要作者死亡
訊息接收者會用自己的認知框架去解讀或詮釋接收到的訊息
而未必依照傳播者的意圖或達到預定效果
所以說傳播的過程是相當曖昧不明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