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眾人集思廣益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太陽光過於強烈,必須能有效的過濾大部分的陽光才能拍攝日蝕,否則可能會造成像機甚至是眼睛受損~
網友們提出許多方法:使用 ND400、ND8 + ND400、太陽濾膜、兩片 PL...等等,ND8 是確定幫助不大,但為了拍攝日蝕又買了 ND400 實在是不符合經濟效益(敝人只是菜鳥新手),剩下的就是太陽濾膜~
不幸的是,網路上找到的店家資料在台北,台南地區完全沒有,甚至去了望遠鏡專賣店也沒賣這種東西,這下子只能從身邊容易取得的物品下手了~
中間曾經找過黑色/深色玻璃,透光率太高


最後拿無印刷光碟片出來測試,使用的是以前用剩的無印金片,大概要五片左右才能達到效果,但是因為多片疊合,折射的情況很嚴重,連光碟反射的七彩光芒都會出現

最後,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片子...古老的 5.25" 磁片,效果稱不上特好,但是一片就可以濾掉大部分的陽光了!
就決定是你了!
------ 以下是動手做時間,小朋友使用刀具記得請爸爸媽媽幫忙喔

準備材料:磁片、壓克力、夾子

原本是到廣告招牌電詢問是否有賣壓克力板,10cm * 10cm * 3mm 大小,結果......一片報價 100 NTD

步驟一:將磁片外殼拆開,拿出裡面的磁片本體。

步驟二:將磁片沿著中心圓的周圍切開,只要切下完整可用的部份,不要切到圓形周圍扭曲或保護片的部份~
需要的大小是看鏡頭口徑,以能完整覆蓋鏡頭為準!


步驟三:將切割好的磁片緊密放入壓克力標示架內,兩片磁片中間不要出現縫隙,移動好位置後用夾子固定,避免磁片位置移動~


步驟四:將完成的壓克力板固定在鏡頭前,方法有很多,敝人是直接以夾子固定在遮光罩上。固定時請將鏡頭移至望遠端,並觀察觀景窗中的視野是否能完整被遮蓋住。


指揮挺組合!

成果驗收:接著就是拿到太陽下打太陽試試看結果囉!

------ 動手做結束,謝謝觀賞,下次日蝕請繼續收看「我愛 DIY」

整個製作過程應該在 20 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成本大概不用 150 NTD,但是對於一般人想要拍攝日蝕應該已經足以應付~
一般 DC 的話當然可以直接將磁片放在鏡頭前即可,DSLR 則會因為覆蓋不全難以拍攝(這就是為什麼要將磁片切開再合併成一片),直接架在遮光罩上則可以方便拍照時能雙手調整相機,不必用一支手拿著自製濾光片~
以上是小弟這幾天的心得,分享給想要拍日蝕卻又缺少工具的網友們,還請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