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大樓竣工] 有強烈構圖感的照片 - 兼談構圖

我從 6-30 歲,等了二十四年公車的站牌。
成家獨立以後,難得在這裡再等一趟我熟悉的 601 。

公車就在我身後的紅綠燈、即將到站
我覺得眼前所見的畫面 明快/雜亂 陽光/陰影 的虛實對比蠻有意思
趕緊拿下 Lx3 的鏡頭蓋 趴趴趴趴 彩色 3:2 , 黑白 1:1 各兩張

以下是兩張黑白照片



上面這張或許裁掉右邊,留下左邊直幅 3:2 又是另外一個比較乾淨清爽的風貌 ??



以上這是我用 Lx3 的第 #700845 與 #700846 號攝影實驗。

只是想拍下五年十年後可能就會消失的景物
或許是我自作多情,不過我覺得上下兩張還是有些 "表達上" 的差異
可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實驗仍然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那麼就繼續實驗下去吧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也是跟大家一樣在學習, 但還是要嘗試回應...

skyboy_789 wrote:
只希望能拍出自我風格...(恕刪)

據說只要照著自己喜歡的方式一直拍下去, 自然就有自己的風格, 任何人都一樣. 但前提是不能"模仿", 也不必受到任何前輩或攝友同儕的影響.

S.T.H wrote:
主要是想拍下那種感覺...(恕刪)

有那個感覺, 可能整個場景的scope或scale大一點會更好.

lmcsilver wrote:
1515151515...(恕刪)

lmcsilver 拍的一看就知道 :-)

S.T.H wrote:
利用前景當圖框的構圖...(恕刪)

兩張圖都很緊湊(tight).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位前輩的作品, 每一張的主題也都很"大"(佔主要畫面), 應該算好的構圖.

jenghan wrote:
我從 6-30 歲,...(恕刪)

從以前到現在很多人都喜歡 candid street images. 覺得 THE bus stop(第一張的電線與電線桿構圖/比例)好. 攝影很難, 好作品也很稀少, 我們只能不斷的嘗試與實驗. 推薦您參考 Osamu Kanemura (Japanese b. 1964) 的圖.


高鐵站

1.




2.




3.




4.




benhong wrote:
jenghan wrote:
我從 6-30 歲,...(恕刪)

從以前到現在很多人都喜歡 candid street images. 覺得 THE bus stop(第一張的電線與電線桿構圖/比例)好. 攝影很難, 好作品也很稀少, 我們只能不斷的嘗試與實驗. 推薦您參考 Osamu Kanemura (Japanese b. 1964) 的圖.


benhong 兄

多謝推薦的作品,很有意思
O S A M U K A N E M U R A 每張照片都 "心有千千結" 用我覺得很特殊的方式取景與構圖
街道上大小瑣事與雜物全都變成主題充塞著整個版面

看了一下 同一個網路藝廊, http://www.amadorgallery.com/Mark%20Power.html
跟 http://www.amadorgallery.com/Gabriele_Basilico.html 的作品我也覺得很棒

我那兩張公車站拍的照片,我也是比較喜歡第一張

你這麼說來,再回頭看了一下
第二張照片底部左側道路上 "公車站" 雖然有點意思,但因為距離遠 右邊就多了太多空白
候車亭比例也太小 有點頭重腳輕 第一張就沒有這明顯的問題,雖然角度稍有點偏斜

此外,第一張的光影對比也比較強烈。 ( 雖然第二張的明亮比較符合實際天氣狀況)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返家的老人
BY GRD


15151515
這個主題好讚!

收起來再說,希望可棟大樓可以綿延不絕下去。









1.免費用水
2.使用閃燈在後面補光
3.倒影
4.牆上光影
5.相愛
6.草堂
7.牆上光影
http://hoher.idv.tw/snap












1515151515151515151515

老鏡
olympus om-system 50mm f3.5 macro
jenghan wrote:
benhong 兄多...(恕刪)

也瀏覽了Gabriele_Basilico的城市風景(cityscape),大部分都是高角度拍的, 都不錯.
Mark Power的圖無法瀏覽, 不過google結果, 也很欣賞.

台北小周 wrote:
返家的老人BY GR...(恕刪)

這張圖讓我想到 Henri Cartier-Bresson 說的: In photography, the smallest thing can be a great subject. The little, human detail can become a Leitmotiv. 這些話有激勵作用. 試譯: 微小的事物可以是攝影的重要題材, 一個小巧的身影也能成為照片中重複出現的主題. 我也常拍這樣的照片(如下).

kosang wrote:
希望大樓可以綿延不絕下去...(恕刪)

比較擔心樓太高, 新來的攝友閱讀參考可能會有問題, 考慮換主題(或洗手不拍)中... :)

hoher wrote:
1.免費用水2.使用...(恕刪)

hoher於593樓分享的照片讓人印象深刻, 很高興又看到您的作品.

lmcsilver wrote:
老鏡...(恕刪)

鏡頭影響拍攝的風格與效果很大, 也想換個鏡頭試試看, 希望有不同的視野.

接下來分享最近參觀韓國攝影展時拍的, 因為展覽作品規定不能拍攝, 只好拍"大景"純紀錄, 兼習構圖.


1. 攝影展入口



2. 右邊是卵多先生的擺拍及數位合成作品, 左邊是白承祐先生的烏托邦



3. 權五祥先生的雕塑攝影作品



4. 李政錄先生的生命之樹



5. 美術館其他展示/大廳所見



6.



7.



8.



9.



10.




有關該展覽活動的介紹, 請參考曾敏雄先生的部落格, 有很多攝影展作品, 可惜拍得有點草率.

謝謝benhong

這個韓國攝影展我也有去看,有不少是很值得看的
另外他在外場的兩個圓椅有放了該展覽作品的相關書籍
也建議各位可以去翻閱,裡面不少作品是很不錯
但卻沒有在這次展覽展出(實體作品)


再分享一些近期拍的照片

2,4,8為重覆曝光(Nikon D300)









http://hoher.idv.tw/snap
ben大,感謝賜教...












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感謝
  • 1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