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魚 wrote:
有圖有真相,下面的圖...(恕刪)
http://www.it.lut.fi/kurssit/06-07/Ti5216100/seminars/JPEG.pdf
你要研究的話就好好找篇東西看好了.....
BTW, 偶幫你找了啦.
不過還是提醒你,
RAW 跟機身JPEG 的差別不在於 JPEG 的壓縮率.
偶前面的那些範例全部都是用比機身壓縮率還大的壓縮比存的.
有沒有差別, 差別有多大,
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來...
三月魚 wrote:
有圖有真相,下面的圖...(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講很多變了...
還在扯.....(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不知道救別亂說了好吧.......(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偶做的 divider 裡面包含了 adder, multiplier, 還有 lookup table....(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偶做的 divider 裡面包含了 adder, multiplier, 還有 lookup table.
早在當年 Intel 做出一款有浮點運算有 bug 的 divider 的時候,
裡面就已經有 lookup table 了....(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RAW 跟機身JPEG 的差別不在於 JPEG 的壓縮率.
偶前面的那些範例全部都是用比機身壓縮率還大的壓縮比存的.
有沒有差別, 差別有多大....(恕刪)
三月魚 wrote:
還請問一下多變是啥意思?
三月魚 wrote:
救啥?
三月魚 wrote:
講這麼多.....
不知道這位同學你做的東西有沒有開出實際的IC出來?
講理論,跑模擬...不要太混的學生都會.
沒開過就不要扯這麼多網路都找的到的東西.
三月魚 wrote:
同學,那是CPU才這樣設計,
你今天做DSP還在那邊用divider慢慢算?
等你壓完一張圖,使用者早睡著了......
專做DSP的IC會將運算式最佳化,能不要有乘除就不要有乘除,
不要老是只看網路的資料,
有實際參與能賣的產品上的IC設計再來聊吧......
三月魚 wrote:
我哪裡說你的範例裡面是因為壓縮比造成的?
網友還請你仔細看一點,
看不懂要問,不要亂下定論........
Cudacke Dees wrote:
不要 "理" 的講不清,
就去扯別的轉移話題...(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唉優.. 那你設計了幾片 IC?
要講硬體, 你講不過, 又要扯別的,
偶當然知道不同的 IC 要用不同的技術,
重點是這跟 RAW 還有機身 JPEG 的差別根本就沒有關係...(恕刪)
三月魚 wrote:
你的問題回答完,該回歸到主題......
三月魚 wrote:
一開始我只想提的是在CFA運算相同,所有的數位濾鏡相同的情況下,
假設用原廠的轉檔軟體和相機本身的CFA和數位濾鏡皆相同,
三月魚 wrote:
唯一會影響的就只有壓縮的過程不太一樣,
三月魚 wrote:
我也提出了即使你選擇最低壓縮比的JPEG,
相機內部設定的Qtable仍然不是完全不壓縮,
假設完全不壓縮,Qtable是全部等於1.
Cudacke Dees wrote:
是早該回到主題了,
不然你也只會胡扯一些不相干的 (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不管是用原廠軟體, 還是副場軟體,
都是有比 "壓縮方式" 影響要大很多的真正差別, (恕刪)
Cudacke Dees wrote:
你以為 Qtable 都是 1, 就會完全一樣喔??
好個大 IC 設計師.....
DCT 會 round off 啦... 不會一樣啦,
JPEG 每次開啟存檔就不會完全一樣....(恕刪)
chimonkey wrote:
我是原PO
我不知道這樣的問題演變成有點激烈的對話冒汗
不過我真的一點都沒否認RAW的好處
不然相機也不需要有拍RAW的功能
主要是問在不調整任何參數的情況下 由相機轉JPEG跟由電腦轉JPEG的差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