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大家消消火...沒有好技術與好相機、一樣能有感動的作品

beerstar wrote:
感動和器材可以無關,...(恕刪)


是啊,我完全贊同大大的言論,
這也就是為甚麼我說器材的選擇取決於自己的創作方式及想要呈現的風格,
用好器材絕對不是原罪,用100元的傻瓜即可丟也不見得不能拍出好作品。^^
重點都在於最後呈現的影像,所以也沒必要為器材好壞爭得面紅耳赤囉。

為了彌補一直離題的錯誤,送上兩張小DC拍的風景照
(小的水準不夠,只能拍拍風景旅遊照,給各位大大消消氣啊!)

Canon ixus 400




yuxian wrote:
弄了半天這裡是個人畫...(恕刪)


同意,
主題不是寫:"沒有好技術與好相機"、一樣能有感動的作品,
為什麼最後又有人扯到美術美學、高品質相片等等的甚至連什麼光影基本功都跑出來了?
感動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寫這個部落格的大大,
誰又知道,他當初的這些照片不是您們所說自己在家裡爽的呢?
攝影對我來說只是想把我所看到的留下來或者以不同或更好的方式表達出來,說不定這個部落格的主人也是。
對不一樣的人,攝影有不一樣的意義,大家可以互相參考坐下來賞圖不是很好,何必弄的離題又尷尬呢?
richard0408 wrote:
難得看到01會有這樣...(恕刪)


用機緣創作也是一種做法

但我相信任何一個藝術家,對於創作都是有計畫的,當然一件藝術作品會需要許多的機緣,因此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把自己準備好,然後等待機緣的來臨。

舉例說你遇到一個很溫馨的親子畫面,你拿起相機,但是你腦袋裡面沒有裝任何的攝影知識,於是你就按下快門,光圈 1.8,剛好是媽媽很清楚,小孩的臉一團模糊,這不就喪失了一次機緣?
www.cycliving.com
其實大家並沒有要把攝影搞的這麼嚴肅的意思。

我或是其他大大所說的,只是一種學習攝影的道路,我們沒有說這是王道。

也沒有說這是絕對的必要,因此我們僅說是:有空的時候不妨 . . . . .

我們所說的,只是說這些美術基礎對攝影可以有所幫助,但所謂的正規美術教育的確會帶來僵化的創作思想。

這在學院內已經有無數的論文討論過,但目前美術系仍舊沒有廢除這個部分,還是有他的理由跟價值存在。

況且在此討論這個恐怕有點不合時宜^_^。

我主要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


沒有好技術與好相機、一樣能有感動的作品 <---- 這是絕對正確的

但是又何不去想:

有好技術與好相機、拍出感動的作品的機會是不是更多? < ---- 這就是我的意思了


大家不必想太多,你願意在按下快門前多想想也是好的,喜歡拿起來暴力式的享受連拍的爽感也是好的。

這是我們各自享受攝影的方式,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孰優孰劣,純粹只是討論跟分享而已^_^
www.cycliving.com
唉,如果要討論好器材也沒關係,那麼扣除本篇外
M01每一篇幾乎都在討論好器材,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本篇討論串 ?

老實說一台DC一萬塊也是存很久的錢才能購買到,尤其是學生.
以前我在用傳統底片的時候,拿的是兩千塊的相機,也拍了近千張照片.
後來自己有了第一台好相機是理光的超廣角傻瓜機,七千多塊,存了相當久的錢。

跟以前來相比,相機並沒有變便宜,只是變得數位化了。
現在DC也是動不動也得五六千起跳,是現在小孩子太幸福嗎?
好像感覺這都不是錢一樣? 是現代的人特別會賺錢嗎?

後來我用到SLR時才知道,原來自己用了定焦傻瓜機拍照學構圖那麼久了。
最早國中高中時,我甚至不知道相機可以變焦呢.
後來因為有同學家中開攝影店,跟他借來玩單眼後,這時候就因此打好光圈快門等基本技巧。
但這單眼也根本不算我自己的。

最早一台DC也是三四千塊的30萬像素DC,拍的眾多照片到目前還是燒成DVD保留下來。
看到版面吵的很兇的什麼DSLR要不要全面都做LiveView時,
我的一大堆相片都是用觀景窗構圖拍下來的,包括我這台小DC也僅有觀景窗。

看到現在DSLR滿版面,總有點感慨,看著我小時後有點發黃的可愛相片,在地上爬的照片,
甚至咬著奶嘴的照片。
也都是拍的很棒,但是那時候我的爸媽,哪裡有錢買什麼高檔器材? 還不是便宜傻瓜相機留念的。
但是看起照片來更是有感覺。那種發黃的質感,是數位永遠都學不來的。
當然不討論到這邊,不然又回到以前數位跟傳統爭論的地步就沒意義了。

以前拍照是用僅有的器材來拍攝想要的畫面。
現在整個版面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器材跟功能就拍不了照片了。

回過頭
如果這篇不能夠撇開器材做純粹的討論,那麼真的就不用來開這篇了,
器材有多好用,相信每個版友都不陌生才是。


2002年過年拍攝。如今此景已改變了。30萬像素DC拍攝,無任何後製及縮圖,
原滋原味呈現 在更早之前都是傻瓜相機拍的,就不另外掃上來了。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小弟是個習慣在各大論壇潛水的人,自從見到最近的口水戰議論紛紛,各位提出的論點各據一方,我以前學生時代也參加攝影社團,買了單眼底片機及一堆各級距的鏡頭,其實那時的想法也和各位差不多,以為好器材才能拍出好作品,但事實卻不是如此,總是拍出來的不如所想像的好,用心聽老師的教導,再不然就看書及參觀攝影展,好在老天有眼,總也有幾張不錯的照片,一直保存至今

因為中斷了好長的時間沒有再玩單眼相機,目前所用的相機也只是一般的DC,拍拍生活點滴及旅遊回憶等等己經不錯了,來這論壇原本單純地參考看看各位對目前主流的數位相機有何見解,想買個DSLR重拾以前的興趣,才發現和我以前的年代一樣,總是有不同的人堅持著不同的見解,這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用DSLR的價值核心在哪兒,以前因為底片機拍照的成本較高,底片及沖洗照片都要費用,在拍照的同時,不能即時見到自己拍的好壞,進步速度不像現今的快,總是要在大家分享照片時,聆聽老師的解釋和同學們的心得才恍然大悟,可惜為時己晚,科技日新月異,拜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即見即得,從網路就可以窺探你要的知識,雖然我那傳統的單眼底片機和鏡頭己經封存在防潮箱中數載,幾乎DC都可以包辦我平日的需求了,想要重拾單眼相機的魅力,我也要在這時代的洪流中不得不去學習新的攝影知識,幸運的是,技巧和觀念沒有變化太大,以前所學的仍可以應付,只是器材變的更好更方便,一段時間雖沒有拿起單眼相機,但在平時拿著可愛的DC拍照時,觀念和技巧尚能應用得上,只是一般的DC能力所及,我想要求不要太高就好了,就當作一種紀錄吧

但就我的觀察,到幾個攝影論壇所看到的作品,絕大部份的作品似乎刻意要求美感及精緻,也有幾部份像是商業攝影,其實拍的真的不錯,我想我可能到達不了這個境界,這就像是讀著清明小品,訴說著男女情愫及唯美愁帳等,不知道這樣的形容會不會太誇張了,我也很害怕又引起大家的躂伐,我想說的是己經很少看到像新聞攝影一般很有張力的作品,我只是一個喜愛攝影的小人物,以前學生時代學照相時,記得老師告訴我們要讓你的照片擁有生命,基本技巧己經不再是重點了,而是照片要表達什麼故事或在訴說什麼?因此個人深深地愛上了新聞攝影及黑白照...

說了這麼多,希望不再是口水戰,而是引起大家的共鳴,新器材還是要買的,所以要來這個論壇參考各位網友努力發表的新產品心得,駕馭你的器材,讓作品有生命力,而不要被器材所駕馭了,我想那些器材商發明這些產品,最終還是要大家以最快速最方便的方法,讓大家擁有更好的作品吧!

說了這麼多,我也來獻上一些小弟的拙作來拋磚引玉吧...

傳統相機 Nikon F801s 70-210mm騰龍鏡頭 拍攝時間不可考,記得是以前學校演唱會拍的:


傳統相機 Nikon F801s 28-70mm騰龍鏡頭 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於北投站 用黑白底片自己沖片自己洗


傳統相機 Nikon F801s 70-210mm騰龍鏡頭 拍攝時間不可考,中正紀念堂前節慶



以下為數位相機 Canon PowerShot S50 所拍攝的:
攝於觀高工作站的法國菊


攝於北大武山下的檜谷山莊


雪山下翠池前的碎石坡


雪山往大劍山前,我己經累的半死還落隊,休息所拍的


雪北下大小劍之行最後一天,早晨離開油婆蘭營地


南二段攻上南雙頭山前的痛苦(有後製)




南二段雲峰上休息的隊友,遠處為南橫三星(有後製)


南二段風情(有後製)


南二段行程,山友合照於南大水窟山(有後製)


南二段行程之努力衝下山到大水窟山屋(藍色池子為大水窟池,有後製)


大水窟池及山屋


與山友走新竹北德拉曼,原圖為彩色,因顏色雜亂,改用黑白後製


奇萊南峰(有後製)




南華山風景(有後製)




謝謝觀賞!!....
大家的討論還是很嚴肅啊...

小弟一開始不就說了:有好相機很好,有好技術更棒,但就算沒有好相機、也沒有專業好技術,一樣可以拍出感動好相片。

小弟一點都沒有貶低技術或看輕器材的意思啊,許多玩攝影的前輩高人一路走來可是很辛苦的,他們花了那麼多時間精神,當然更能夠拍出好作品,這是理所當然啊。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或時間或金錢,可以投入那麼多在拍照這件事情上,但是那也沒關係,只要有心,一樣有機會可以拍出感動人的作品的。

至於要感動多少人才算數?那實在沒有標準吧?小弟還是看不懂畢卡索,看他的作品感動不起來,那怎麼能說畢卡索不好?或許只能我說自己程度太差了,而看不懂畢卡索的人有多少?除了我、搞不好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啊,哈哈。


對於拍照,自己是很喜歡,以前是拿起相機就照;
現在慢慢才會使用 nikon coolpix 4300 相機上一些使用模式,
才體會發現為何很多人會迷照相的原因.


















嗯, 小弟的心得是美感的培育重要過器材. 有了美感的知識, 無論是構圖/前製(光圈快門的選定), 或裁圖/後製(進Photoshop等), 也比較能發揮手中器材的最大功效.

也來貼幾張數年前拍的















Taken By Sony u20
何不分享您幾張高品質照片,讓我們欣賞一下

感動一下我們,畢竟沒圖沒真相,如何證明您的論點呢??
不知道要簽什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