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從桐花攝影首獎造假事件談數位時代影像後製意義

後製、合成 我覺得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後製,取景好,但有時需修改光線等...這我覺得可以商量

合成,把一些不是照片原本的景物加進去,這是我最不能認同的...

如果參加者把合成照也拿去參賽,那以後比賽不就變成"貼貼樂"了...

之後再看功力把"貼貼樂"搞的跟真的一樣,我想在現場拍攝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這比賽的作品是有機會出大圖作廣告的,基本的調整是很正常的。這剪貼是真的不行

erspicu wrote:
這新聞報的滿大的.....(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我想問一下,先不管後不後製。
這次爆出來可是「業餘級」的網友爆出來的,
比起「專業」的評審「們」,我很難想像那些專業評審們會真的看不出來。
而且根據新聞報導他們可是握有RAW檔或其他原始檔的耶。

我覺得這件事件根本就不是「比賽可不可以容許後製的問題」
因為這只要規則定好了,要不要後製根本就不需要討論。

這件事情的問題其實在於,
我們必須質疑「評審們的專業性」才是。
小弟提出一下「假設」,假設應該不犯法吧?

請問這些比賽的後製當事人與評審當事人有沒有可能是互相認識的呢?
有網友有相關訊息嗎?
提出一點意見與假設請大家參考吧。
春如月筆記 / http://whclive.blogspot.com/
我個人觀點就是認為 小小調整光度.對比.銳化都是合理範圍的調整

而大家真正覺得不公平的是在合成的後製

(所以一些想要吵說支持後製的就免了吧..我想應該也主要是支持在調整的範疇)

合成真的讓人不恥的是根本沒發生過的事情用電腦軟體的手法創造

比賽規則就是說不能後製(所以這個應該是主辦單位需要說清楚的地方.他B.C在哪)

比就是在比誰能真正用手中的相機拍下等待已久或者難以再次發生的美景

如果合成都能夠通行.那請問第一名還會是攝影人?還是應該是皮克斯?

那這還有什麼"攝影比賽"可言?

最起碼我認識的商攝老師們.都還是秉持著一次到位.真的不行才小調光比.這才是真正的攝影實力阿

所以個人不是很看得起此類的"後製工人"而非攝影人

erspicu wrote :
因為很多人也只會jpg直出,
因為很多人連基本的校調都懶,
因為很多人根本對解數位時代後製的意義都不懂,
就像許多比賽的單位,
所以才會訂出這種可笑至極的比賽規則,
然後才會有人抱怨比賽不公平.很爛,
總結是整個世界充滿無知的問題.

底片時代靠藥水等等手段對拍攝好的底片進行處理,
數位時代的raw擋放到電腦上處理輸出,中間的過程像是亮度的決定.去噪.飽和.色彩平衡...等等等,
這些是造假??

那乾脆說比賽規定jpg直出算了,對於也只會jpg直出的人大概覺得最公平最公正吧.

來看看國家地理頻道對修圖的看法吧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your-shot/manipulation
就連這種最有公信力的都認為在某些目的和前提下,後製本來就是正常的手段,
那我搞不懂,對於連raw擋處理都懶得的人,憑什麼認為後製不應該被允許.

故步自封的人越多,也代表網後的比賽規定仍然是錯誤守舊的機率越高....(恕刪)

拍的曝光不足怪不能後製..
拍色溫不對怪不能後製..
拍色彩不飽和怪不能後製..
拍噪點太多怪不能後製...
上訴的拍攝前都可以由機身來設定呀!
你可以看看鈴木一雄的書,他要求曝光已經到了吹毛求飭的地步了..
別尿不準怪馬桶小呀!
還有小弟我不排斥後製,我都考到cs5的證照了!
別因為比賽的規定就認為每個人都是老古板..
青龍虎丸 wrote:
拍的曝光不足怪不能後製..
拍色溫不對怪不能後製..
拍色彩不飽和怪不能後製..
拍噪點太多怪不能後製...
上訴的拍攝前都可以由機身來設定呀!


對只願意拍攝jpg而不願意多用心多花功夫的人來說,
這種東西丟給機身就定就夠了,
也已經聽過太多人說,拍raw好麻煩,還要一張一張處理,
甚至根本不知道raw檔是啥的人,
身邊多數都是這種人,
也的確他們要的要求機身設定就夠了...

實際上呢?
有哪個專業影像工作者會搞什麼jpg直出?
為何比較要求的人都拍raw檔?
因為機身設定太粗糙,不然就是暴力濾鏡,
不然就是概略設定,無法精緻細調,
了不起給你一個風格檔,
但是再怎樣都比不上你把raw讀近lightroom後的進階處理,
桐花比賽過了就過了,期待的是更多人有正確的觀念,
往後的比賽制度能更合理健全.

但是對於那種隨便拍拍就好,只會jpg直出的人來說,
他們的確不希望日後的比賽制度能夠更合理,
而是根本希望直接訂只許jpg直出的規定,
這樣對他們才更有利.

也別說什麼,我jpg直出,但是我前製設定很要求,光圈.快門.iso設定要求很嚴謹,
連拍raw這種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的人,跟我說他拍攝有多嚴謹,我根本不信,
這是根本態度的問題,這就像是為何有人追求無失真音樂或是最少也高流量等級以上的MP3,
聽著網路上抓到的128kbps MP3,然後說我家的音響器材多高級,我對音質的態度很嚴謹要求,
這種話說出來能聽嗎?


青龍虎丸 wrote:
拍的曝光不足怪不能後...(恕刪)


在機身設定與輸出RAW後使用軟體調整有何不同?

為何在機身先設定好的就不算後製?

假設依照這個標準(?),又要如何分辨是機身直出還是透過軟體處理?


=====
數位拍攝本來就一定要經過處理才能呈現出照片
(以前底片時代不也是如此嗎?)

我覺得拍下一張照片~
記錄的是在那個地點,在那段時間下的情況

只要 不是 "拿不同地點時間" 所取得的影像再加工(比如說 合成)
都是可以接受



erspicu wrote:
對只願意拍攝jpg而...(恕刪)

鈴木一雄
去買他的書看看吧!!
他還是底片直出的拍法,你看懂了就知道他在堅持甚麼了!!
他所用的器材645底片機
拍照出來的作品一次到位不修不改不調色...
回到攝影最基本的感動
話說jpg拍的好還要raw做甚麼???
一般來說拍的不好或是要求謹慎才會用raw
如果一次到位jpg就能輸出不修改這才是高手高手高高手呀!!!



專業工作者拍raw是為了事後還有修改的最大寬容度..到美編手上要修改剪貼才好下手!
那是為錢在工作,與你剛開始的論點比賽規則限制是兩回事~
別扯上邊..
青龍虎丸 wrote:
去買他的書看看吧!!
他還是底片直出的拍法,你看懂了就知道他在堅持甚麼了!!
他所用的器材645底片機
拍照出來的作品一次到位不修不改不調色...


你覺得底片顯影沖印過程叫不叫後製???
老兄阿,那就是一種後製的過程阿!!!!

不同的藥水特性.溫度.顯影時間或是沖印方式等等等,
對於產生出來的畫面.對比.亮度.飽和都有影響,這叫做傳統暗房,
而raw檔的輸出過程叫數位暗房,真有意思.....
PS可以拿到證照的人,但是卻沒有這種觀念...

我以前高中時後,還是底片為大宗主流的時代,
我就進過暗房看老師玩過顯影.

那他在堅持什麼呢? 沖印都不用,變魔術無中生有嗎?

我71年次的人,不知道你是幾年級的,不過就算沒經歷過底片時期,
基本的過程應該也會知道吧?底片需要沖印不就根本的常識嗎?

看到你對RAW的一番見解...我真的只能無言.

多看一些書充實一下自己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