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有什麼優勢我怎麼看不出來.....


因為我沒有買數位單眼



以前爬山岳大家帶單眼,不論電子或機械都不足為奇 ,因為電子跟機械的重量也沒差多少
後來3,4年前每當我後背重裝 ,前胸掛FM2時 ,對向登山客都肅然起敬......是怎樣..FM2了不起嗎又不是安眠藥
我還沒說背包還有二顆鏡頭咧...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haytt wrote:
拍底片,是一種攝影的態度,一種悠閒,一種慢活,一種優雅,一種專注,一種審慎。
沒有心存僥倖的心態,每一張片子,都是在看似慢條斯理卻又專注而聚精會神的情況下悉心完成發想、觀察、預想、測光、構圖、確認、按下快門;這是很多跟我一樣,比較不熟練還在學習的朋友心有戚戚焉的拍攝過程。...(恕刪)
很喜歡你說的這句話,同樣是由觀景窗內看出去,但數位與底片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走進底片的世界,才會知道這世界的奇妙,沒有試過的人,恐怕很難體會,
說真的,看到街頭上一家家的沖印店在數位時代的衝擊下,一家家的消失,感慨之外,
有時看到對底片否定論的朋友們,倒是有點想問,
當你為你所需證件拍下大頭照時,或是由數位拍出美美的影像電子檔,
送到店家沖洗成照片,這也是銀鹽世界的一部份,
也是經由顯影、定影、急制這三個基本步驟成像出來的,
除非你一輩子不沖洗照片,或是絕對只用相片印表機印出圖,
不然,跟本脫離不了銀鹽的世界,
否定底片的價值,也否定了銀鹽的世界紀錄人類歷史的價值,
相對的,也讓能沖洗出照片讓人回憶的店家,失去生存的空間,
到時,洗張大頭照,留下永遠的回憶影像,恐怕要花更多的心力才能獲得啊,
不好意思,我也認真了....
自己承認,自己手上也有服役中的數位相機,但認清數位與底片不同的特性後,
這兩者就如我前面所說的,是不同的兩個世界,
除非,數位的特性能包含底片所有的特性,不然,我還是會持續地用底片拍照,
這兩者並沒有熟是熟非的問題,只有願不願意去瞭解的問題,何必庸人自擾呢?
題外話,樓主在我早些前所發表的那篇底片蓋大樓中,提供了相當多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我卻混的太兇,沒有再分享新的底片作品,卻是前輩您與其他網友持續地維護,讓更多人體會這底片的奧妙,
當然要在這裡支持您對底片未來的期許與期待囉.
在2000年以前有玩底片的人,在2000後數位出現 ,該跳槽早跳槽了 ,他們並非把底片貴,沖洗貴等原因列為優先
純粹有些就是收入較高的人,喜歡品嚐科技,及追求便利性等等 ,這些使用者就算便宜再降價 ,他們不會跳回底片
而年輕一輩的約7年級生,很多接觸攝影,就是數位了 ,自然底片對他們很漠生 ,很多人對拍底片感到畏懼,(因沒LCD預覽,拍壞要浪費底片及沖洗費)
就算最近炒的很熱的LOMO機 ,那也只是少部份的人嚐鮮底片一下, 並不會造成底片巿場活躍 ,就算有很多愛好者再跳回底片 ,底片巿場一樣不振
因為底片占最大宗的攝業部份消失了 ,這一塊損失占最大
以前我當服裝攝影助理 ,一天出門拍80件左右 ,底片120就要帶四,五十支 ,在旺季時一星期拍個4,5天,
一星期就消耗幾支了,所以這塊消失才是底片巿場萎縮的重點,業餘人口再增加也杯水車薪
不過我認為目前玩底片固定的人,就是繼續玩了 ,不會因為漲價而跳槽 ,就跟數位相機再怎麼貴還是一票人會買機皇,而且還直呼便宜...這道理也一樣.底片再貴,對於習慣的人還是會用 ,只是希望不要再消失一些名"片"了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