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前輩相見恨晚阿 我亂槍打鳥 有一段時間了看了你的攝影文章 讓我更清楚我的下一步學攝影真的很累 沒有標準 找不到證據只有用自己的 眼睛 透過 相機 將自己的心意傳達出來這個很不容易你的文章 幫我解決了 不明確的因素謝謝你
文包 wrote:最近的熱門好書"攝影師之眼"上週我去買了一翻開看了幾頁就嚇到Michael Freeman居然也是從設計元素來解釋構圖. 跟我的想法幾乎一樣而且提到設計原理...(恕刪) 看來我的選擇沒有錯, 台灣有這樣想法的攝影者相對是少數, 加以整理出書幾乎沒有, 早期還有, 近年書局中看到的都是歐美攝影者, "攝影家之眼", "拍照前先學會看"這兩本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國內有心者大概僅有您, 大爛兄, 吳家寶幾位有心者在網路上發表深思後的文章.不知, 您平常的攝影書籍, 或攝影網站有哪些呢?
millerliu wrote:看來我的選擇沒有錯, 台灣有這樣想法的攝影者相對是少數, 加以整理出書幾乎沒有, 早期還有, 近年書局中看到的都是歐美攝影者, "攝影家之眼", "拍照前先學會看"這兩本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國內有心者大概僅有您, 大爛兄, 吳家寶幾位有心者在網路上發表深思後的文章.不知, 您平常的攝影書籍, 或攝影網站有哪些呢? 您客氣了 其實我認真開始研究探討觀念上的問題. 已經是2008年之後的事了時間還很短跟大爛兄或吳嘉寶老師還差的遠了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有什麼想法. 隨身帶筆記本記下來有覺得不錯的書就把它認真看完. 讀書筆記寫起來. 歸檔整理有展覽就去看. 心得筆記寫起來. 歸檔整理有什麼新的點子就去實驗看看. 如果成功了. 就把它寫成心得. 歸檔整理每個人接觸攝影的目的都不同我的目的. 是想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可以走到哪裡. 不對自己設限. 任何可能性都ok-我常看的網站沒什麼特別的. 主要就是flickr雜誌的話我是定期定閱日本camera. ASAHI camera. 風景寫真這三本雜誌比較直得一提的是書其實我現在很少在書店或圖書館的攝影區裡面找書多半是從藝術總論. 哲學類. 美術/繪畫類. 美術史這邊. 找書來看或是平面設計. 建築設計類的書. 有很多拍的很不錯的室內室外空間照片都可以參考他們怎麼拍. 為什麼這麼拍另外就是攝影集. 有錢的時候就買. 沒錢的時候看看有沒有可以翻免錢的.... 翻翻看看他們怎麼拍為什麼要拍這些? 拍這些的目的在哪裡? 有沒有什麼特別用意?為什麼這麼拍? 為什麼用這個視角? 為什麼站在這個位置?為什麼調整成這樣的色彩或對比?這些有沒有什麼特別用意?看展覽的時候也是一樣. 把上面這些為什麼?都跑一遍不只看攝影展. 別的展覽也可以看有什麼想法就寫下來然後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