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jpeg直出和raw轉jpeg真的有差嗎??

Cudacke Dees wrote:
以經重覆過很多次....(恕刪)

滿多人也重複很多次........
你的論調很正確,
但重點在於是很多人相信用電腦轉出來的JPEG壓縮效果會好很多.
而不是相信"電腦轉 RAW 是絕對有能力做到跟機身 JPEG 看起來幾乎一樣的程度"
利用軟體做JPEG壓縮的運算不只可以看起來幾乎一樣,
而是可以做的更好,
只是不在100%比例顯示的話,人眼不易察覺.
三月魚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色調未改變下所記錄的細節,


那畫質包不包括寬容度?
包不包括明部暗部的細節呢?

細節又是指什麼? sharpness? resolution?
RAW 的調整項目裡面又還有 sharpness 的差別,
而且根據知名網站如 Depreview 的眾多測試報告,
RAW 檔跟機身 JPEG 所產生的檔按就算是拍黑白的線條,
也有 sharpness 跟 resolution 的差別喔!
三月魚 wrote:
但重點在於是很多人相信用電腦轉出來的JPEG壓縮效果會好很多.


這個偶也有範例圖,
而且是實上本來就不是一定會好很多,
而是 RAW 跟機身 JPEG 根本結構上的差別,
可以讓有能力的使用者轉出效果好很多的照片,
當然也可以轉出沒什麼差別,
又或者至差.
Cudacke Dees wrote:
那畫質包不包括寬容度...(恕刪)

JPEG主要是壓縮影像中的AC部分,
文字上的定義很模糊,又有翻譯上的問題,
但是如果講起數學式,大家都會飛快的混動滑鼠滾軸.....
簡單的說...
當壓縮比越高,影像失真越大,色彩取樣也有可能越少.
影像會變的一塊一塊糊糊的,也有可能變得比較不鮮豔.
JPEG壓縮做的越好,和原始為壓縮的圖片的PSNR會越小.
所以透過軟體去做JPEG可得到PSNR較高的圖.
三月魚 wrote:
JPEG主要是壓縮影像中的AC部分,
文字上的定義很模糊,又有翻譯上的問題,
但是如果講起數學式,大家都會飛快的混動滑鼠滾軸.....
簡單的說...
當壓縮比越高,影像失真越大,色彩取樣也有可能越少.
影像會變的一塊一塊糊糊的,也有可能變得比較不鮮豔.
JPEG壓縮做的越好,和原始為壓縮的圖片的PSNR會越小.
所以透過軟體去做JPEG可得到PSNR較高的圖.


偶有寫過 JPEG 的壓縮,
沒有什麼模糊的,
過程基本上完全有定義,
偶可可以很簡單的跟你說,
JPEG 的壓縮方式就是拋棄高頻訊號,
也就是畫面上面細部的變化,
可以這樣做的原因,
是因為人眼對於高頻資訊的敏感度沒有低頻訊號來的強,
也就說人眼對於細部變化的敏感度遠小於整體的形.

而壓縮以 8x8 的方格為準,
所以當做最大壓縮的時候等於將 8x8 的細節完全丟棄,
變成一個 8x8 只有單一顏色的方塊,
所以才會有馬賽克的現象.

一般人要了解, 就這麼簡單,
連專業術語其實都可以不用提到,
但是這跟 RAW 轉檔跟機身 JPEG 的差別根本沒關係,
RAW 跟機身 JPEG 的根本差別並不在於 JPEG 壓縮比的問題,
就算機身 JPEG 用最低的壓縮比, 偶之前提到所有 RAW 跟機身 JPEG 的差別仍然存在.
Cudacke Dees wrote:
偶有寫過 JPEG ...(恕刪)

你寫過你就知道,裡面很多浮點的運算,
不知道兄台設計過硬體嗎?
越精確的值就必須用越高的成本或是越慢的速度去實現..
理論上來講不做任何設定下直接用相機的硬體壓縮,
和用相機拍攝RAW再透過原廠的軟體壓出來的JPEG應該要一模一樣.
但是實際去實驗你就會發現,
硬體壓縮為了成本或是速度上的考量有犧牲掉部分的品質.
有可能是壓縮比較高,有可能是色彩量化減半.
在100%檢視下是有辦法察覺的.
但是在一般狀況看圖,幾乎是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是透過軟體壓縮出來效果就是會好很多.
我想表達的就是效果會好,但是不在100%檢視下不太容易察覺.
我贊同你的論點,只是我們想表達的東西不同.
彼此尊重會有更良好的互動.

Cudacke Dees wrote:
沒有什麼模糊的, ...(恕刪)

這位網友又誤解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你常會對我所提的名詞加以質疑,
例如"畫質"......
所以我指的是很多名詞並沒有嚴謹的定義.
會有模糊的空間.
三月魚 wrote:
你寫過你就知道,裡面很多浮點的運算,
不知道兄台設計過硬體嗎?


有啥關係?
扯出浮點運算就很猛了嗎?
根本跟現在的討論就不相干阿,
不過你既然問了,
雖然不知道你扯不相干的東西有什麼意義,
但是基於禮貌偶還是回答一下好了,
當年偶在學校裡面學的時候,
偶設計的 24bit divider 是全校最快的,
而且兩年之內製程從 .25um 變成 .18um,
也沒有其他學生設計出更快的,
所以雖然偶不是什麼硬體大師,
但是也不是對硬體毫無概念的人,
請不要糊扯太多不相干的東西.

三月魚 wrote:
有可能是壓縮比較高,有可能是色彩量化減半.


就跟你說了, RAW 跟機身 JPEG 真正的差別,
根本不在 JPEG 那個壓縮比上面,
就算機身 JPEG 用最小的壓縮比來壓,
偶前面提出來的範例跟差別,
也根本就跟那個無關.

三月魚 wrote:
在100%檢視下是有辦法察覺的.
但是在一般狀況看圖,幾乎是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是透過軟體壓縮出來效果就是會好很多.
我想表達的就是效果會好,但是不在100%檢視下不太容易察覺.


不用 100%,
偶前面貼出來的照片沒有一張是 100%,
相對的,
是用電腦看都還嫌稍微小了點的照片,
差距很明顯, 視力不太好的人都可以看的出來.

重點在於, 如果目的就是要用電腦將 RAW 轉成跟機身 JPEG 幾乎一樣的照片,
是可以辦到的,
但是 RAW 跟機身 JPEG 的差別就是在於可以不用這麼做!

三月魚 wrote:
這位網友又誤解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你常會對我所提的名詞加以質疑,
例如"畫質"......
所以我指的是很多名詞並沒有嚴謹的定義.
會有模糊的空間.


既然如此,
又何來
"如果拍了RAW不是為了要做後製,而是以為用軟體轉壓縮畫質較好的話....
其實有點做白工,兩者的差異是有....但是真的不大."
應該先講清楚, 畫質到底是什麼.
Cudacke Dees wrote:
有啥關係?扯出浮點運...(恕刪)

扯到浮點不是要證明我很猛,
只是提出可能會造成差異的部分.
我從開始到現在從沒說你提的範例有問題.
也從沒說我講的東西和你提的範例有任何相關.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何謂畫質...還請網友你詳細定義.

請仔細看...
"如果拍了RAW不是為了要做後製,而是以為用軟體轉壓縮畫質較好的話....
其實有點做白工,兩者的差異是有....但是真的不大."
指的是在討論區很多討論串都有提出所謂軟體轉檔壓縮畫質較好,
而不是我提出畫質較好.....
一方面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定義"畫質"
一方面我覺得直接轉檔的差異很小,所以如果是認為會獲得比較好的畫質.或說"結果"
這樣去轉檔是有點做白工.

最後想跟網友說的是.
有在業界設計過IC就知道....
學校做的,跟實際用的....差很多....
而且現在硬體很少真的去做divider,
大多是用Lookup table,速度可以比你做的快上N倍........
有圖有真相,
下面的圖是我用D50拍的,
從Header可擷取出壓縮用的Qtable是
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2,0001,0002,0002,0002,0001,
0002,0002,0002,0002,0003,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3,0002,0002
0003,0003,0003,0003,0003,0002,0002,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
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3,0002,0002,0002,0003,0003
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
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
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

你寫過JPEG的程式應該知道,
從上面的Qtable可以看得出來,D50的壓縮比還可以調的更低.
再低的壓縮比效果有沒有差,絕對有,不明顯而已.
就更不用提其他的JPEG最佳化了.

附加壓縮檔: 200712/mobile01-641466b69af71961c7510baf35baab2e.zip
三月魚 wrote: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何謂畫質...還請網友你詳細定義.


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呢?
偶一開始也就是提出你這點邏輯問題而已,
既然是你不知道的東西救別胡扯好吧!
至於照片, 偶貼了好多張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有沒有差.

三月魚 wrote:
"如果拍了RAW不是為了要做後製,而是以為用軟體轉壓縮畫質較好的話....
其實有點做白工,兩者的差異是有....但是真的不大."


就跟你說了, RAW 跟機身 JPEG 的差別本來就不在於 JPEG 的壓縮率,
講很多變了...
還在扯.....

三月魚 wrote:
一方面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定義"畫質"


不知道救別亂說了好吧.......

三月魚 wrote:
最後想跟網友說的是.
有在業界設計過IC就知道....
學校做的,跟實際用的....差很多....
而且現在硬體很少真的去做divider,
大多是用Lookup table,速度可以比你做的快上N倍........無奈


..... 無言....
你找一款高級點的 cpu 裡面沒有 divider 的好了..
這樣跟你講好了.
偶做的 divider 裡面包含了 adder, multiplier, 還有 lookup table.
早在當年 Intel 做出一款有浮點運算有 bug 的 divider 的時候,
裡面就已經有 lookup table 了.
而且就是因為 lookup table 設計的時候漏了注意一些小細節,
才會在計算的時候有看錯位置的情況,
所以浮點運算有問題.

不過你扯這有什麼意義呢?
你不知道的東西還是講不出來不是!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