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上報了@@繼"牛車採蚵"又被質疑


GSMBOY wrote:
一次兩次,次數一多,攝影比賽的社會觀感變差.
承辦人員的壓力變大,各機關單位也會開始思考舉辦這些攝影比賽活動的必要性.
(其實把這些經費拿去舉辦公益活動豈不是更好)

這種質變的路程或許會很長,但是"做就對了"!...(恕刪)





GSMBOY wrote:
他們是不是神,我不是...(恕刪)

嗯~~事後沒表態,也可以說是駝鳥心態...

peirreflame wrote:
這種無意義(你)的發...(恕刪)

照你這麼說,那些所謂標榜的jpg直出,也是後製....

peirreflame wrote:
這種無意義(你)的發...(恕刪)


不好意思問一下,機身上面的調整,算不算「後製」

我指的是像機身上的設定,如 canon 的「暗部自動優化」

sony hdr ....etc

如果只是按下快門前的所有準備,包含設定、各式濾鏡、技法,都不算後製的話

顯然機身上面可供調整的參數越多,就越難求個公平

Pelikan wrote:
在這裡PO文的人有幾位參與過攝影比賽評鑑?
國內外大多數比賽規則都是先寄一張小照片給主辦單位
評審再從上千張的參賽照片中去挑選優秀作品
除非手法拙劣,否則在小照片的呈現上並不容易看出是否經過合成
而評審是攝影專家,不是氣候專家,他們看不懂什麼雲會不會出現在什麼場景...


評審的水準要高些很正常的吧!
不會拍也要能看阿!


台灣的攝影學會 真的只能說太封閉了
一樣的拍攝角度 手法 盡拍一些相同的題材
不容許異於他們尊崇的主流觀念
有河有海的照片 都會有船
有些船還都長一樣...
最大問題點其實不是在合成阿

重點是裁判也是他們的人
我就不相信如果變成開放大家投票

這些照片可以登上佳作

連入選都不會有...

wongkain2001 wrote:
按下快門之前 拍攝前的調整 前置包含 黑卡 減光鏡...叫前製

按下快門後 小至調整參數 大至ps疊圖 合成 都叫後製


這是正解!


相關的解釋早在陳先生那事件後,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相機機身加上鏡頭,是影響成像效果的關鍵因素
為了讓相片和肉眼接近,我會去調整相片對比、曝光、白平衡、飽和度……
目的還是求得和現場光源及色彩儘可能相同
以彌補相機性能不足的缺憾

如果你說的黑卡減光鏡叫前製,按下快門後……

我想我的550D沒有資格參加比賽,因為相機就輸了…
我沒有錢買5D3,是因為沒錢買好機無法參加比賽,活該倒楣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不好意思問一下,機身...(恕刪)


其實機身一些設定也是不好調整的......
前些時候
Nikon 不是說以後比賽都不接收底片了

所以要真正 降低或解決作弊發生
就是限定交付 raw檔

有些比賽是交jpeg 或實體照片
這些根本無法判斷有無後製

例如:洗照片, 有些店家都主動會幫你後製
除非你強調不要調整
且現在機身上有很多特效
根本無法判斷有無後製

除非這種誇張作弊法 剛好被捉包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