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小孩的純真才是拍攝的重點!!

非常同意樓主的說法
順便贊助一張可以聽見哭聲的照片

同樣的場景小弟也有錄影和初步後製
但怎樣都覺得沒有照片有感覺

至於輕鬆騎的話笑笑就好
他的照片品質連S家高手洋森大都看不下去
只會三不五時對著規格大放厥詞
連大白天的白平衡都能錯得離譜噁心
12連拍又如何?
沒一張能看的
就像是考聯考有人寫考卷寫很快
結果每題都錯
考試的人浪費時間
閱卷的人也浪費時間

自動白平衡不準這是S家的老毛病了
七年前我就是受不了A100的自動白平衡和詭異顏色才跳350D的
輕鬆騎的照片告訴我原來SONY在這七年自動白平衡一點進步也沒有
倒是規格越來越唬人
希望有S家的朋友指正小弟是錯的
那些嚇人的照片只是輕鬆騎的個案
正常人用SONY的自動白平衡在白天還是很準的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無聲勝有聲的親情內蘊
幾千張照片中也難得找到一張
流傳於世感動人心的影像
往往是拍攝者不經意的驚鴻一瞥
好作品的確可遇不可求

lml640707 wrote:
順便贊助一張可以聽見哭聲的照片

真的可以看見哭聲耶
很有感覺的照片耶~~
我覺得像這樣傳達出來的情感是相片無可取代的魅力~~
基本上[真正好的平面靜態作品都是可以聽見聲音的]

好的風景照會聽見清新的風過的聲音
好的兒童嬉鬧的照片會聽見孩子咯咯的笑聲
史密斯的[守靈]呢---什麼聲音都沒有, 您只能聽到自己沉重的心跳聲

網路就是這麼一回事, 再無知的小朋友看的懂數字就誤以為瞭解了真諦

孟克的吶喊值個幾十億...... 如果是錄影...值五百元就偷笑了
effo wrote:
[真正好的平面靜態作品都是可以聽見聲音的]

一針見血

effo wrote:
基本上[真正好的平面...(恕刪)

[真正好的平面靜態作品都是可以聽見聲音的]

好話一定要 +1

只是常被當作耳邊風


相片可以表現出剎那間的動作和美感,影片可以留住當時的動作、聲音和情境。(這是廢話)

水滴到碗中,如果用錄影的,一點意義都沒有,用高速快門拍照卻可以表現出水的張力,反過來,拍一張小孩正在跳舞唱歌的相片也遠不及使用錄影設備錄下他那時候的所有動作聲音來的有意義。

孰優孰劣?我不覺得有比較的意義!

但我覺得如果是回到這篇大樓中討論『記錄小孩的純真』,兩種都需要!

有時候小孩的純真除了天真無邪的表情和動作外,可愛動作配合上牙牙學語的聲音,真的會讓為人父母者在事後回顧時看到廢寢忘食.........

我的小孩記錄中,相片和影片都有,設備橫跨了手機、相機、單眼和攝影機,手邊有什麼就拿什麼紀錄,畫質好當然很好,但有時看到個畫面,手忙腳亂的拿起隨手可以拿到的東西來用,也沒時間慢慢調設定,就很難確保品質,不過我想捕捉當下時刻才是最重要的,管他拍的怎樣,也沒打算拿去比賽,頂多是拍的不錯的話,分享給朋友親戚,享受一下片刻的驕傲感而已!

樓到後來有點歪到變成討論影片和相片的市場價值了,但別忘了不管是夢娜麗莎微笑或吶喊,都是用『畫』的,而且價值是市場賦予的,繼續歪下去這棟樓會變成討論『怎麼拍出可以賺大錢的作品?!』

----------------------------------------------------------------------------
補充一下:

因為提到錄影,順便分享一下我的錄影檔和相片檔的整理方式。

裡面很多朋友錄影似乎都錄很長,我以前也是,後來發現,真的沒那種生命在那裡耗著看影片,所以後來拍的錄影檔都要求自己,最長不能超過五分鐘(舞台表演除外),平均都在一分鐘內,把影片當成相片拍,儘量只拍重點就好,真的拍長了,拍完轉檔時馬上剪,累積久了會懶得理。

影片和相片用重新命名軟體,用『年月日時分秒_序號』重新命名,放在以『年月日+事件名稱』命名的資料夾中,用檔名排序,這樣就能在瀏覽相片時也順帶的瀏覽影片,以前相片跟影片分開放,的確會造成看相片多看影片少的情形,但這樣放以後,每次看相片,順著時間點看,都會順便看一下影片檔,後來發現,看影片的機會跟看相片的機會幾乎一樣多,一點沒啥技巧的經驗提供給不知道怎麼整合影片和相片的人。(若同時間會使用不同設備紀錄,最好都校時一下)
少說多做~少吃多動
家政夫小黃 wrote:
樓主這張照片拍得真棒!以當時的器材,也必定是大光圈、機械反射式相機才能拍出來吧!以個人拍自己小朋友的經驗,其實用什麼器材根本沒有誰care,能捕捉當下瞬間的美好就夠了!

同意!用什麼器材不是重點
這張照片用的是CANON EOS888,只是入門機

能夠捕捉當下瞬間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lordlost wrote:
因為提到錄影,順便分享一下我的錄影檔和相片檔的整理方式。

裡面很多朋友錄影似乎都錄很長,我以前也是,後來發現,真的沒那種生命在那裡耗著看影片,所以後來拍的錄影檔都要求自己,最長不能超過五分鐘(舞台表演除外),平均都在一分鐘內,把影片當成相片拍,儘量只拍重點就好,真的拍長了,拍完轉檔時馬上剪,累積久了會懶得理。

影片和相片用重新命名軟體,用『年月日時分秒_序號』重新命名,放在以『年月日+事件名稱』命名的資料夾中,用檔名排序,這樣就能在瀏覽相片時也順帶的瀏覽影片,以前相片跟影片分開放,的確會造成看相片多看影片少的情形,但這樣放以後,每次看相片,順著時間點看,都會順便看一下影片檔,後來發現,看影片的機會跟看相片的機會幾乎一樣多,一點沒啥技巧的經驗提供給不知道怎麼整合影片和相片的人。(若同時間會使用不同設備紀錄,最好都校時一下)

很讚的意見!
確實影片一長,看的人到後來就會如前面大大所言開始聊天,根本不會認真看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