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nyics wrote:
想請教一下各位大大
假如畫素密度一樣的情況下
同焦段的照片把ff的畫面裁切成apsc大小的畫面
之後再放大到跟apsc一樣大小的畫面
這樣兩張圖片會一樣嗎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有錯還請各位博學的先進好好指導我這個羔羊啊!
在相同視角的狀況下,拍出來的相片焦段大概相同。
不同的地方在於「畫素多寡」所造成的影像"大小"差異。
因畫素密度相同,故FF的總畫素必然比APS-C更多,
那在這樣相同的狀況下,FF照片必然比APS-C還"大"了。
但你提到的「畫素密度一樣」跟「放大到跟apsc一樣"大小"的畫面」,
依您所提出的前提所做的推斷,
FF所拍出的照片只需裁切到與APS-C相同視角,
就能與APS-C照片有著差不多的視角與"大小"了!
所以不用裁切後再行放大處理就可以得到與APS-C相同視角與"大小"的照片。
再以您的前提來假設,
以現有的CANON 7D 的畫素密度來說,
如果未來的FF有著跟7D相同的畫素密度的話,
那麼這台「未來的FF機」應該會有著3600萬的畫素>~<。
另外,有人會跟我有著相同的習慣嗎?
在拍照前會把兩支手的大拇指與食指相合,
再把手放到眼前來感受「視角上些微的差異」?
很好玩的!
同顆鏡頭 同光圈 同固定地點照固定物體
景深跟片幅無關
人眼感受則是看你怎麼裁切 (FF APS 4/3)
照片切小塊 自然物體在照片上看起來大多了
這就是片幅造成的倍率放大
手振 安全快門跟像素密度比較有關
看起來沒晃到的 放大仔細一看搞不好有晃
所以像素越多越容易糊掉
反正那個安全快門只是參考
最後的放大檢查最重要
ttlinker wrote:
我要發問!
FF系統和APS-C系統,使用500MM的鏡頭,
FF等效焦長500MM,
APS-C等效焦長800MM,
請問APS-C手持會不會晃的比FF嚴重????
如果APS-C會晃的比FF嚴重,那又該如何解釋???
我不是大師,但這問題似乎不難回答。所以還是在此回答一下
1. 搖晃的程度是一樣的,不會比較嚴重。
2. 假定把兩台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同樣洗成 4x6 在同樣距離觀看
APS-C 對搖晃比較敏感, FF 對搖晃比較不敏感.
因為 FF 的視角較大,APS-C 的視角較小
想像一下,你平常搭車上街 (車子在震動) 看窗外景色應該不會暈頭轉向
如果捲個紙筒湊在眼前,只透過這個圓筒看到前面一小圈的景色
看個幾分鐘試試看.... 包準震得七葷八素 恨不得車子趕快停下來
明明是同一台汽車、同樣的震動、同樣的眼睛
但視角不同,對於視覺 "安定性" 的要求當然就不一樣。
3. 所以說,一般說 "安全快門跟焦長有關" 實在是一個簡略到爆炸的說法
以前或許沒太多種像機可以選擇,大片幅、中片幅、全幅(35mm)、半格
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 35mm
但這個年頭,每一家廠商的片幅或多或少都不相同
Sony, Canon 的 APS-C 尺寸就不同
即便同樣 Panasonic M43 的相機, GH1 與 GF1 的感光元件大小也不一樣
應該說,安全快門跟 "視角" 有關,才有能夠擺在一起比較的基準。
這不只是鏡頭的視角,觀看照片的視角也有關係。
(管他什麼照片,印成郵票大小 + 拿在眼前 50 公分處看,除非故意失焦,否則應該是張張銳利)
由於我不是大師,不保證以上說法的正確... 01 有沒有大師可以線上 "授證"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