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問專業攝影師是否都是?

哈哈!~~~這個有笑點,這位大大你的朋友我實在無法形容他了~~~~無知要有個程度吧,他竟然直接給他攻頂
k728886 wrote:
那是戶外完全沒有可以反射也沒有反光版.但是他的外接閃光登卻是往後打又加揉光罩....

最近氣溫頗冷
他在幫電池暖機
這一招一般人是不會知道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去一趟 Flickr~~找張550+副廠鏡跟無敵兔+大三元拍出來的照片
拿給他 看他分得出來嗎~~~很多外國專業攝影師也沒拿全幅 拍出來也嚇嚇叫阿~
嘴砲大家都會打 他是否半桶水就不知了
如果都要「機皇」的話,
眾多前輩們曾經用全手動或半自動的底片相機拍出來的,
是不是都要丟垃圾桶?

重點不在器材有多好,
而是自己的駕馭能力和使用需求。

幾年前,曾經有一回,同事拿著SONY 700萬像素最新的數位相機,
為著拍不到特寫畫面而傷腦筋。
小弟搬出落後他 3 年的 300 萬相機借他,
興高彩烈的告訴他說我這台有近拍1CM,
結果在辦公室內,近拍1CM根本無法啟動相機機頂閃光燈,
身邊一時找不到適合的照明燈具,
最後由小弟出馬,利用簡單的方式,
在距離50公分處,利用光學變焦的極限內,
拍到這幾張迫切亟需的近拍特寫照片...

再逆推 10 年前,身上帶著 2 台相機,
和同事一起外出拍風景照,
結果自動對焦相機電池用到一半沒電,
搬出手動對焦相機,更慘的是,電池拍了幾張也沒電,
就這樣,沒有相機測光表的情況下,
還是順利拍完整個風景照,
(當然也拍了幾張過曝的照片)
敢拍的原因不是對自己有信心,
而是「知道」底片有過曝與不足的彈性空間。

前面大大說的真好!
要等到相機功能真的無法支援時,更高階的相機,才是「必需品」,
但,更高階的相機,是否能讓自己的技巧和取景更進步呢?
經常看同事拿著數位單眼,狂拍狂按,
反正這麼多張,總有捕捉得到的!
再不然,修圖軟體總能裁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相機註明 72% ,我會知道拍出來會比觀景窗還要大些。

全幅或四分之三幅,如果我拍的相片解析度在2000以內,
其實是沒差的。因為像素夠的話,在目前全幅高「貴」之下,
實在沒有需要去追。

沒有大光圈,我會用中距長焦去逼出景深,
雖未必趕得上,但,應急、夠用、慣常性,是採購鏡頭所要考量的!

曾有位前輩說過,能用 50 MM 一鏡拍出耐看的照片,
是琢磨一個攝影者技巧和取景的好方法。

我表哥拿著 550D,但只知道按快門,其他一概不知,
我,不會建議他買高階鏡頭或機身。

最後,相機的世界,並不是如許多網友所說的一分錢一分貨!
而是成等比級數的方式向高階高價攀升,
機皇或鏡皇,在扣除多出來的功能或更優異的品質之外,
更高的售價,是消費在「品牌-頂級」這一塊金字招牌。

除非大大的口袋真的很深,
小弟曾拿過 80-200/F2.8 (N牌),
對於慣常拍風景、大畫面、特寫的我而言,
真的很重耶!和機身以及垂直把手加在一起,
扛上半天看看,還要幫忙背女朋友(現在的老婆)的包包,
這麼重的器材,當然還要一支大一點的腳架,
出遊,簡直是虐待自己,
那一次之後,小弟知道,
這支鏡皇不是不好,而是不適合我!
換上 T 牌 28-70/F2.6-2.8 ,
沒錯,買不起當年的另一支鏡皇,
這支半價不到就可以買到的副廠鏡,
反而令我隨心所欲。
論畫質,網路評論當然比不上鏡皇,
可是,自己拍的照片,用在公事上、活動中,
也沒半個人嫌過,
說解像力不足,
反正我又沒有要洗成婚紗照或是廣告照,
這支鏡頭,對我來說,夠用了。
此外,抗曜光差了一點,
都知道抗曜光差了一點,就要換鏡頭嗎?
調整方位、相對視角,轉換拍攝姿勢,還是可以應付,
再不然,先拍別處,換個時間再來拍,
或者,真的沒辦法,捨掉這張照片,難道非得要這張不可嗎?
因為,我並不急在立刻要拍出來,
為了一個角度,換一支鏡頭,我很窮捏。

三元鏡前可以先問一下自己,
需要類似生態攝影,需要更靜的對焦聲音嗎?
需要類似體育攝影,需要高速對焦或是追焦?

我習慣也喜歡半自動,光圈先決和快門先決,
對小弟而言,都是一樣的,這樣說大大您能理解嗎?
我更喜歡光圈,在許多轉盤都在右手上時,
您不覺得左手應該分攤一下右手手指的工作嗎?
特別是在雙轉盤、又要AE-LOCK時,在加個白平衡...
(當然這種情境並不一定會同時出現...)

小弟沒拿過多點對焦,我的老相機永遠只能對正中央,
不管是左側右側、還是左右同時,還是可以順利拍得到。
相機判斷永遠無法100%符合我想拍的焦點。

小弟很窮,當然會有吃葡萄的心情啦!
既然如此,沒法子把錢砸在這上頭。
分享一些小經驗,請大家別見笑呢!
jones691122 wrote:
小弟接觸攝影短短幾個...(恕刪)


你的朋友是井底之蛙...

認識幾個夠專業的攝影師,
1D系列或D3系列最少都有兩台以上....
我看過拿很高檔器材的攝影師!卻拍不出什麼東西!!
有用心拍的攝影師,即使用普通的相機也可以拍的出很好的東西來的!!
但我更相信天份這種東西!!!
小弟給點建議

鏡頭部分直接攻頂

機身部分依照自己荷包和需求取平衡

畢竟機身已經大部分都算電子產品

進步快,淘汰也快(畫素.處理速度.雜訊抑制等)

當然頂級機種的手感.耐用度.對焦系統都是最好的(這部分淘汰速度較慢)

拍照是經驗的累積~樓主您也說你剛接觸單眼

假設機身一次攻頂,能在多久時間將自己的技術提升到可以發揮該機身的實力?

可能會是爽度大於實用度(這部分無價)

鏡頭部分就簡單多了~~衝就對了

好鏡頭不論接在哪種等級的機身,都只有加分作用

直接衝全幅鏡頭,頂多買個1.2個APS-C補足焦段

但小弟建議直接把APS-C鏡頭錢直上FF機身(最不用煩惱的方法)

------------------------------------------------------------------------

至於專業攝影師的部分......

說真的...當攝影師選器材的考量真的很多很多

公司給不給?客戶懂不懂?順不順手?耐不耐操?自掏腰包?同行競爭(面子)?等等.....

在加上拍攝類型.....拍攝環境.....這些你重視哪些??哪些可彈性??都會影響決定

所以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當

這也就為什麼器材會越來越多的原因....
攝影重要的是像相機後的腦袋.但在相機等級上有先天的限制,這點在數位相機發展後特別明顯,這點小弟在心中也掙扎許久,但一直相信重要不並不是在相機的好壞,而是能不能去拍出好的構圖,拍出另人驚豔的照片,並不是說拿相機來比專業,而是發揮專業的能力,使用機器的最大效能,懂得使用才是重要的.

先磨練自己的美感,不要去盲目追求機器的好壞.

用400D拍的空間攝影



與Hasselblad H3D-39的比較

別太在意"相機好壞"的專業了,以數位時代來說都沒差到哪,如果再加個後製那就更不的了,沒人會在意你拿啥機的......
真的非常有到真想玩玩哈蘇hd系列,那才叫機皇吧...厚厚厚,遇到許多有相機的人都還不知這是"啥"
讓我想到之前當婚攝助理的時候,六、七個老攝影師都嘛是1DS,比較菜的攝影師才拿5D
但是對他們來說,相機、鏡頭好像普通垃圾一樣,拍完都嘛隨便丟地上一坨~
根本沒有人會去CASE什麼相機,他們眼裡只有拍出來是什麼感覺、拍攝手法跟有什麼新地點~
會把相機當寶的器材控應該是因為拍不出什麼東西(腦袋到極限了嗎?)只能鑽研器材吧!
走一趟專業攝影,才能體會相機真的只是一項工具!!~
建議樓主開心拍、開心學、多嘗試、多按快門就對了~不用理會其他人啦!~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