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景深景淺的光學原理

bane67124 wrote:
月經文又怎樣 反正吃...(恕刪)


沒人禁止發問

發問的人,該學習如何問一個好的問題
發問的人,不能有給我魚就好這種心態

好的教學,是給方法、方向,不是給答案



liutilun wrote:
光圈大,入光亮大,但是大角度的雜散光也容易進入lens,大角度入射光,也有較大的折射角度,
造成聚焦點的shift, 而影響畫面的解析度, 所以大光圈一般都用來拍攝特寫畫面,也是以周邊模糊的效果去襯托出
中心畫面較清楚而有凸顯主題的效果!


看了許多人的說法, 大概我比較同意的是這個答案

在總曝光量固定的狀況下
光圈大, 進光量大, 快門快, 通常只有準焦的平面的光線能夠來得及進入成相, 其它的光線比較像是充數的

當光圈縮小, 進光量被限縮後, 光線進入相機的路徑變長, 對焦平面的光線是沒有影響, 但雜光就被限制住而無法充數, 只允許依標準路徑進入的光線, 此時的光線是較精準的, 但入光量變小, 所以快門的時間變長了, 讓更多精準的光線進入, 堆積成景深較長的影像.

這是我的認知, 與物理無關, 我倒覺得像微積分
在01好像要做足100%的功課才能發問似的
有時候看完文章不能理解,人之常情吧
不是每個都是天才,只看書面文字就能懂
給個方向指點應該不過份吧!
miniwalker wrote:
在01好像要做足10...(恕刪)


要理性討論首先發問的人姿態也要放低吧
之前一堆來問問題的還嗆說"不恥下問"勒

況且發這篇文章的態度給人感覺也很不好
別人給他資料看不懂應該要自己多檢討
為何還要求更多人給他一樣的解答?
如果你為了某件事站出來,永遠都會有人支持你或反對你。如果你不表明你的立場,永遠都沒有人會支持你或反對你。
基本上個人是支持自主學習能力的人
不過自主學習的人也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的

像個人生長在窮鄉僻壤, 高中畢業才離開到過台北(特地一定要讀台北的學校), 鄉巴佬一個,
反而對於資訊傳遞的網路可是非常熱衷"過"的, 在台灣沒成立幾個 Web 站台時,
也是很熱情的玩這些能讓資訊能流通的平台(BBS/Gopher/WWW)
很多網管的資訊在當時根本就沒人可問,訂書也缺管道.(以前o'reilly)
連安裝 Linux 還是用 20 多張 1.44MB 磁片.
當然完具玩過就都丟掉了......

但是我有很深的體驗, 老婆當學生時都喜歡有一套人家編好的教學方式,
跟我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 下課後我常機車載她去XX美語,
學攝影也去外面攝影班再學, 後來她的說法現在非常能接受了,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 有人就真的希望老師有一套教材按進度學習,
但個人試過, 只要去XX班之類的, 不管是交錢的或先繳保證金結業後退回的,
我都...沒辦法...專門浪費錢, 但自己東摸西摸卻有意思.

一樣米百樣人, 景深原理要知其然, 也可以"知其所以然",
個人可以接受樓主要"知其所以然", 方法有很多種, 但不一定看圖文就可了然的.
我在教人的時候是不用到高中物理, 而且高中物理版本也不一樣了,
是國小的自然科實驗就有的---針孔成像.

原本成像清楚的像, 把針孔挖大後, 容錯狀況變差(亂射就對了), 於是模糊.

就這麼簡單, 至於要深入研究的, 看一下 DOF 深入了解 CoC 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
但如果只是運用, 倒是可以不用這麼深入, 完全看個人.

再回頭, 往常資訊來源是圖書館, 現在早就要變通了, 網站何其多, 不如先看 wiki 後在再去找其它的資料,
有人提到 wiki 知識不健全, 但原本知識體就是集結與分析前人的資料,
如果說不建全, 何不就補充讓它更符合自己認為的真理知識呢?

知識不是背誦, 是要自己分析與運用的.

問個可能是深入可能是膚淺的問題, 讓自認有分析能力的人思考,
人眼在成像的焦平面上, 看景像(如燈光), 他是長怎樣的?
如一根日光燈是看到一根倒立反向燈管? 還是正立燈管? 還是?


這一篇寫的還不錯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其實我滿好奇板上的各位同好,有多少是學相關出生的?
感覺現在攝影不知道為什麼,從以前的專業,變成是一種休閒興趣(像是腳踏車一樣)。

現在有心大家都可以玩,我其實不覺得有多少人是學這個出生的。
既然有興趣,不懂,發個問一下也不必炮成這樣吧?何況還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

像是說近視用手指圍成圈的...圈那麼大根本不能當做光圈(不然為什麼國中實驗要用針孔?)
我覺得那只能算是光線的繞射造成光的行進路線受到壓縮,才變得清楚,不要誤導別人

回歸正題
看到很多人講說國中物理啊什麼光學原理的啊,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提到應用的根本是零,應用的不可能寫在這種書上,物理老師會告訴你光圈景深曝光嗎?

真的想知道為什麼,我建議真的還是找一本講"攝影"的書來嗑(講原理的),不要拿其他學科東猜西猜,直接對症下藥吧!

不過我覺得攝影這種事,原理知道就好
厲害的,什麼都不懂,拿著傻瓜相機就拍的很美

我學了5年的攝影,考試都拿第一名
拍的還是很醜
spothuang wrote:

"景深" 這兩個字是一起的,不要自創字
甚麼時候攝影出現 "景淺" 的個字
要不就是 "景深" 長/短.....或是"景深" 深/淺


找到這樓,
終於有人提出來了,
我還以為標題上的"景淺"這個名詞,
已經被大家認可了
小弟問一個問題

那要拍出後面是清楚,前面是模糊

是不是也是用大光圈呢

有一次手動對焦時弄到的

thomasflee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

常常...(恕刪)


剛才看了所有的回PO和聯結 都沒有說到其中的重點

這個成像涉及物理光學中的成像原理 Fourier Optics 或是 Diffraction Optics
簡單說 透鏡大 (high NA) 能夠截取 高次(或稱高繞射角度)傅立葉諧波成像
這些高角度諧波是造成影像清晰的主要件 但是也因為高繞射角的關係 物距或是相距略有改變 高次諧波(因為其繞射角大) 變無法和低次諧波 重疊成像 如此 像就變得模糊

小透鏡 收到的都是小繞射角諧波 所以 對於物距和像距變化 則沒有如大透鏡的影響
所以DOF(depth of focus or 景深) 和NA (numberical aperture)成反變

半導體黃光工程師是這樣看這問題







sportster wrote:
剛才看了所有的回PO和聯結 都沒有說到其中的重點

這個成像涉及物理光學中的成像原理 Fourier Optics 或是 Diffraction Optics
簡單說 透鏡大 (high NA) 能夠截取 高次(或稱高繞射角度)傅立葉諧波成像
這些高角度諧波是造成影像清晰的主要件 但是也因為高繞射角的關係 物距或是相距略有改變 高次諧波(因為其繞射角大) 變無法和低次諧波 重疊成像 如此 像就變得模糊

小透鏡 收到的都是小繞射角諧波 所以 對於物距和像距變化 則沒有如大透鏡的影響
所以DOF(depth of focus or 景深) 和NA (numberical aperture)成反變

半導體黃光工程師是這樣看這問題

您說的和景深是兩回事,景深是人眼辨識力的結果,所以合理的懷疑是您可能不了解攝影光學中的景深是什麼。再者,景深這個玩意兒用不著那麼高深的學問,隨便找一本古代或近代攝影光學的書就會看到最多兩頁的公式推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