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把孩子們的作品放上網上,並且希望大家給意見供您反應給孩子,
光看這點,就足以證明您真的是位很用心的好老師。
很值得先對您給予一份肯定。
再來,排不排名次,或者通通有獎,各有道理,各有優缺,
教育中的選擇,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端賴出發點、用心與作法而已。您參考就好。
個人覺得,
第一張的「意境」與第三張的「創意」,都是教育體系中難以真正進行教導的,
在攝影領域中,這樣的概念也是難以發揮的很好的,
所以這兩張都應該機會教育性質的給予鼓勵嘉獎,讓孩子得到一些鼓勵。
另外,第二張的「技巧」,從您的發言可知,這個孩子應該喜歡攝影,也比較有點概念,
當然應該給予鼓勵肯定,這小孩也許會因此維持攝影的興趣,甚至發展成為專長,難保日後不會是攝影界的後進。
所以,小弟認為可以三張都給獎,再從中選出一張作為第一名,應不失為一折衷辦法。
第一張,「意境獎」
第二張,「技術獎」
第三張,「創意獎」
(前文有大大提供了更好的獎項名稱)
三張都有給獎之後,各分享或發表評語,以正面鼓勵性質的照片中的優點為主。
考慮再從中選出一張第一名,至於選哪張,已經很多大大發言,此不贅述。
如此一來,三張都有獎,也有第一名作為比賽結果。
有比賽競爭,也都有得獎,先後也有了。
這樣也許可以皆大歡喜。這位老師您參考。
第二張------技術獎
第三張------創意獎
總是給予鼓勵是很好的培養,
至於排名就留給大人心目中及未來成長後去體會競爭了...
--------------------------------------------------------
哦!po了才看到與moman2k8看法相似....贊同+1
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個人認為實際上的作法尚有待商榷,觀點與原因如下:
- 畢業旅行是休閑、是旅遊、是小朋友長大後回憶的一部分,老師似乎不該再搞個 "比賽" 參雜在其中,小朋友在聽到 "比賽" 這兩個字之後,很可能不由自主、習慣性的去重視 "成績",導致在旅行途中花費心力去找景拍攝以取得好成績,因此而無法盡性的去遊玩,那麼這趟畢業旅行還沒開始就已經變調了。
- "鼓勵" 是一件好事,但是課堂上沒有教的東西,為何要用比賽的方式來進行?由小朋友自行 "投稿" 不是很好嗎?小朋友們繳交自認為滿意的相片一至數張不等給老師,然後由老師初步過濾後,指導小朋友以做海報的方式將相片貼在教室牆壁上,並放一套在學校網站上,除了全班的同學可共賞之外,亦可供全校師生與小朋友在校外的親友們欣賞,豈不樂哉?
- 畢業旅行所拍相片是小朋友遊玩的記錄,為何要分出所謂的好與壞?老師挑選了三張認為較佳的 "作品",那麼其他的小朋友感受會如何?或許有些小朋友凡事都不在意,但有些小朋友卻是很在意大人們的關懷與意見,被老師認為拍攝得好的小朋友當然會很開心,沒提供相片報名參賽的小朋友會被稱讚到嗎?他們的心理感受會如何呢?有些小朋友考試考不好、繪畫是鬼畫符、唱歌老走音、跑步也跑不快....,從來都沒有被讚美過,現在連畢業旅行都還有得比,卻又一樣吊車尾....,會受傷嗎?大概不會了,反正習慣了吧?
- 如果是學校有攝影的社團,而班上小朋友針對某個 "班上以外" 的攝影比賽而參賽的作品,由老師指導小朋友來對攝影作品命名是無可厚非的,但既然是班上的 "內部比賽",那就應該由小朋友自行對所攝作品命題,而不是由老師這名觀眾兼裁判主觀的以成年人心態與感受去命名,搞不好老師的命名與小朋友之所以拍攝出該作品時的心境完全不相干,那豈不變成了老師自己在看圖說故事了?
-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拍攝的相片就算沒啥特色,那也是對畢業旅行所見、所聞的記錄,就算命題得很好笑、很幼稚,那又如何呢,那不是更能顯出童言童語的純真嗎,這份純真要是被大人給剝奪掉了,那是不是等於被迫要早熟?
- 小朋友旅遊所拍的相片為何要擺到網路上來讓成人評論呢?成人在講構圖、意境、創意、技巧....,小朋友若非特別有興趣,且專門為比賽、參展而拍攝的話,也該講究這些嗎?小朋友又為何要接受成人世界的標準來區分出孰優孰劣呢?小學生就該是玩的年齡,出門旅遊還拿著相機盯著玻璃窗上的水珠不斷的試拍....,似乎不太合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