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推薦] 攝影師之眼 :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我也在博客來買了這本書
印刷相當精華
價格也很便宜
重點是內容很有深度
很適合在週末的午後
一邊喝咖啡
一邊閱讀本書
ricky_lin wrote:
在看了許多網路上所謂的"攝影"作品,發現最常出現 死掉了 狀態的照片,原因都是出自於他一開始拍照,就被網路上的攝影沙龍美學所影響,當攝影者拍了照片想要在攝影討論區獲得推文時,他就不自覺的去跟隨那樣的美學規則去拍照,拍個半年一年後,他的照片也就死掉了。...(恕刪)


就是這個理由就足以讓許多有心學習攝影的業餘者購買此書, 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被網路上風行攝影方式影響, 但是礙於程度似乎也不容易在找到大量適當的影像來學習, 因此我都會留意國外攝影家的攝影著作, 例如: 天下的拍照前先學會看, 國家地理雜誌的國家地理攝影精技, 柯錫傑的心的視界, 現在又出了這本攝影師之眼, 真是讓我很驚訝, 以為是旗標出版的呢, Thank you so much!

http://blog.dcview.com/blog.php?m=BD0Jbg%3D%3D&ac=BTgCZwJm是冼鏡光老師在相同的動機下推薦的若干攝影集. 台灣真的很需要跳脫約定俗成的攝影思維與風格.
感謝大家 :)

如果方便的話,建議也可以到出版社的BLOG給她們加油一下!
選書的是她們的總編輯,有讀者的鼓勵才能讓她們更有信心出一些原本大家都不看好會好賣的攝影書!

http://blog.roodo.com/common_master/archives/8782125.html

Ricky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這本書,真的寫的不錯,我也買了一本,目前買到的書,能夠讓人想細細品讀的攝影書不多,這本真的寫的很好~~
昨天也入手了. 感覺很不錯. 要好好的來看一下囉~
~满满的幸福~ http://tw.myblog.yahoo.com/wuc613 http://www.flickr.com/photos/wuc613/?
這本書我也買了...只是還沒有時間看
似乎風評還不錯
我倒是想聽聽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還是說真的很優
D90 + N18-55mm VR + 50mm F1.4
我也在博客來 入手這本書
翻了幾頁 內容好像還瞞豐富的
文字 圖片 都很多
希望我可以看的完

不過每張照片都有解說
還蠻適合我的
首先一定要讚賞樓主對這本書的編撰,這是一本有多國語言版本的暢銷書。
但是我花了三天看完全書,對內容(非編排)卻有一點失望,想了一下,這可能是東西文化差異所表達思想的落差,另外一點就是原著作者所提出的圖例實在太不吸引人了,原本全書闡述是畫面構圖對觀賞動線的影響,可是許多圖例如果屏除文字說明,幾乎看不出是在表現什麼,甚至有一些文字說明,卻拿了一張根本很難契合的圖例勉強舉例。

大家看我說完一定認為我吃了豹子膽,怎可對攝影大師如此批判,其實對大師們的攝影成就及觀念並沒有不敬,只是對書本內容(非編排)實在感到失望。

如果有書的大大可以拿起來比對一下我的說法

翻至58/59頁‵‵,作者以59頁病房塗鴉照舉例,配以58頁觀賞動線說明,請問這個舉例及說明有感動觀眾嗎? 它產生的觀賞動線有啥特別嗎?

翻到85頁 門前紅衣男,它的構圖動線說明也實在太過勉強,左邊男子根本不具斜線的構圖,這種說明太牽強。

翻到88/89頁 ,他舉例的三張照片如果不經過文字的說明,根本感受不到什麼視覺動力,甚至看不懂這照片內人物在做什麼,有啥值得紀錄?

翻到153頁,連作者自己都說實在沒什麼好照的,勉強說當如何如何之時按下了快門,可是它所說的那個瞬間看起來也不怎麼樣。

或許這些是東西文化差異所致,但是一位大師級的攝影家,應該很容易在其萬件作品中挑選更精采更精緻,更具說服力的圖例。
如果這本書說明的是 人文攝影 或許比 [數位攝影的思考 設計和構圖]更恰當。
stevewang2011 wrote:
大家看我說完一定認為我吃了豹子膽,怎可對攝影大師如此批判,


批判無所謂

剛剛好而已

88/89我也看不懂

可是應該不至於要被說是人文攝影

我非常喜歡這本超多文字的攝影理論

試想理論跟實際哪時候完全一樣過?

何況大部分的攝影是在紛亂中找出秩序而不是恣意擺設你的場景?

裡面介紹超多方法跟概念的

我記憶的不是很清楚

但有好多他所說的話或是引用前人的話都會有讓我當下有被一棒打下去的感覺

"如果直覺能讓你照出好作品,那你拍照的方法就是無知,如果直覺不能讓你照出好照片,那你就該學習其他的方法"

之類

總之這本書真的很適合想多了解一些理論跟多找一些方法的人看



stevewang2011 wrote:
翻至58/59頁‵‵,作者以59頁病房塗鴉照舉例,配以58頁觀賞動線說明,請問這個舉例及說明有感動觀眾嗎? 它產生的觀賞動線有啥特別嗎?

翻到85頁 門前紅衣男,它的構圖動線說明也實在太過勉強,左邊男子根本不具斜線的構圖,這種說明太牽強。

翻到88/89頁 ,他舉例的三張照片如果不經過文字的說明,根本感受不到什麼視覺動力,甚至看不懂這照片內人物在做什麼,有啥值得紀錄?

翻到153頁,連作者自己都說實在沒什麼好照的,勉強說當如何如何之時按下了快門,可是它所說的那個瞬間看起來也不怎麼樣。
...(恕刪)

我說說自己的看法與體驗好了, 這樣的討論倒是很難得:

p58/59: 我沒有依照作者左下動線觀察, 但是病患上方的SUDAN IN STRUGGLE文字與牛羊圖案都是很明顯與病患的沈思姿態有很好的對照.

p85: 我也不覺得左邊男子有右斜的線條, 但是廣角鏡倒是將門框做了收斂.

p88/89: 螺旋槳粗躁的表面在陽光下其實很有質感, 加上三個工人分據不同角落, 姿勢不同真的有些許微妙變化, 右側那張剛好三人一致低頭下彎, 與左邊姿態不一好看了些. 我反而沒有體悟作者做的動向圖解.

p153: 這樣亂中取景的功夫我可是做不到, 但是作者將擺成X形的划槳與選手做了很好的組合, 沒有你說的這麼差啊.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