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skimo wrote:
說不定樓主有另外的需...(恕刪)
這招把妹絕對不靈的

狀況一:(同情貌)才xxxx哦, 我都用yyyy(x與y請自行填入機型)的說
狀況二:哇, 機皇鏡皇神燈, 一定很厲害吼, 照片借看一下....
結論一:底片機真好
結論二:難怪很久沒人把我了....
回到正題, 入門機加一支kit鏡就可以滿足樓主的要求啦
或許一開始只是為了"高iso+看起來專業", 但漸漸的"高畫質(樓主說不在乎, 但由奢入儉難啊)", "快速對焦(拍小鬼就知道多需要)"等等優點, 會吸引樓主進入單眼的世界也未可知; 以上優點P模式就可以發揮不用練習, 除非樓主不開機不按快門, 只把相機當手機掛脖子上, 這樣不用買相機, 買相機殼就可以了

光學變焦是用鏡頭變焦,那是真的。數位的是用機身軔體運算出來的,效果很差。

稍微查了一下, 目前世界上DC 有 20x 光學變焦的大概一隻手數得完吧~

DC 因為不能換鏡頭, 所以把鏡頭的最大焦段 / 最小焦段 就是光學倍率~
例如 28-560mm 560/28=20x. 而DSLR 可以換鏡頭, 當然就沒有人說這台相機
幾倍變焦, 因為機身不會變焦...也不會有人說鏡頭幾倍, 因為假設18-54mm 和 20-60mm
(這只是假設, 沒有這種鏡頭) 都是三倍, 那誰知道你說哪個?

18-55mm 要說3 又 1/18 倍嗎? 呵~

至於廣角的定義, 一般人是認為28mm 以下, 不過看人, 有些人覺得35mm 夠廣也不一定~
不同機身也不一樣,全幅和aps-c 裝同樣鏡頭看起來就不同, 全幅較廣...這比較深了~

我想應該沒有20x 的變焦鏡吧... 一般18-200 或 28-300 做10 倍就很了不起了~

重點是, 由於DC 和 DSLR 先天的差異, 在發色 / 抗噪 / 銳利 / 畫質 上,DC 都不會比DSLR 好,


雖然現在類單眼做得越來越好, 但是畢竟擴充性和支援度太小了, 不能更換鏡頭來應用在適當場合,

類單眼, 就是想一機一鏡, 不會太大太重, 又可以享受單眼的 A/S/P/M 等模式, 看起來也有點專業,
這種想法的人用的. 因為不能換鏡頭所以不會跌入深淵, 呵~

而以同樣光圈來比較畫質的話, 大致上是 高倍變焦 < 低倍變焦 < 定焦鏡,
而越高倍率的鏡頭, 不論移焦 / 邊緣畫質 / 光圈 等方面要達到可接受範圍, 都很難.

就算可以, 大概幾十萬, 又重達幾十公斤,

要輕也可以, 畫質大概和DC 一樣...誰想買呢? 所以不是DSLR 不行, 是不做量產.
(要也可以, 請準備小朋友來訂製...

這個問題, 就像 all in one 的主機可以像浩鑫那樣做到很小, 但是卻沒什麼擴充性...

很方便, 但是一旦壞了就要整台換...相反的, DIY 的桌機雖然比較大台, 但擴充性很夠~

而低階的目前我知道大概就nikon D40 / D60 算很小(因為沒機身馬達

(因為是3/4 系統

18-200mm or 28-300mm 吧~ 或許沒有 liveview 或不如DC 方便, 但畫質應該會比DC 好~
我個人認為低階DSLR 高ISO 不強...專業感和類單眼也差不多哪去...快門聲就沒辦法了....

怕你會很失望...因為類單眼和低階DSLR 差距不大~我相信你好好用你的s5IS 的話,
也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如果真的有興趣, 考慮清楚要揹著腳架和重重的包包跑來跑去的話~
再來步入這個領域比較值得~建議可以先和朋友借, 或用租的....不要一時衝動啊~

以上, 個人不專業講解, 希望有幫到你, 有錯誤請各位大大指正...

i style,my styl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