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SOUL wrote:
感覺你想探討的不是"直出"這個行為
而是以"堅持直出"為主/為止這個心態吧?...(恕刪)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本版的主題是「攝影觀念及技術」,
但攝影這個領域,
從初學、娛樂、研究、領悟、到大師,
玩到什麼程度是不封頂的,
沒有必要把一個不應該存在的概念蓋在頭上。
就像樓上jj 大引用的文章所言,
蓋在頭上「自我感覺良好是沒問題的」,
但要把「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合理化甚至封頂,
那就有問題了!
隨個人的興趣或領悟力不同,
或者.自己就只想要悠遊在某個領域,
或者.實在突破不了某些瓶頸,
這都可以,
都是個人自由,
但不要用「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
去偏移別人對提升自己技術程度的想像。
從發明相機拍攝相片開始,
從來就沒有像畫畫那樣一筆下去就是直出,
除了拍立得那個原理我不知道我不敢說,
但正常來講,
相片一直都是物理搭配化學的一連串流程才產生。
數位時代雖然用電子計算代替化學物質,
但電子沖洗也是一門不封頂的學問,
「影像處理」也是攝影的一環,
沒有必要把它當作偷雞摸狗的東西,
畫下一道紅線。
Bello Mondo wrote:
有聽過什麼片幅迷思,品牌迷思,畫質迷思,價格迷思,就是對直出迷思毫無印象;

大陆将迷思(myth)译作"神话",胶片时代直出的迷思=不遮挡加光的迷思
玩胶片的中年摄友还会认为当年的胶片没有后制,都是直出
Bello Mondo wrote:
很抱歉,我不認為"誤...(恕刪)
那真的是個人經驗及個性的差別啊~
對話題的反應程度就不一樣
對你們而言攝影是很嚴肅的事情
但對我而言就是...,單純拍照記錄吧
就...我不會覺得堅持直出,或堅持後製,或者都堅持,都不堅持
甚至宣揚這些理念會是什麼有害的事情
不同陣營會有不同想法,都可以
互相碰撞也沒什麼不好
反倒是如果要壓制任何一個想法我才覺得比較不妥吧
我是覺得人生繞遠路或走歪路很正常
就算別人給你指路
不親自走你也不知道直的還歪的
沒有那些累積就不會對比出後續的成長跟後悔心得
你如果沒一開始就用那些"重兵器"
大概率也會朝著要用"重兵器"才能拍出神畫質的"迷思"前進
然後再來覺得自己幹嘛背這麼重拍那些畫質很強但意義不明的照片吧哈
同樣的
友人如果沒累積使用IP拍攝的經驗
怎麼去對比出今天用神之光的驚豔

剛好我也去過柬埔寨
像這張會讓我想起來當時去這個機構的環境
附近有自製的盪鞦韆玩
他們製作葉子雕刻手工藝的樣子
而不是ISO6400雜訊真多
或是人都沒拍清楚烏漆麻黑之類的吧~
所以膚色...我是覺得沒那麼嚴重啦
對照片寬容點吧~
重點不是回憶嗎?
雖說很多照片都不會再看第二次
但久久拿出來還是可以回想到好多事啊~
我都拍RAW檔畫質比較好,之類的話......
好像拍RAW檔的作品都比較厲害似的?
我其實很懶惰拍RAW檔,除非工作作品需求。
RAW檔是對作品的要求度很高,色準的要求,我覺得才需要。
相對感光元件就較小的手機來說,本質就輸單眼一大截了。
就好比目前小缸車款,要對抗大CC車款就需要加渦輪動力才能滿足。
手機攝影我不否認這幾年,拍攝效果真的媲美一些相機了(最近也都只用手機攝影)
但那就像是小CC數的車一樣,因片幅太小的差距,需要靠軟體優化才能達到的畫質。
單眼相機之所以可以靠直出可以完全展現畫質,重的也是本身片幅該有的體質,還有光學鏡片的製程技術。
這些靠硬體堆疊的畫質技術,我想要說,光手機就能直出好畫質,那還真的有點勉強呢。
(先了解直出要的目的,我覺得比較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