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immg wrote:
還是體積問題
我...(恕刪)
舉個簡單的例子,
當你要為伴侶、小孩、長輩,
選一台相機時。
你會給他們傳統相機,
還是一台拍照效果好的智慧手機?
很明顯的,前者你必須附帶「教學」,
這教學還不是一天兩天的,
而且還要對方有熱誠才可能學得好,
還有必須說服他們攜帶出門,
可能嗎?我想即使身為基本教義派,
為身邊的人選購時還是會優先買台手機。
就像我自己幫小孩紀錄成長,
盡可能的還是會用傳統相機,
但小孩跟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
往往長輩用廉價手機紀錄的照片素質很差。
但總不可能請長輩學攝影、攜帶相機,
更合理的選項,是送高階手機對吧?
縱使長輩如我父親,
經歷過底片、手動對焦、校園攝影社團,
這些硬底子的訓練,
我兒時的照片也是我父親用底片單眼紀錄的,
但如今我父親很熱衷於拿高階手機攝影,
根本懶得學數位相機、電腦修圖,
看他用高階手機、配上不錯的構圖,
說實在大多數出片的質感也挺好的。
硬底子多數也跳去手機陣營了,
殘存下來的人,多多支持喜愛的廠商吧,
沒有銷量,也沒有經費研發與進步,
這是惡性循環,我想也是擠牙膏的部分原因
我曾經也是Olympus 用戶,
但也是因為有很多不滿而跳槽,
後來想想可能自己也太嚴苛了,
廠商都賺不飽了,哪還有心力進步,
東挑西揀、期盼廠商自己應該努力求進步,
現在結果看來,放生並不會讓它成長,
這麼「有壓力才會進步」太過理想化,
反而銷量低迷只會讓它更無力反轉.........
如果只剩下佳能與索尼,那產業多無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