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請問位什麼很多手機拍照的特色都沒在專業的單眼上出現?

銀★Club wrote:
D7000九年前的相...(恕刪)

沒什麼差…現在的手機疊HDR動輒10幾20張,Google甚至會疊到30張以上,同時附帶移動物體偵測自動修正遮蔽圖層、自動像素偏移對齊等功能…相機辦不到這麼精密的疊圖合成,除了運算能力不足之外,實體機構如反光鏡快門簾等也會是障礙…雖然現在很多機身都有電子快門了,但還是無法解決CPU太慢與系統不足以承載這類演算法的根本問題,RAM大概也不夠像手機這樣塞樣本吧
當然,現在新的全幅機動態範圍都很優秀了,單張拍攝就能辦到手機要疊10幾20張的動態…但手機疊加大量樣本數的優勢是,可以即時就做好後製處理(不光只是HDR)而不會導致過度的失真…當然每家調整的口味還是不同,相機如果只靠JPG直出要拍得比手機討喜是有難度的,相機的實力都藏在RAW檔裡你不去挖就是沒有
相機的優勢是快速搶拍與長焦段,對焦的精度、速度與強度都還能樂勝手機,相對於手機極大規模硬體帶來的散景與高ISO表現也是手機很難相提並論的…這兩種器材發展至今已經沒有絕對的優劣,看場合使用是必須的
wadashi wrote:
夜拍大挑戰!ZenFone...(恕刪)


這種業配文真的不用看得太認真...

作者自己都說故意配爛鏡頭弄出來的 搞不好再故意把光圈調暗

沒有太多參考的價值...

手機和相機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雖然有開始『劣幣驅除良幣』的跡象...把一堆對攝影一竅不通的趕去用手機

這類的確是大群...也的確讓相機市場下滑 但並不表示用手機照相就懂照相

大部分都只會用AUTO啦~雖然方便 但那不是攝影 沒有靈魂的..
featheringer wrote:

沒什麼差…現在的手...(恕刪)


多鏡頭同時拍攝相疊運算也是,
手機為了突破硬體規格的限制,
另闢一條路讓各種創意運算法都出籠。
dennis10 wrote:
這種業配文真的不用看...(恕刪)

不才小弟我剛好有另外一個比攝影更接近所謂藝術與創作的興趣,那就是畫圖,所以我用這個來形容吧
喜歡畫圖的人很多,成為全職畫家的人則很少,擁有大量經典作品的大漫畫家的人又更少了…到了梵谷、畢卡索這個等級的畫家,古今中外歷史上又有幾個人?
興趣就是興趣,不會因為我沒有拿什麼筆、用什麼顏料還是根據哪個流派去作畫,我畫的圖就不叫畫圖了…或許我的作品沒那些世界名畫那麼有價值,也或許我根本沒有在這個圈子打出知名度,但是當我想畫的時候,我隨手拿起一張紙一支筆就能畫,這就只是我的興趣使然,如此而已
拍照這檔事難道就不是這樣嗎?也許我也拿不出什麼美照,也許我自認拍的不錯的只是別人眼裡的糖水片,也或許我的照片隨便Google一下可以看到幾千幾萬人在一樣的地方拍過…但那又如何?想拍就拍就對了,跟我用手機還是什麼機身什麼鏡頭拍,有何關聯?
靈魂不靈魂的,沒那麼嚴重…要用這種標準下去看待拍照這回事,那我想這個世界上有9成5的攝影人都不該買相機,因為浪費了器材
wadashi wrote:...觀看縮圖...

沒聽過晴天無爛鏡,縮圖無爛圖!?假如平平沒攝影專業知識隨手亂拍,那真的不如
用手機就拍拍算了,照片都8 bit破壞性壓縮的Jpg,看得順眼幹嘛多花錢去買相機!?

的確,缺乏攝影知識用單眼拍,乍看之下大多比手機拍還慘,不過攝影的領域很廣,光是
創作或紀實手法就差很多,懂不懂光質與看光位也差很多,你以為每個人都喜歡交給器
材插手干預嗎?想拍個簡單的silhouette就給你自動HDR,想關掉還得笨手笨腳找半天,
自己做主習慣了還真的蠻討厭手機額外作手腳更動,光感與顏色都跑掉了,根本不是按
下快門想要的畫面!現代手機好像什麼都可以軟體模擬,散景就是糊,厲害一點的漸層糊,
其實(攝影器材)每一支鏡頭特性不同,想拍什麼畫面選用什麼鏡頭,哪是一個糊字了得;
那些排名比較前面有所謂"人像模式"的App我手機也有裝,試的結果都是放著沒在用;

手機實在太方便了,所以幾乎沒人在注意一些非常基本而明顯的攝影上的錯誤,我常常看
了是心裡面直搖頭,大概稍微挪一下,相對位置改變一點,或許就不需要手機"強大的運算
能力",也不需要在事後爛圖求P了!太方便的東西會令人忘了自己其實可以學習,可以想辦
法,可以思考不一樣的選擇與方法,結果反而就是一路無腦亂拍下去,想找出自己老是拍爛
圖的問題在哪裡都不曉得從何著手;乏味又沒感覺的照片當然就剩下比畫質了,把老單眼
PK下去彷彿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阿Q精神,更可以合理化自己砸幾萬換掉沒壞還品相如新的
"舊"手機;現代人都忙,生活壓力也不小,同時各有各的專業,方便的手機是省掉大家不少麻煩,
但並不表示從手機的角度來評斷相機是合理的;光是從"比較畫質"這狹隘的角度去看,就幾乎
算是過度簡化問題了;手機我一樣是花不少錢去買的,無冤無仇,不過是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所以對於工具哪來情緒上的歧視或打壓?根本毫無必要嘛!只是它們各方面都還不夠達標,
而且畫質因素還排不到前面咧!
Hermitissimo wrote:

沒聽過晴天無爛鏡,...(恕刪)


其實我期望的很簡單,
就是高反差、逆光,
相機能處理得更聰明就好。

十年前的罩門,
十年後買的新機一樣,
烈日下什麼都爆掉,
必須要減光拍攝才有細節,
但是烈日拍成陰天。

高反差也是長久的痛,
眼睛看過去是一回事,
相機按下去總有太多不滿意,
這邊爆那邊暗的。

手機已經開始解決這個問題,
相機呢?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其實我期望的很簡單,...(恕刪)

換個角度想,只要相機能夠採用跟手機同等的演算法,手機就是真的完全看不到相機的車尾燈了
但是要期待相機廠做出這樣的東西,還不如期待手機廠發癲用手機的系統換上相機的鏡組,這還比較有可能…話說當年的三星就是這樣搞,但是成效不彰早早停手,現在再來搞一次應該市場評價就不一樣了…重新再出一次K Zoom吧,既然都搞了意味不明的S10Lite出來了,再搞一支S10 Zoom如何?重新製作一片1/1.7"然後鏡組直接搬EX1的來用,旁邊再塞一顆S10/Note10的等效12超廣角,來給市場矯正視聽一下…看著那些純種中國牌把N顆定焦鏡當成一顆變焦鏡已經不爽很久了,是需要有真正的光學變焦來導正一下大眾的認知了
featheringer wrote:

換個角度想,只要相...(恕刪)


多鏡頭演算也是一種技術,
之前有黑白感光元件相疊彩色感光元件,
也是能榨出更多細節。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多鏡頭演算也是一種技...(恕刪)

你是說那個被嫌得跟垃圾一樣,還被說是年度最掉漆手機技術之一的Nokia9嗎
這支的技術真的不錯,只可惜手機市場無法接受2019年還在賣2018年的S845處理器,光這點先砍87%的銷量…再來原廠JPG演算法刁得太鳥,不用純相機的思維自己去挖RAW的實力就沒搞頭(RAW可以直接碾壓同期公認最強的P30Pro),再砍87%的銷量…只能說,走在太前面的技術,就是生不逢時而已,適當的擠牙膏反而可以活得比較久,三星同一片CMOS用4代照樣能夠盲測得第一
featheringer wrote:... 還不如期待手機廠發癲用手機的系統換上相機的鏡組...

是啊,幻想一下Pixel 4或iPhone 11加上相機大廠的光學,拍了不滿意還可以立刻
後製即時上傳,多好!只是當前手機用多鏡頭就可以就賣天價,爽賺何必去改;

恐怕得相機大廠主動伸出橄欖枝了,但看他們一貫的保守作風那就是純幻想,而且即使
真發生了售價也是個問題,這方面需求比較偏消費級,定價高了一樣很難推廣,夾在相機
與手機之間裡外不是人,所以現在不乏嘗試但亮眼的明星商品還沒出現.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